鲁尔工业区的蜕变(上)介绍
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背景是知识经济的崛起,工业不再是国力强盛的代表,特别是重工业逐渐的颓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工厂被废弃,环境被破坏,生态受损眼中,鲁尔工业区是典型代表。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概念不是一般的开发区之类,而是由15个城市组成,占地面积约800多平方公里,局里柏林只有5小时车程。原来的鲁尔工业区主要是能源、采矿、冶金、化工、制造业为主,就是靠着这个工业区,二战期间,德国发动了战争。
改造是从一系列的设计竞赛开始的,这是一个理性的计划,而非某人某政府的政绩,1989起,政府成立一个附属的有限公司,由18个专家组成的咨询团和50多工作人员的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运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七十多个设计比赛,每次都邀请众多的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参与,广泛征集意见,特别注重艺术性和生态性,不仅仅考虑经济效益。
科学公园是鲁尔工业区转型的第一步,原来这里是一个废弃的矿区,建设有一个炼钢厂,1984年倒闭,这个公园建设是从1989年开始的,现在建设有一栋超现代建筑,造型奇特,里面汇聚了工业区里企业和大学的研究所,也是当地的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在租金上对有潜力的小企业和清洁能源,垃圾处理等生态产业做倾斜。而这个公园留有大面积的草地和水面,生态修复功能不言而喻,当然公园也有很好的地景设计和各项设施,因为这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公共空间,社区活力得到展现。
另一个废弃的大型炼钢厂被改造为工业纪念碑式的杜易兹堡景观公园,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备,同时添加了很多游乐设施,从而便于参观和游玩。比如废弃的煤气罐子被注满水后改为潜水训练基地,在水底放了一艘沉船和一辆汽车,交给当地的救援协会管理。比如工业区高大的水泥墙面被改为攀岩训练设施,吸引了很多会员参加攀岩协会的各项活动。
此外,公园内很多的废旧厂区和设施场地被作为电影取景基地,收取不少了租金,其他的设施也有无限被利用的想象空间。
夜晚,公园里夜景是经过英国艺术家设计的,流彩幻影,非常吸引人,有一些废弃的厂房被改造为举办晚会的场所,在可以举办结婚晚会一类,生动有趣,灯光景观独特让人向外。
人工运河上一个船舶升降机极其附属厂房被作为工业遗迹来改造保留,并设立了一个与运河及升降机为主的博物馆,升级机本身是德国小学生户外教学的基地,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个矿区的升降机被保留下来,顶部改造了一个ufo形状的房间,是作为一个广告公司的办公场地,这个设施本身形象土地符合广告公司的特质,升降的时候也富趣味,可以观景等,这个改造的案例非常成功。
一个位于地区道路附近的大煤气罐被当地人嫌弃,纷纷要求拆除,当时被保留并改造,这个罐子是欧洲最大的罐子,高度118米,内部被改造为一个室内展览馆,因为空间大而布展自由,罐壁有升降电梯送人到罐顶,可以俯视下方,顶部对外采光,内部升降体验奇特,自然光和灯光交织,犹如外太空飞船内部空间。因此保留还是拆除,政府做了很多仔细考虑,听取大部分人的意见,但不偏见和盲信,这个案例给人启发很大。罐子的改造,被人们作为当地的地标,从工业设施变为文化场馆,代表了文化品质的提升。
一个大型采矿场为改造了一个宁静的公园,以全国园艺博览会为契机,种植园艺花草,添加各类设施,在后面不断的举办各类活动,并添加设施,这样园区逐渐吸引了儿童和其父母的欢迎,宁静和亲近自然。公园内一个建筑是一个宽敞的厂房,采光不错,被改造为工艺品展厅,而另个建筑在外观上取胜,被改造为一头大象,整个公园也被人叫做大象公园。这个公园里还保留了原有采矿的专用火车,站台,有很好的工业地景和体验。同时,这个公园靠近住宅区,非常受居民的欢迎,能举报各类活动,人潮如流。
煤渣山被改造成绿色山丘,煤渣被泥土覆盖后,种植了树木和草地,固化在地表以下,只有少部分是裸露出地面的,煤渣易于堆积成形,可以做成各类地形,坡地和台地有变化。这里变成周边居民散步的场所。这里改变了大家对煤渣的偏见,独特的地形,四面体钢构金字塔的登高台,可以观景,四周绿树葱郁,很少有粉尘,是一个优美环境的公园。
关税联盟第12号矿区是鲁尔区最大规模的改造更新计划,以艺术、文化、设计为原则,力求保存古迹,其实充满活力。原有的厂房建筑也是由2个著名的建筑师设计的,方形简洁,理性大方,协调整个矿区。废弃的厂房被改造为一个工业设计展览馆,内部结构基本维持原样,展品的布置独具匠心。其他的厂房为作为工业设计孵化器,以极低的租金出租给各类工业设计工作室,参观者是这些工作室的潜在客户。这里还吸引了商业,改造出高级餐厅,矿工的浴室被改造为舞蹈表演场地。
炼焦厂原貌保留,仅在内部进行布展,做一个以能源为主题的展览,隧道、通道、过道空间,独特的空间体验。
鲁尔工业区近年来一共做了超过120个更新设计,并将这些案例贯穿起来,作为旅游路线,在实用方面,以创意设计和文化产业为主线,这些计划都有政府的公司主导,专家和艺术家为参与,民众参与,积极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