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规划同行对西塘古镇的一些建议(转)

admin11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955

我长在江南,又干规划这一行,因此对西塘的建设管理有一点想法。首先对“西塘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的中的“开发”两字很反感。随便找了个解释:开发: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显然与千年古镇的意境截然相反。虽然是对一个用词的小的异 议,但反映的是对如今我国一种普遍的冒进式开发建设的忧虑。

我们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开发”两字很时髦,所有的东西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多很多近期决定远期,局部指挥全局的现象。任何与经济建设沾边的就支持,任何阻碍近期GDP拉动,哪怕会在未来产生巨大效益的也剔除。到处是急功近利型的旅游开发。很多很多人以为古镇保护、古城保护、街区风貌就是搞旅游。很多文物古迹被迫化妆、粉饰、开门迎客,甚至被异地搬迁(上海很多,还自以为是救世主)和拆光重建(比如新天地)。古建筑保护由此走入了怪圈,不投身旅游就有杀身之祸,投身了,有时候就是慢性自杀。以上海为例,浦西很多适宜的街区网络、街道尺度被盲目的拓宽、破坏,特色洋房被一座座从绿树浓荫里扒出来开发商业、酒吧。长此以往,我们就是失去的一代。

西塘“开发”的比 较晚,因此担忧还来得及。古镇,在软件上(比如旅游宣传、路线组织等)的确是需要“开发”,但在硬件上,更多的是整理、挖掘、疏导、培育和保持。而且西塘 提出的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也非常有难度的口号。在游人如织、商业利益无限膨胀的环境下,继续保持甚至加强古镇的传统气息、人文气 息,甚至百姓的日常自然、鲜活的生活环境是最难的一种境界。

以远景理想为目标,建议西塘:

1、突出各街区的主题,改变各景点各自为政的现状。

烟雨长廊一带在商业包装上甚至可以更进完善,比如颇具特色的灯笼,在外形、组合上更有重点,更有特色。目前那里整体还比较平,几个节点景区可以增加笔墨。

在 现有以烟雨长廊一带为主景区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包括北栅街在内未全面开发地区的原貌。北栅街要做的只是休整和梳理,决不能搬迁居民,商业也要控制,连灯 笼也不需要。最多增加一下民俗住店。烧香港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一步增加文化意蕴。以后,烟雨长廊、北栅街、烧香港的发展应突出各自的特点,各抓主要。比 如烟雨长廊一带的“活”,北栅街的“古”和烧香港的“文”。等等。毕竟小小的景点只是点缀,街区的塑造才是最关键和主要的。街区特色突出后,对全镇以及单 独景点的宣传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加强细节的包装。

在西塘买了很多,发现如果有围绕西塘标志开发的系列包装就好了。还有各老板们的名片、门票等等。在旅游产品上还有不足。比如旅游产品与旅游节点的脱节。在一些景点看完后,很有带些纪念的情绪,但难以得到满足,倒是很多旅游产品是全国大一统的。

3、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注重住宿和餐饮的统一管理。

私营民宅住店市场刚刚起步,很受欢迎,但不规范。据说镇上也没有很好的措施。消防、卫生等都存在隐患。最理想的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现代化生活着”。很多境外发达地区古城镇保护很注重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切实提高。其关键是现代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古镇保护的核心理念是“生活着”,是活生生 的有人使用有人居住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古镇保护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成功的关键。不然,古镇不可避免走向空心化,成为旅游者的“生活着”,最后老旧的基础设施又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

私营民宅住店在未来也广受欢迎,但现在面临的困难不容回避。畅想在现有风貌的北栅街畔,借宿一间古朴的民宅,在 炊烟缭绕的清晨打开宅门,是很多都市人向往的。现在是旅游市场的初级阶段,要走向未来,必须有先见之明。对于住宿和餐饮,不知道有没有统一管理,现自民风 尚淳朴,如果大量外来商业行为介入,很多问题就会产生。另外,建议加强新镇区的建设,控制古镇区内商业设施的规模,类似明清食代的建筑以后只能建设在新镇 区上。当然新镇区完全可以多一些创意和景观的塑造。

4、关于门票。

购买了20元的景区门票才有购买各小景点的资格。看似妙着 实为败招。很多人来西塘,冲的是整体的氛围,而那些小景点是锦上添花,是需要游人无意之间的发现,是兴之所致时的美丽注脚。可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没去过 的,没熟悉西塘是很难先心甘情愿地买小景点的票的。逛着逛着,有意渐起要买票看那些小景点,又没资格买。让人心甘情愿地消费是最高级的,可是在西塘没法实 现啊!而且如果一下子购买了那么多景点票,只顾着数参观了几个,限于时间,必然会对西塘的整体印象减弱很多,得不偿失。

现在西塘的旅游“开发”刚刚起步,还局限在门票的收入,而大量餐饮住宿等相关受益似乎更多在私人那头。在这里还有很多的事情可做啊。

以上的很多感言不是针对西塘的,只是希望她更好。拉拉杂杂的,简直成了规划纲要了,就此打住。
标签: 古镇保护

相关文章

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转)

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作者:王健宁 来源 中国建设报   机制问题:克服协调阻力 目前我国城市市政管线(网)的建设大都还是“谁用谁投资,谁拥有谁管理”,各种管线各自开工。长期以来,...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俞孔坚的城市规划大批判

土地不仅是房地产开发的经济资源,更是生命的承载系统。    绿色新技术不一定就是高技术,更要回归祖先留下的低技术。    要抵制西方消费主义观念,更要批判民族传统文化,反思自我。    经济杠杆...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问题的几点思考(转)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新格 局。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之一。实行...

中国建20个5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可否

我在网上找到谢国忠的一篇文章《想象5000万人超级城市》出自于2006的《财经》杂志 ,看到题目吓我一跳,恐怕大多数的同行都会和我一样,面对目前这么多的城市病,我们当然有理由对建设特大城市有抵制的心理...

城市规划、哲学和其他(转)

城市规划、哲学和其他    作者:周江评            本想列出一些书目的,但是想想大家不一定有时间找书、读书,就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一些读书和学习心得吧。     提到规划和哲学,首先推荐...

江苏省节约型城乡规划的思考

王学锋  唐历敏 [摘要]节约型城乡规划对“两型社会”发展和节约型城乡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节约型城乡规划课题研究,从紧凑型城市发展、土地高效有序利用、交通和基础设施引导、城乡规划一体化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