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城市规划刍议(转)
一、城市的精神中心和标志建筑
在 意大利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视城市的精神中心和标志建筑的规划设计,几乎每个城市的精神中心和标志性建筑都是教堂,从罗马、佛罗伦萨到米兰、威尼斯,莫不如 是。直到如今,威尼斯的最高的标志性建筑还是圣马可大教堂,米兰的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仍然是圣母白花大教堂。即使锡耶纳这个小城市,其城市中心是由红砖建筑 群围合起来的扇贝形广场,经常举办赛马等公共活动。其城市规划格局沿袭了欧洲城市规划传统,以此为中心,有九条道路向各个方向辐射。从贝壳广场向南转过一 个街口,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多莫主教堂。哪怕是乡间小镇,依然保留这个格局,保留着城市意象和城市的可读性。
二、注重城市公共设施和康体设施的规划建设
古 罗马帝国虽是一个专制国家,但将平民的公共生活放到很高的位置,于是城市规划建设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如,为老百姓修建市场;为平民修建 卡拉卡拉浴场,人们可在公共浴场洗浴、泡温泉、游泳;为人们修建容纳5.6万人的竞技场,全是皇帝和富有公民免费提供市民观看。特莱维
(Trevi)温泉,公元前19年由亚克利巴将军引郊外泉水进入城区,从312年以后,成为罗马人心灵许愿之地,实际上是一个公共园林。
现 在的蒙特卡蒂尼市,凭借其在古罗马时已名扬天下的温泉,已形成度假产业集聚,拥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四家四星级酒店和八家三星级酒店、还有大量的私人别墅和 度假公寓。每家酒店都有温泉池、游泳池,这些池子在参天古树的掩映下显得十分宁静。水疗中心,是公共洗浴中心,价格并不高,但是在一幢古老的罗马式建筑之 中,其中有泡池、SPA、音乐表演、餐饮和购物等。为了让人留下来度假,配备了许多户外运动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如篮球场、马术场、电影院等。
三、城市规划也注重因地制宜和天人合一
西方城市规划也讲究因地制宜和天人合一,不独中国然。以威尼斯为例。这个城市有400多座不同风格的桥梁,将118个小岛连为一个整体,威尼斯身体骨骼得 以形成。在泻湖上建房,威尼斯人没有盲目地建设,而是先疏通水系,通过水系的连通,再修建一条大运河连接亚得里亚海。密如蛛网的水系环环相扣,通向大运 河,自此威尼斯的血脉得以铸就。然后顺着水系修建房屋,每家房屋临水而居,房屋的另一面形成街巷,街巷又通过桥梁相勾连,一条条街、一道道水被联系在一 起。在每个社区人流集中之处,形成一个个集散空间,这是每个社区的公共空间和信仰空间,是教堂的所在地。无论你行船还是步行,跨过一座座
桥,走过一条条巷,前面就会豁然开朗,一座伟岸的教堂及其高大的钟楼拔地而起,人们或在此朝拜,或休闲流连于此,人与上帝,人与人在此交流,再往前行,又是一条条幽深的小巷。
威 尼斯的建筑沿水边展开,邻里之间共用基础和隔墙,使建筑之间浑然一体。而每幢建筑又按建筑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爱好,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各建筑色彩 也不尽相同,或褐色,或淡黄色,或深蓝色,或红色,或紫色,五彩缤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妖娆。建筑的用色之大胆,就像一幅幅彩色的油画。建筑高低 错落,使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十分丰富。
威尼斯是一个庞大的建筑博物馆,古罗马式建筑,圆形拱券庄严工整;哥特式建筑,尖型的门窗灵性四溢;巴洛克式建筑华丽纷呈。这些建筑沿水边展开,显得格外有意蕴,真正到达了一步移景的美妙效果。
四、度假小镇的规划
欧 洲的小镇,迷人之处在于保留了几百上千年的古老文化,现代化的只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室内装饰,并没有在工业化时代大撤大建,毁掉一个个特色的村落、小 镇。所以,这些小镇,大多是度假型小镇。卡布里岛的迷人之处,是它的地中海湛蓝的海水和无处不在的肆意挥洒的阳光。但这两个要素是地中海周边国家所共有 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后来的规划开发理念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在一个仅18平方公里的小岛,依托岩溶地貌所
形 成的悬崖、崩塌堆积体和海湾,营造出依山而建的度假小镇。海湾及滨海是大众游客的聚集地,大量的渡船、游船、游艇会聚于此,酒吧、餐厅、购物街区沿海边布 置,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建筑顺山势而建,盘山道路蜿蜒曲折。为了营造场景,开发了山地缆车这一独特体验的交通方式。人随缆车而上,面前是一望无际的蓝色 地中海和来往穿梭的船只,人陶醉在时空变幻的景色之中。
山上也是一个度假小镇,可鸟瞰地中海、游艇码头和依山而建的建筑群。山上的 小镇,街巷随形就势,曲折而生动。道路的交叉口,往往是一个小广场,既是人流聚集之所,又是露天酒吧集中之处。在这里,有很多私家别墅和庭院,房门紧锁但 院内鲜花盛开。高高的围墙全由当地石材所砌,鲜艳的三角梅盛开在围墙上,一个个门洞也开凿在墙体上。院落都面向大海,鲜花盛开。地势稍开阔地段,依山而建 5星级宾馆,尽显山地高级酒店的奢华与精致。所有的建筑都尽量将大海和阳光收容下来。古老的建筑、街区与现代化设施融为一体,度假小镇的场景、环境、氛围 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吸引力。
作者:杨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