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和城市化

admin15年前规划概念1855

(一)定义 城市化英文为(urbanization),实际上其前缀urban就是指都市。我国为什么不直接提城市化而提城镇化?说明中央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注意到了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农村、大城镇、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就业方式、居住方式、交往方式的一种改变,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也就是说人类聚居模式、工作模式和经济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从自给自足经济转向开放经济、从技术含量低转向新技术革命等一系列变化。所以,城镇化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各个学科对城市化都有自己的定义,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口学家往往把城市化定义为人口的空间转移,即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分散的农村自然经济转变为集约的城市工商业经济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的生活、行为和社会活动由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地理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在劳动地域分工条件下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生态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及其生存环境由农村向城市演化的过程;系统论者认为城市化是物质、能量、信息、废物等输出由农村转向城市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两种匹配情况
一是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如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布局分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乡镇工业发展基本上以村为单位来展开,以至于一些乡村80%的农民甚至全部的农民都已经转成工人,但其身份还是农民。我在温州生活工作了30多年,前年回到温州,就碰到了奇特的现象:温州人外出经商要讲温州话,因为温州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大约有260万温州人常年在外地经商做小老板,温州方言就成了他们商业交往的信用工具之一;回到温州则要讲普通话,因为现在温州各乡镇种地的、宾馆的服务员、出租车司机、菜场卖菜的等都是外地人,所以回到温州不讲普通话是寸步难行,出外经商不讲温州话也是寸步难行。由此可见,东南沿海地区的隐性城市化现象非常严重。

二是城镇化超过工业化。如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包括东北、西北一大片地区都是城镇化等于或超过了工业化。因为这些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在农场、矿山、林区工作。矿山开采虽然属于工矿企业,但是没有细密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和交易交往,还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单一经济模式,与其它经济模式发生的联系比较少。农场、林区更谈不上城镇化,因为它的社会交往、居住模式、经济模式、就业模式尚停留在自然经济状态。这实际上就是决定了该地区城镇化超过了工业化。像辽宁阜新市,城市人口有80万,但80万人口中大部分为煤矿工人,现在近25万失业,为解决就业问题,这些失业工人转向了第一产业,一下就退回到农业社会去了。所以,这样的城市本质上只是煤矿工人居住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文化、信息交流中心的城市。

(三)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论述的比较多。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1)产生分工和合作效应。因为只有通过细密的社会分工,才能产生知识积累的高速化。只有分工,才能产生高效率的城市经济,才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才能使创新的成本降到最低的程度,才能形成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在古代,只有人口在空间的集聚才会出现分工与合作。(2)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没有城镇,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消费产业,是人类聚居模式改变后所带来的。
(3)技术和管理创新之源。现代的重大技术和管理创新往往发生在大城市。因为技术和管理创新需要城市规模、人才的梯队与质量资本来支持。实际上,任何一项现代技术的创新都必须要有一大批人才,要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城市是技术人才的集聚地,也就成了新技术的孵化器。(4)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
(5)增加需求,刺激消费。城市最大的功能就是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对工业品的需求。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以上这些功能只有在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相匹配时才能实现。所以,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互为依附的,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城镇化要适应工业化,两者不能本末倒置。现在,有的同志片面认为只要推进城镇化就可以拉动工业化,这是错误的。

(四)历史的教训
非洲、拉美等国殖民式城市化导致的过度城市化所带来的教训。拉美国家都曾是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当时,这些强国的城市化程度已相当高,城市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实力,所以就在殖民地大肆进行城镇化,建设大城市,把殖民地国家80%的人口迅速集中到城市里来,城市化远远超越了实际的需求。这种按照殖民模式、统治者的意志来进行的城市化,称之为殖民式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拉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界专家喜欢用“多国发展模型”来解释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这个发展模型是由美国学者钱纳里和塞尔比根据拉美等国家在上世纪50—70年代20年间城市化率与GDP的关系变化研究得出的,提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率应该是在63.4%,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7%。按照这一模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差25个百分点,吉林省相差15—20个百分点。但是,“多国发展模型”基本上忽视了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而且这些作为样本的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本身就非常弱,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时间停留在30%。这些国家的城市化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支撑。近来,国内有的研究者也发现,运用钱纳里模型进行比较时,必须对美元进行折算[1美元(1964年)=4.9988(2001年)],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②所以,简单套用这一发展模型会对实际工作带来误导。城市化发展也有其规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初期,主要靠制造业来带动城市化,但是到了城市化的中高级阶段,必须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市化。城市化阶段越往后,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贡献也越大,70—80%的就业人口集中在第三产业。多国发展模式的误导在于:一是城市化是靠单纯的工业化来推动,工业化就是制造业,工业化水平提高了,城市化率必然提高了。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觉,这个错觉也导致了我们误解了我们的城市化。二是只要把城市化率提高了,自然会带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1)城镇化决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2)城镇化决不能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它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3)不能依靠行政的手段,通过撤并城镇或者户籍放开来实行城镇化。如石家庄市实行户籍放开政策,预期增加人口30%,而实际上只增加了5%。(4)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加1.5—2个百分点。这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匹配的结果,而不是人口积聚的简单产物。在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化可以拉动GDP的增长;如果城镇化已经高于工业化,提高城镇化率就没有这个效应

相关文章

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或镇总体规划

2000年以来,国家一直在清理各类开发区,到2005前后达到高潮,但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反倒没有动静了。 随着城乡规划法实施,各地纷纷开始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或是镇总体规划,对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要理解现代城市设计,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城市规划,什么是城市设计,以及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从18世纪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我国城市设计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该书“匠人营国”一节实际上是西周奴隶制王国国都的城市设计模式。上述理论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都城建设影响很大。它体现了...

关于规划总平面图中几个指标的问题

经常发现在总平面中有几个方面,各家设计单位习惯都不一样,特别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建筑密度的定义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大家注意仅是建筑物,没有说构筑物或是堆场啥的哦)...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内容科普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内容科普

上个月,有个同行问我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我问了环保和发改的人,他们有没有在审批中考量这个方面的内容,他们都说只是提了概念,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文件。最近开了大会,对于地方上能耗问题...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设计的区别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从定义的层面上也可以看出,说到底“修建性详细规划”也还是规划或者说是规划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