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城市规划与公德心的冲突

admin15年前1390

2010年五一长假里,很多媒体又是老生常谈,集中曝光了许多游客不文明行为:随手扔弃的垃圾大煞风景,公园里外摊贩乱摆卖。报道发出呼吁,希望市民要有公德心和环境意识,共建文明。媒体说得很客气,也没有落入语言陷阱——如果针对乱摆卖,进而呼吁城管等部门严管,大概会招来批评。毕竟,摊贩挣钱不易,小长假可谓“黄金”商期,为了观瞻就断人家的财路乃至生计,成为道德或者政治上的不正确。这还不用说,许多人之所以选择去公园景点游玩,可以买到价廉的小吃美味,就是一种理由。

公德心、环境意识的呼吁,从来也是正确的,但回顾“五四”以来的近百年,这类对于现代市民道德的推广和鼓吹,一直就有些尴尬。如果将鲁迅、林语堂等大家几十年前对国人道德素质的批评,放到今天,同样不过时,却显示出这样的推广和批评,本身是软弱无力的。

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人首先追求自利,而公共性和社会认同、自律意识的形成,确实需要外部机制的规范。这种外部机制,可以是法律规章,也可能由群体认同或文化观念驱动。换句话说,与其徒劳无功的反复嗟叹世风不古、人心日下,倒不如从建立和实施规范的可能性、可行性角度入手。

这里要提到一个亟待反思和问题,为何一提游园、市区秩序的管理,包括媒体、政府人士乃至市民,就会联系到城管与游客(市民)、摊贩的对立上去?

先入为主的对立观,实际上来源于城市秩序对城管工作的要求,简而言之,是因为城市道路、公园景点布局规划,以及商业、广告设施设置等,很大程度上未能实现人性化,对广告业主、商铺经营者、摊贩乃至过路市民、游客都有诸多不便。后者们要减少成本、寻求便利,就会做出一些有违秩序的选择。很显然,城管等一线执法者要予以干预,必然处于对立面。

实际上,表象上的“一管就死(对立、冲突)”、“一放则乱”,常常遮蔽了前述多项城市规划的功能性弊端,这才造成规范机制的偏差和尴尬。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将这样的弊端予以革除或改良,不能致力于修复秩序的合理性,那么官民话语则会出现巨大的分歧差异:一方大谈市民道德素质,并总是寄希望于某种强制力来予以规范;另一方则反感不断加剧生活的不方便性的管制,以及在市民看来颇具伪善色彩的道德诉求。

相关文章

推荐:《城市的远见》系列纪录片

上个月看了一个ppt,是关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其中提到了日本古川町的经验,后来就去百度了一下相关经验文章,并贴到了规划博客。 感谢 山东的小小 在评论里回复我说有古川町的相关视频,事后在规划管理群...

城市规划博客推出安卓手机系统下软件

几年前,刚开始折腾博客程序的时候,迷信rss和周博通之类的订阅功能,过了一阵,通过反馈数据,发现其实大家还是喜欢直接访问城市规划博客,邮件订阅什么的真的是0,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好吧,2012年...

浅议城市规划足迹与规划“七线”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依据。随着国家经济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已成为实现城市经济和房地产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城市规划与规划七线对经济作用的尤其是...

扩大再生产 网站增加规划书籍栏目

大家可能看到了导航变2行了,没有办法啊,加了一个栏目 规划书籍啊。 最近网站上加入了好几个同行,应他们的要求将逐渐增加内容。...

住建部:正确理解“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转)

我们认为:一是街区制是对世界城市规划经验的总结,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二是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它影响了路网的布局,形成 了“丁字路”、“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

关于问答、qq群和友情链接

上周还在和国土局的朋友为出让土地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前是不是必须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纠结,反正国土部门很多人不认可这个事情,最后提议最好有一个司法解释比较好,不然,住建部、住建厅的意见他们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