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设计方法:网络城市/城市·景观·建筑设计解析丛书
作 者: (瑞士)奥斯瓦德,(瑞士)贝克尼 著,孙晶,乐沫沫 译
出 版 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内容简介
“网络城市(Netzsadt)”代表了城市生活分析的一种模式和一套逻辑方法论工具。
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阐述这种独特的分析城市化现象的跨学科综合方法,它提供了一种大都市设计的途经。该分析方法源于名为“Synlidos”的项目实践过程,由专业团体对其进行多年研究,并选定瑞士中部高地某区作为参照项目区域来进行城市的空间布局。作者及其同伴对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也是本书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弗朗茨·奥斯瓦德(Franz Oswald)出生于1938年,他曾在苏黎世大学、伯尔尼大学、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和纽约萨卡的康奈尔大学学习过艺术史、哲学、建筑和城市设计。
他是一位执业建筑师,在伯尔尼经营着一家公司,并且作为其中一员与他人合作获得很多奖项,包括非盈利居住区和住宅、城市开发和规划、纪念性设施等项目。
除了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工作,奥斯瓦德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1927年到1993年他曾经是苏黎世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的教授;1993年到2003年是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的教授,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希拉丘兹大学、海法工学院做过访问教授。
他是瑞士住宅研究委员会成员,在瑞士和国外的建筑竞赛中多次担任过评审委员及其他许多职务,在那个期间,他也是萨尔茨堡城市规划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
目录
序
引言
1 走进当代城市
1.1 什么是城市
1.2 当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
1.3 新城市化
城市建筑文化的新形象
新拓扑形式
新的生活节奏
闲暇地
1.4 重建城市的漫长过程
1.5 重新设计城市
可塑性
可持续性
重建
责任
网络城市
2 网络城市
2.1 城市分析的模型、隐喻方法
2.1.1 复杂性
2.1.2 建筑文化中城市的模型和隐喻
2.2 网络城市设计模型
2.2.1 城市系统模型和网络形态学特征
2.2.2 城市质量的评价标准
2.2.3 网络城市设计模型中的系统结构
3 网络城市设计方法
3.1 总述
3.2 形态方法
3.2.1 网络城市设计中形态学方法的目标和目的
作为符号的景观形式
景观形态的几何形式
形状和实际方法的选择
地形
3.2.2 区域建筑(现象学)
区域及特性
区域类型
3.2.3 区域记录
网络城市设计方法中的基本形态学概态
从纽约说开来
地形构造:层次中的记录
3.2.4 网络城市设计方法中城市系统的形态学分析
同步性和历时性的研究
区域的网络元素和区域类型和识别
简介:WiggerCity
WiggerCity案例研究:5张图
城市质量标准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3.2.5 网络城市设计方法中形态学指标的第一次选择
定义
使用指标的目标和目的
形态学指标的基本变量
3.2.6 结论:形态学方法和区域建筑
3.3 生理学方法
3.3.1 网络城市设计中生理学方法的目标和目的
3.3.2 区分物资流通和能源流通
3.3.3 城市系统现象学中的新陈代谢
……
4 网络城市设计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5 Synoikos方法
词汇表
作者简介
感觉这本书的内容相当于国内“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发改委”联合制定的发展计划。即包括项目,也包括土地使用,还包括具体内容。瑞士三合一,一个研究所就都给做了。
具体的研究方法实在是也看不太懂,可能是因为翻译的太差了。不过能感觉出来其考虑的因素很多,形态、产权、历史、经济、物流、信息流等等。
总之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