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的衰落

admin15年前专业图书1167

公共人的衰落 作  者: (美)桑内特 著,李继宏 译 出 版 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 编辑推荐 本书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所著,全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完美地解答了诸多另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该书在海外声誉卓著,是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本书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本书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内容简介 在研究公共生活的理论家中,理查德·桑内特和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都有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这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对于我国的城市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其为研究公共空间和个体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社会与文化理论教授,以及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教授,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福柯有过合作关系。他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他的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他在学术生涯中因其突出贡献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部分 公共问题  第一章 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之外的爱   死亡的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的变化侣   现在中的过去  第二章 角色   角色   公共角色   城市中的公共角色   证明或者可信性? 第二部分 古代政制时期的公共世界  第三章 观众:陌生人的聚集   谁到城市来?   他们住哪里?   城市布尔乔亚的变化   宫廷和城市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公共角色   身体是服装模特   话语是标志   充满激情的非人格领域  第五章 公共与私人   公共表达的范围   自然表达处在公共领域之外   公共和私人就像社会的分子   分子破裂  第六章 作为演员的人   普通人对作为演员的人的看法   狄德罗的表演悖论   卢梭对作为戏院的城市的控诉   卢梭的预言 第三部分 19世纪公共生活的混乱  第七章 工业资本主义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19世纪城市人口的新变化   城市的区域划分   城市变化和布尔乔亚的生活   公共商品  第八章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   巴尔扎克的看法:人格是一种社会规则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身体的各种新形象   戏台展示了街道不再展示的真实   人格和私人家庭   推翻过去的革命   总结  第九章19世纪的公共人   演员   观众  第十章集体人格   1848:个体人格战胜阶级   Gemeinschaft   德雷弗斯事件:破坏性的Gemeinschaft   谁是真正的激进主义者? 第四部分 亲密性社会  第十一章 公共文化的终结  第十二章 卡里斯玛的去文明化   卡里斯玛理论   卡里斯玛和仇恨   电子技术加剧了过去的沉默   造星系统  第十三章 共同体的去文明化   建筑在共同体周围的壁垒   建筑在共同体内部的壁垒   共同体的人性代价  第十四章 失去演技的演员   游戏能力是公共表达的能力   自恋削弱了这种能力   自恋的调动和一个新阶级的出现   自恋是当今时代的新教伦理 结论 亲密性的专制统治 附录 “我控诉!” 译后记 媒体评论 太了不起啦……这是多年来最有启发性和最吸引人的社科著作,桑内特教授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历史想象力令人仰慕。总之买下这本书,认真拜读就对了。             ——克里斯托弗·莱曼一豪普特,《纽约时报》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公共问题   第一章 公共领域   现代经常被用来跟罗马走向衰落的那些年进行比较:人们认为道德腐化蚕食了罗马统治西方的力量,同样,现代西方称霸全球的力量也被道德腐化削弱了。这种观念虽然极其愚蠢,但也有点道理。粗略地看,奥古斯都驾崩之后罗马社会的危机与当今的生活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跟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平衡有关。   由于奥古斯都时代已然逝去,罗马人开始将他们的公共生活视为形式的义务。公共庆典、帝国主义的军事需要、和家人之外的其他罗马人进行仪式性的交往,所有这些都成了义务;罗马人对这些义务的履行越来越被动,他们遵从公共秩序的规则,但在这种遵从之中投入的激情日渐稀少。罗马人的公共生活远离了血腥,他转而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追求一种新的信仰原则。这种私人的信仰很神秘,既逃离整个世界,也逃离作为这个世界一部分的公共秩序的各种礼节。当时这种信仰在近东地区有不同的派别,其中基督教逐渐占据了主流;最终基督教不再是秘密流传的宗教信仰,它本身变成了新的公共秩序的原则。   如今,公共生活也变成了形式的义务。多数公民对国家事务漠然处之故不待言,而且他们的冷漠不仅体现在对待政治事件上。在人们看来,对待陌生人的礼节以及和陌生人的仪式性交往,往好处说是形式而乏味,往坏处说是虚情假意。陌生人本身是危险的人物,在大都会这种陌生人的世界中,很少人会感到非常快乐。总的来说,非亲非故的人之间存在的纽带和法律关系可以被当成一种公共秩序,它是人群的纽带,是“人民”的纽带,是政治的纽带,却并非家人和朋友的纽带。和罗马时代一样,今天对公共秩序的参与通常被当作是随大流的事情,而这种公共生活开展的场所也跟罗马城一样,正处于衰落的状态中。   过去的罗马和现代社会的不同在于公共生活的替代品,在于私密性的含义。罗马人私下追寻和公共秩序背道而驰的另一种原则,一种以对世界的宗教超越为基础的原则。而在私下,我们追寻的不是一种原则,而是一种自省,反省我们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感觉中哪些才是真的。我们试图生活在私人领域中,我们只要生活在这样一个由我们自己和亲朋好友构成的私人领域之中就够了。   现代心理学关于这种私人生活的观念并不清晰。今天很少人会认为他们的心理生活是自发生成的,无关乎社会条件和外界环境。然而,在人们看来,心理自身又仿佛有一种内在的生活。人们认为这种生活是非常珍贵、非常精致的,如果曝露给社会世界各种残酷的现实,它就会枯萎;而只有被保护和隔离起来,它才会盛放。每个人的自我变成他首要的负担,认识自我变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正因为我们如此关注自我,对我们来说,找到一种私人原则、向我们自己或者其他人描述我们的人格是什么才变得极其困难。内中缘由是,心理越私人化,它受到的刺激便越少,而我们就越难以感知到或者表达出感觉。   奥古斯都之后的罗马人私下追求东方的诸神,他脑海中的这种追求和公共世界是分离的。通过让军令和社会风俗屈从于一种更高层次的、迥然相异的原则,他最终将这些神明曝露给公共世界。而由于私人意义的现代界定,非个人体验和亲密体验的界限并没有这么清晰。我们只有将社会转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系统,社会本身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也许清楚一个政客的工作就是执行或者起草法律,但除非能从政治斗争中看出这个政客的人格魅力,否则我们对他的工作不会有什么兴趣。人们谈论一个竞选职位的政治领导人时,会看他的为人是否“可靠”、是否“老成持重”,而非看他倡导的行动或纲领。这种无视诸多非个人的社会关系、过度关注个人性格的看法就像一个过滤器,影响到我们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它使发达工业国家中阶级的重要性变得模糊;它促使我们认为社群是由一群彼此自我封闭的人构成的,导致我们低估了陌生人之间(特别是城市的陌生人之间)的社群关系的价值。讽刺的是,这种心理形式制约了一些基本的人格优点–比如尊重其他人的隐私–的发展,也阻碍了人们理解如下道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非常压抑和紧张,所以只有当欲望、贪婪、妒嫉等不可告人的小秘密都被封锁起来之后,人们之间才可能有文明相处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分析–的进展建立在一种信念之上:通过理解独一无二的自我的内在运作方式,去除各种关于魔鬼和原罪的先验观念,人们也许能够从此不再害怕魔鬼和原罪,人们也许能够得到解放,从而更加彻底、更加理性地参与到一种处在他们自己的欲望边界之外的生活中去。人们大多空前地关注他们个人的往事经历和自身的情感,而这种关注被证明是一个圈套,而不是一种解放。   因为这种对生活的心理想象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我想用一个乍看之下似乎不合适的名字来称呼它:这种想象是一种对亲密社会的憧憬。“亲密”意味着温暖、信任和敞开心扉。但正因为我们变得在所有的经验中都期待这些好的心理感受,正因为如此之多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都不能提供这些心理回报,外部的世界,也就是非个人的世界,似乎让我们大失所望,似乎变得无味而空洞。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正在回到大卫•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所作的讨论。里斯曼将内在导向的社会和他人导向的社会进行比较。在内在导向的社会中,人们的行动和承诺依据的是他们内心的目标和情感;而在他人导向的社会中,这些行动和承诺的依据则是他人的感觉。里斯曼认为美国社会,以及处于觉醒时期的西欧社会,正从内在导向社会向他人导向社会进行转变。这个次序应该颠倒过来。西方社会目前有点像从他人导向社会向内在导向社会过渡–只是过于关注自我的人们说不清内在意味着什么罢了。因而,公共生活和亲密生活之间出现了混淆,人们正在用个人感情的语言来理解公共的事务,而公共的事务只有通过一些非个人意义的规则才能得到正确的对待。   表面上看,这种混淆可能是美国社会特有的问题。美国社会加诸个人经历的价值似乎会导致它的国民用个人情感来衡量一切社会生活。然而,虽则人们放大了个人情感,依赖它来理解世界的运作,但人们体验到的并非强烈的个人主义,而是对这种个人情感的忧虑。这种忧虑来自资本主义和宗教信仰的广泛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边界并不局限于一国一地。   这种对个人感觉的忧虑也可以被当成是罗马式“追求个人价值”的延伸和世俗化。这种追求并非在社会真空中进行的;促使人们追求这种罗马式的自我实现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各种条件。更进一步说,这种追求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要估量这些影响,并非对这种追求的文学研究所能毕其功。   要理解公共生活遭到的侵蚀,还需要某种常见的社会史模式之外的研究。谈论在公共领域的表达,自然会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人类在社会关系中能够有哪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当有人恭维一个陌生人时,他这种举动跟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一样吗?如果缺乏一些关于表达是什么的理论,那就很难说公共生活中的表达都是空洞的。例如,对公共关系来说得体的表达和对亲密关系来说得体的表达有什么区别吗?   通过一个历史与理论之间的互动过程,我试图创造一种关于公共领域的表达的理论。在本书中,为了构建一种社会中的表达是什么的理论,我将一些公共行为、公共言论、公共服饰和公共信念中的变化拿来当证据。因为历史隐含着理论的线索,我试图以所得的抽象洞察力为线索,用来向史料提出新问题。   这种辩证的研究法意味着本书的论点只有在全书即将结束时才完整。人们无法将“理论”一下子和盘托出,然后将它当作地图,用来对历史进行按图索骥。然而,为了让这本书拥有一个清楚的开头,在本章中,我将会对公共问题在向现代社会演化的过程中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进行讨论,而在下一章,我将点明一种关于公共领域的表达的理论的诸多要素。在本书接下来的篇章中,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将会次第登场。   公共领域之外的爱   当代社会的公共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有些非个人的行为和事务并不激起人们的情感;有些非个人的行为和事务,当人们误认为它们是个人的事情时,会激起人们的情感。由于公共问题存在着这种双重性,它给私人生活带来一种麻烦。亲密情感的世界失去了所有的边界,再也没有一个人们可以转而投身其中的公共世界将其包围。也就是说,丰富的公共生活遭到的侵蚀扭曲了那些人们真心在乎的亲密关系。而过去四个世代以来,遭到最严重的扭曲的,正是最为亲密的个人体验:性爱。   四个世代以来,性爱被重新定义了,人们过去通过肉欲、如今则通过性[2]来定义性爱。维多利亚时期的肉欲涉及到社会关系,性则涉及到个人的认同。肉欲意味着性表达通过各种行动–选择、压抑、交往–得到揭示。性则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性爱的行为是一种被动的后果,是双方有了亲密感情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19世纪的资产阶级提到肉欲时,几乎总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因而他们对肉欲的表达非常隐晦。所有的性行动都被一种侵犯的感觉所笼罩–性行动是男人对女人身体的侵犯,是两个恋人对社会规则的侵犯,而同性恋之间的性行动则是对更深层次的道德伦理的侵犯。在当代社会,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害怕和讳言肉欲了,这是好事一桩。但是,过去人们认为性爱是一种受到约束的行动,和别的社会行动一样,它有其规矩,有其约束条件,有一些必要的、赋予这种行动以特殊意义的幻想;而现在,由于人们对现代社会的想象已经染上了亲密观念的色彩,这种看法已不再被人接受。性变成了自我的揭示。因而,一种新的奴役取代了旧的奴役。   我们的身份和感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性得到定义的。然而,作为一种表达的状态、而不是一种表达的行动的性是混乱的。我们所有的经验必定跟性有某种关系,但性是自在的。我们发现它,揭示它,用言语来描绘它,但我们并不掌握它。如果性能够被掌握,那就意味着它是机械性的、工具性的,是和感情无关的–也即是将它和一些我们试图养成而不是顺从的情感一视同仁。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正是如此看待性的,所以他们可以说从肉欲的生活中学习,只不过由于诸多限制性欲的条条框框,这种学习来得太过艰难罢了。今天,我们不需要“从”性中学习,因为这意味着将性划离到自我之外。与此相反,我们持续不懈地通过性器官追求我们自己。   例如,来考虑一下19世纪“引诱”这个词和现代“恋爱事件”这个词的不同含义。引诱是一个人的性欲望被另外一个人–不一定是男人–激起,是对社会规则的侵犯。这种侵犯导致这个人其他所有的社会关系暂时出现了危机;通过负疚,这个人的配偶、孩子和亲生父母被象征性地卷入到这种侵犯中去;而一旦这种侵犯被人揭露,他们将会在事实上被卷进去。现代的“恋爱事件”这个词消除了所有这些危险,因为它断然否认性爱是一种社会行动。如今,性爱是一种亲密情感的东西,它本质上处于人们生活中所有其它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网络之外。以前的观点是,性事和为人父母之间有天然的关系,所以一个人–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若和他人做爱,便会改变双方的孩子作为另外一个人的孩子的身份。但现在这么看已经不合逻辑了。现在我们会说做爱是个人的事情,只跟个人有关,跟社会无关。在一些思想更为开放的人看来,婚姻也是个人的事情,也与社会无关。“恋爱事件”这个空洞而含混的词汇恰恰意味着一种对性的贬低,我们把它当成是一种可以通过言论公诸于众的事情。通过反抗性压抑,我们反抗了一种认为性具有社会维度的观念。   这种提倡性解放的努力既然给精神带来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还会致使自我陷入一种不可化解的混乱呢?在一个以亲密情感为现实的万能标准的社会中,个人经验通过两种形式得到组织,正是这两种形式导致了这种意外的恶果。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变得极其自恋,所有的人类关系中无不渗透着自恋的因素。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是否真诚和“坦率”地彼此对待成了亲密关系中的交易的一个特殊标准。   在一般人看来,自恋就是迷恋自己的美丽,但临床意义上的自恋与此不同。临床意义上的自恋是一种性格疾病,它的界定更加严格。它是一种自我陶醉,使人无法理解什么是自我和自我满足,什么不是。因而自恋就是不断追问“这个人、那件事对我有什么意义”。人们总是不断地提出别人和外界的行动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所以很难清晰地理解其他人以及其他人所做的事情。够奇怪的是,这种自我陶醉妨碍了各种自我的需要的满足,它致使人们在获得一个结果或者与其他人接触时感觉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因而自恋具备了一种双重性:它既贪婪地陶醉在自我需要中,又阻碍它们得到满足。   自恋的性格症状如今是医生治疗的各种精神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歇斯底里症一度是弗洛伊德所处那个性压抑社会的主要疾病,但现在大体上消失了。这种性格疾病与日俱增,是因为一种新的社会促使它的精神要素得到增长;也因为在这样的新社会中,处在个人界限之外、处于公共领域之内的社会交往已不再有意义。为了避免弄错这种性格疾病得以广泛流行的社会背景,我们得小心地界定它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病症。这种性格疾病并不必然导致精神错乱,受到它影响的人也并不总是生活在一种迫切的危机状态中。承诺的退缩,对“我是谁”的不断追问,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但并不造成已入膏肓的疾病。换言之,自恋并非一种可能会导致自身毁灭的病症。   在性的范畴之内,自恋致使性爱和任何个人的或者社会的承诺脱离关系。在人们看来,要得知自己是谁,或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证明自己是谁,必须拥有“足够”的性经验;而对性爱做出承诺,将会限制自己获得“足够的”经验的机会。在受到自恋影响的性关系中,双方相处的时间愈长,从中获得的满足便愈少。    …… 《公共人的衰落》一书中,似乎看到了现在流行的“装精现象”的根源。 当然这只是我对书的理解和自己的推断,《公共人的衰落》我看了有一个多月也只看了30多页,实在是太晦涩,而且都是对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不过这30多页仿佛也讲清楚了标题的意义,什么是“公共人的衰落”。(以下全是个人的理解) 首先,“公共生活”这个词跟我们的理解有些不同,在18世纪以前,公共生活是指贵族与贵族之间生活圈子的交往,普通人是没有机会参与到公共生活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精英才能享受的,只有他们才能在自家的花园散步交往、高谈阔论,只有他们才能在戏院打发一个个夜晚,因为这些都是贵族赞助开设的,不向民众开放。 18世纪之后,随着社会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他们建立起独立于皇室贵族的社会交际网络,在这个时代才出现面向人民群众的人行道、咖啡厅、剧院等交往场所;然后随着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强大,“公共生活”终于从贵族自家的院子里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形成现在的格局。 然后,就是这个“公共生活”从贵族圈子走向人民大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公共生活”的危机 最后,就出现“公共人的衰落”了。 什么问题?什么危机? 封建时代,贵族间的交往有一套社会准侧(和我们国家的“礼”差不多)在这个准侧的控制下,贵族的交往是很体面、有教养、高贵的,总之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是安全的。因为贵族之间相互的家庭背景都是公开的,真实的,所以他们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是一致的,没有界限。 贵族在公共领域中的有教养的表现自然就成了社会下层人们心中的官方准则。 在资产阶级兴起的初期,部分先富裕起来的资本家们为了进入贵族的交际圈,以贵族的行为标准规范来约束自己,所以在公共领域里的表现是“有教养”的一面,而那些“天性”“本能”的欲望是低俗的,只在私人领域里、家庭内部才表现出来。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出现了分离。 当资产阶级日益强大,大量的新的陌生的资产阶级成员出现在公共生活中,资产阶级成为公共生活的绝对主力,然而在公共生活中,他们依然以现已没落的贵族当年的准则为标准。 这时,危机出现了。 资产阶级以曾经贵族模式,主导现在的公共生活有很大的隐患: 现在的公共生活中,交往者的数量众多,不再是从前少数的几个知根知底的贵族家族。 而且,资产阶级庞杂巨大的交往圈中,相互之间都很陌生,没有之前熟悉和信任的交往背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就容易欺骗与伪装。 公共生活中的人们渐渐接受了一个人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行为完全不同的做法,以曾经贵族的行为准则来伪装自己在私人领域的真实身份。 这样就开启了一个伟大的“装精时代”。 在这样一个“全民伪装”的公共生活中,处处都充满欺诈与威胁,公共生活在道德上被贬低了,人们只能在私人领域,在家庭内部保持隐私与稳定,家庭成为了人们的避风港,因为这时只有家庭内部才有信任,才有交往的基础。 在公共生活中,现在我们已经无法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服装判断他的真实身份和来历。因为公共领域只表现出一个人愿意让外界了解的部分,而他的私人领域对于公众来说,永远保持神秘。 为了平衡,每个人都在陌生人面前保持神秘,当这一切都成为默认的公共生活准则时,一个陌生人则拥有保持神秘和不被打扰的权利。 这样的一个公共生活准则的出现,公共人就彻底衰落了。。。 这样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不代表当今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曾经资产阶级潜移默化的将贵族模式照搬给我们这个时代然后畸形发展的结果。 人与人交往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不幸的是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全民装精时代”,一个陌生人有权利保持神秘和不被打扰的时代。 追其问题根源,是18世纪以来第一批进入贵族生活圈的资产家在装精,本来是资产阶级确假装贵族! 要实现恢复健康的公共生活,就要改变人们装精的行为。当今已经是资产阶级当道的社会,就要找寻符合资产阶级的公共生活准则,完全摒弃封建贵族的那一套,为什么还有众多的人装的自己都浑然不觉? 因为社会在怂恿人们装精。。。 从机器大生产的开始,人们第一次拥有批量生产、外表相同的商品,为了扩大商品的影响力、吸引力,商家开始赋予物质的东西以亲密人格的属性或联想(比如:在洗衣粉广告中少不了欢乐的家庭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仿佛买了这款洗衣粉,这些欢乐家庭和美丽风光也是你的。这个比喻仅仅用来解释“赋予物质的东西以亲密人格的属性或联想”。 更多情况是商家找名人来代言衣服和产品,给人以潜意识错觉,我买了xx代言的商品,别人看来我就跟xx是同一类型的名人,即使自己不关心别人的眼光,也在自己内心觉得我跟xx是一样的(这就装给自己看了)。更有商家在广告中直接特写模特在用了他的商品后,周边的路人对他投以羡慕的眼光。直接切中消费者的要害,那就是周围陌生人的羡慕的眼光,就是告诉你: 这款商品有极佳的装精效果,买他就对了! 所以装精不是近年来出现的,而是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开始用这个词来表达这种复杂的社会行为,所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人,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为这么多年来,这个行为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致大家都理所当然的忽略掉了,正如我们一生下来就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导致我们很容易忽略他的存在。 对装精的关注表达了新生一代对交往的急切需求,人们再也不愿意忍受这套畸形的公共生活准则下彼此沉默的人际关系了。开始面对这个困扰社会人们交往已经200多年的问题了。 “装精”这词一经出现,就在道德上给予贬低,这是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 根据Richard sennett《公共人的衰落》的理论,可以给装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 一个人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表现不一致的行为。 阻扰人们相互自由交往的就是这种行为,一旦一个人的私人和公共领域行为有差别,就是欺骗与伪装,这必然会给他的交往对象带来威胁,这样人人自危的公共生活必然会走向衰落。 在相互熟知的朋友圈中,会相互讨论“装精”,这会减少朋友圈中的装精行为,从而局部恢复失落的公共生活,共同抵抗圈外的威胁,然后是这些圈子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真正的重建起健康的公共生活。 或者更快的途径,新一代人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时,会共同为解决这问题而努力,达成不装精的默认规范,但是两百年来形成的装精习惯不可能说改就改,于是形成朋友圈内的无威胁装精,圈外低调的生活方式。最终终结装精行为,走向公共生活。 或者是两种情况共同出现,无论是什么情况,不变的是重建健康的公共生活环境需要很多代人的共同努力,耗费上百年的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但是毕竟,这个词的出现,说明了人们对恢复健康交往的决心,让全民装精时代走向衰落,迎来的是公共人的复兴。。。。。。 好书。可作学术的参考,亦对价值观的认识有所帮助。译者的能力值得一赞。
标签: 公共空间

相关文章

国外知名城市规划期刊汇总(34种)

2009年SSCI收录城市规划期刊34种(注:★为SCI、SSCI共同收录期刊,▲为SSCI、A&HCI共同收录期刊):   1. CITIES 《城市》英国 Bimonth...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 作  者: 杨靖,马进 编著 出 版 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研究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建立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住区与城市互动的相关探索和规...

不得不看的12种城市规划专业期刊杂志

或许你也有同感,经常希望能找本城市规划期刊来看看最近的行业发展,有没有新的技术创新,有没有新的设计风格,有没有新的规划思路,有没有好的管理经验,介绍各类软件等等。 很多单位都订阅《城市规划》杂志...

必读的24本城市规划专业书

1 书名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内容简介 作者 [美]贝利著,顾朝林等译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

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 作  者: 夏南凯 编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教材讲述城市经济和城市开发的内容,主要用于城市规划学生自学考试使用。本书编写主要根据规划师考试大纲要求,将一些其他教材没...

城市规划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  者: 庞磊 等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AutoCAD软件为基本平台(涉及Autodesk Map和Civil 3D),结合其他软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