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宝华:别再让“丑建筑”玷污城市了

admin13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120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的建筑,就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如果一座城市的一些建筑没有文化在里面,那么就可能被人称为“建筑垃圾”。然而,中国近3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却经常出现一些丑陋的建筑,凸显了一些建筑设计者在审美方面的落后与盲从,也说明了一些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文化上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建筑与文化首先陷入同质化、模型化泥沼中。城市建筑越来越趋于同一,都市变成了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很多城市的传统街区被大广场、CBD、商业街、外国名字的城市小区取代。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对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无限崇拜,使一些城市建筑设计消除了民族风格和特征,割裂了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建筑浪潮的爆发,中国一些城市建筑的传统化复兴,特色与古朴建筑出现,虽然这种复古逃离了同质抽象化泥沼,却又跌入了肤浅具象化的深渊。

  由于一些人对建筑文化的错误认识依然未能得到纠正,加上某些曲意迎合地方官员或投资商的错误做法,中国的城市建筑尤其是一些高楼大厦不断表现出庸俗象征主义的趣味,制造出各种恶俗的具象建筑,以城市地标的名义,引发中国城市景观的大规模“视觉污染”。

  这些“丑建筑”的出现,虽可归咎于中国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但更与当下中国建筑缺失足够的城市主题文化意识有关系。由于在城市建设中文化审美的不足,“丑建筑”频频造成各种问题:使用功能不合理,与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不协调;抄袭、模仿、崇洋、仿古式怪胎;东西拼凑的大杂烩;生搬硬套的仿生丑态等等。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各地大楼群落中的败笔。

  因此,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要从根本上回避“建筑垃圾”,首先要让城市建筑回归展现城市文化的本位,而不是充当展示物欲的载体。一幢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是一座丰碑,体现着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其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可以折射出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如同一个种群在遗传进程中要有足够丰富的基因信息,才会延续其活力一样,建筑同样如此。

  其次,要真正体现城市文化,并不在于破旧立新或者仿制假古董,而是要把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一以贯之。罗马因为保留了从古罗马到哥特、巴罗克、洛可可等各个时期、风貌的建筑特色,而成为世界建筑之都。即便进入现代化社会,罗马也依然不为所动,一直固守着本城市的文化精神。这种对历史的坚守和尊重,实际上让城市建筑获得了生命,也更容易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所以,只有具备城市文化和审美意识,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就真正具有文化灵魂的建筑,既不会在建筑同质化危机中随波逐流,也不会轻易被具象化的丑陋建筑所污染。▲(作者是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

相关文章

探讨 | 违法建筑的公法管制与私法因应 (转)

摘要公法与私法共同对违法建筑进行调整,在它们的分工合作中,公法管制起到主导作用,主要针对违法建筑的违法建设行为,以消除该行为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私法则具有配合的因应作用,指向违法建筑的利益形态及其交易,...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作者:官昌赞 论文关健词高层建筑 美学 生态环境 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的国际式直至当代强调个性、高技术中环境的多元化趋势,高...

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管理的基本依据,它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城市的自然与社会属性,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和区域规划,制定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和规模以及整体布局、各项建设发展的原则要求...

对《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几点质疑-转自遥远

【遥远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建设部统一部署,国家近期将对城乡规划法规规章进行一次清理。《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44号令)存在若干违法或不当之处...

德国空间规划法(转)

德国《空间规划法》(Raumordnungsgesetz,简称ROG)制定于1965年,并于 1965年4月22日正式生效。1991年7月25日,联邦议会对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新法自1993年5...

如何构筑城市景观之美

 如何构筑城市景观之美  ——日本福冈都市景观环境治理与营造启示 作者肖溪       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