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短命”折射监管缺位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管理1384

建筑“短命”折射监管缺位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4月6日《法制晚报》)   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132年,美国的建筑寿命74年。国家规定住宅使用年限是70年,但是我国建筑平均实际寿命不到30年,对比之下,差距明显。建筑物寿命过短,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造成大量建筑垃圾,造成巨大的环境威胁。因此,分析建筑短命的成因,思考延长建筑寿命的对策十分重要。在我看来,建筑短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建筑质量本身不过关,验房制度存在漏洞。住房作为百姓重要的生活资料,建设质量无疑十分重要。在高房价时代,一套房屋购买成本就是百姓的全部家当。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自然十分闹心。从“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到“楼垮垮”,媒体曝光的一些建筑质量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这既是对住房质量敲响了警钟,也是对高房价的讽刺。   南京一位民间验房师曾坦陈自己的验房经历:“从2005年初到现在,我验过的每套房子几乎都有质量问题。”如此惊人之语或许有夸大其辞的成分。但是惊人之语实际上道出了房屋验收潜规则。既然房子有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又是如何通过验收的呢?应该说,开发商急功近利、偷工减料,是建筑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房能够绕过规定通过竣工验收,相关部门也不能免责。   其二,旧城改造步伐过快,城市规划变动频繁。相关官员拍脑袋决策,随意修改城市规划,大拆大建的情况比较突出。由于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领导变动频繁,有人认为前任领导制定的规划方案,不能显示政绩。好大喜功,按自己的意图随意更改城市规划者不在少数。于是乎,城市规划陷入了“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规划怪圈。包括住房在内的不少建筑物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拆除。最近媒体更是频频报道了城市新建小区、酒店被拆除的消息。如此短视规划观,既浪费社会资源、劳民伤财,挤占民生投入;也打乱了城市总体规划部署,导致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前瞻性;滋生了不少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与烂尾工程。大大缩短了建筑物平均寿命。   我国正在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压力十分重要。面对建筑短命的尴尬。如何前移监管关口,提高建筑质量,真正实现“建筑大计,百年为本”;让城市建设达到科学规划的要求,改变大拆大建的浪费发展观,摘除“最大建筑浪费国”的耻辱之帽,值得反思。 作者: 胡艺
标签: 建筑

相关文章

违章建筑不是在建工程

从法律意义上讲没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不能算是在建工程,不能进行在建工程抵押,只能算是违章建筑,若正在建设中,我们应当处置? 罚款,然后鉴定,看是否续建,再补办,然后再建 还是先建到完工还...

商业兼容比怎么计算,算土地还是算建筑?

1、一个项目分多个地块出让,几个地块可以合并办一个用地规划许可吗?权属一致,土地也是挨着的。不可以,按照土地出让合同办理,一个合同一个规划条件,办理一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如果想合并办理的,先进行合宗...

立项批文的有效期是多久

发改委的立项批文作为办理各类规划手续的重要依据,你关注其有效期么? 一般是2年,但是有的项目没有注明有效期,项目一旦开工,就可以一直用,当然这是指重大项目。...

某某县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暂行规定

某某县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暂行规定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规范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为更...

城乡规划监管一直很弱,怎么破?

1、一个商住出让地,已办理土地证,但用地范围内还有一部分地有民房没征迁,扣除这部分未征迀的,无法达到规划条件约定的绿地率,现在来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应该怎么处理好了。能不管现状直接在未拆迁的地上布绿...

城市规划管理交流3月3日

问题1:有审批通信铁塔的规划手续没? 回答1:安徽、河北、江苏等地铁塔按选址批的; 回答2:不用发证,建在绿地里的去建设局办手续,建在楼顶的和业主去谈; 回答3:建议铁塔公司做一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