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香港城市规划建设经验(转)
最近在香港待了十几天,心里最震撼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有序:没有城管人员,小商小贩当街售卖秩序井然;公园里,席地野餐的人,会自带塑料布铺开,餐后自觉将垃圾分类放进垃圾箱;上厕所时看到一位长相粗犷的男人,洗完手后,用纸把台上的水轻轻拭去……
对着有序的香港照镜子,会照出我们的很多问题来。
规划
漫步于沙田等新城镇,面对布局合理的商业、医疗、教育等设施,我震撼于其规划的大气。
香港是如何规划城市的?
新建城镇时,规划师首先会与各政府部门商讨,判断整个地区可容纳多少人居住,进而推断要建多少公屋、商住楼、写字楼、幼儿园、中小学及其他配套设施,从而确定各种土地用途……
草图出来后,将公开陈列两月。任何市民都可提出疑问,并将疑问提送特区行政长官。经过陈列修改后,定稿将刊于港府《宪报》,具备法律效力。
香港的城市建设,决定于三个层次的图纸:全港发展规划,这是大图纸;次区域性规划(将香港划为五个区域),这是中图纸;地区性规划,具体到每个新城镇,这是小图纸。
建筑物服从小图纸,小图纸服从中图纸,中图纸服从大图纸——这让香港杂而不乱、大而有序。
干净
十字街头的地下通道,干净得如百货商场;商业旺区的地铁通道,坐在地上屁股也没灰尘;维多利亚港海面上,见不到一丁点漂浮物……
香港为何如此干净?
在一商场洗手间小便时,发现小便池排水口附近,印着一个苍蝇图案。设计者的意图在于,有意刺激男士对准一个方向“射击”,从而避免尿液四溅。
街边很多垃圾桶,开口处设计成篮筐形状,下方套一个塑料袋,这正好迎合了人们“投篮”的欲望——确保准确到位。
商业及旅游地区每天清扫四次,行人特别集中地区每天清扫八次。机动扫街车不分昼夜清洗街道,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随地吐痰、乱抛垃圾、公车上进食等污染环境的行为,会被罚款1500港元—5000港元,严重的甚至会被拘役六个月。
充满人性化的细节,辅之以重罚,保证了这座城市的干净。
城管
去铜锣湾水果市场闲逛,恰好碰到食物环境卫生署执法,执法人员来到一零售摊前说:“你的货物阻街,请马上腾出路面。”随后,抄录零售店资料后离开。店主立即把货物搬回店里,前后不到五分钟。
这是香港执法的寻常一幕。没有争执,无需动粗,一切照章办事。如果店主接到警告不立即整改,最高可被罚款一万元及监禁三个月。
香港在城市管理方面,很早就制定了《噪音管制条例》、《公共卫生及市政条例》等法规,执法人员动口动“法”不动手,一切依法办事。
香港在城市管理方面,对执法主体有清晰界定,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不得超越法律授权。违规倾倒垃圾,食环署负责查处;公共场所吸烟,卫生署责任在肩;乱搭乱建住宅,屋宇署依法处理……分工明确,避免了政出多门。
需要多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通过部门首脑会议,用协议规定下来。在执行中,哪个部门不按章办事,就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
协同办理,解决了重复建设。比如道路挖掘,就由运输署、警务处交通部及各公用事业机构组成了道路挖掘统筹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例会,确定道路挖掘工程,以减少因各自为政而造成重复挖掘。
保护
旧城改造时善于保护文化遗产,这是香港一绝,启德机场就是例子。
启德机场与香港一起走过了兴衰荣辱,亲睹了小渔港蝶变成大都会,它承载着港人太多的悲欢离合。自它退役后,香港政府对其加以改造利用,现已成为集赛车场、体育场等为一体的休闲中心。但不管怎么改造,都是在保留原来跑道和标志性设施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今,跑道上虽然不再有飞机的身影,却留下了很多前来寻找集体回忆的市民的身影,提升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是香港旧城改造史上的壮举。
旧城改造五年中,香港三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项目奖,善于保护可见一斑。
拆迁
香港是怎么进行拆迁的?
九龙牛头角下村重建,需要动迁数十户居民。居民大多是老人家,对故里非常有感情,不愿迁到其他地区,动迁难度非常大。但拆迁工作十分顺利,既没有“钉子户”,更没有“群体上访”。
原因在于,政府购买了社工服务。喜欢港剧的朋友都知道,社工是分属不同部门或民间的社会组织。
社工是怎么“搞定”这些居民的?
第一,与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常常做家访,嘘寒问暖,帮他们买东西,做家务,建立友情和信任。
第二,争取意见领袖,与其拉近关系,反复阐明重建意图及远景。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这些领袖会慢慢认同,进而向居民解释。
第三,政府允许居民发表意见,凡是合理的,就会采纳实施,做法亲民,居民自然乐意接受安排。
三管齐下,既有人情,也有法理,还很亲民,拆迁自然顺利。
交通
香港城市道路总里程只有重庆的一半,但承担的交通流量却是重庆的两倍。
香港的车道多为一车道或两车道,远不如重庆,但就是这样的道路,无数车辆穿行其间,几乎不会堵车:道路除了刚刚够通行宽度外,没有多余的“盲区”,杜绝了车辆的乱停乱放;合理设置单行线,减少多方向车辆的交汇,使每一条车道都得到充分利用;不设固定警察岗,所有交警均为“飞行警察”,出了事故,很快就有警察到场处理,我见电车撞了一位老人,一分半钟便有交警到场……
施工
在尖沙嘴,看到多栋正在施工的大楼,无论是翻新,还是新建,都用绿色围布裹得严严实实,不细看,几乎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工人说,里面还不断喷射着水雾。
修补中的公路,坏多大地方就占多大面积,用黄色护栏围着,其余路面,一样的干净整洁,看不到碎石,不会出现拥堵。若非亲见,难以置信。(来源:《当代党员》2010年第2期 作者:记者於常勇)
★英国路窄不堵车
英国的马路不宽,大多只有两个车道。立交桥也不多,比如,在我生活的英国第三大城市曼切斯特,只有一座立交桥,却几乎没有出现过交通阻塞。因为,大多数人遵守规则,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另外,还会为他人着想。
有一次,我从图书馆出来,看到几位老人在路口过马路。老年人行动迟缓,刚走出几步,红灯亮了,这几位老人便主动后退,等候的司机却没有马上发动汽车,而是打手势请这几位老人先通过,几位老人执意不肯,摆手让司机先过。他们彼此反复打手势,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赛车,后面的几辆车都停了下来,几位老人只好在亮红灯的情况下通过马路,连声说着“谢谢,谢谢”。我在旁边一边观察一边想,假如人与人之间都这样谦让,这样和谐,怎么会有摩擦和纠纷,又怎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
如果有人问,在中国城市,最嘈杂的地方是哪里?我的回答是,既不在商场,也不在闹市,而是在中小学放学时的校门前。每到这个时候,大人呼,小孩叫,汽车不耐烦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加上横七竖八的自行车,左冲右突的机动车,真是水泄不通,进退不得。
英国的中小学往往建在交通要道附近,每当学生放学或是学生集体出行过马路,校工就会扛出一个黄色的指示牌,不慌不忙地放在马路中央,来往的车辆就会立即停下来,静静地等待孩子们过马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摁喇叭,更没有人趁机抢道超车。有的司机干脆点一支烟,悠闲地喷云吐雾,有的带着欣赏的表情看着孩子们,还有的向孩子们做鬼脸。在司机们看来,生命高于一切,孩子的生命高于一切。
在英国的五个月,我没有遇到过交通堵塞。英国的报纸上也少有关于交通事故的报道,至少,我没有读到。(2010-04-13读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