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新政”可借鉴台湾经验(转)

admin13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747

“城镇化新政”可借鉴台湾经验




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今年1月底发布的一号文件,以及3月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城镇化一直被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工作的最亮点之一。为什么要提城镇化新政?这个新政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农村很大,却难有大作为

农村很大,是广阔天地,但却难有大作为。对于此种情况,多数人认为,农村太过分散,一家一户单干的原子化小农,投进去再多的钱,也会被巨大的分母稀释掉。而且,居住分散又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与产业分工,因而农村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循环陷阱中。

2006年至2009年,中央把传统的农民收入、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装到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了。细心人会发现,新农村建设虽然好,但一直难以破解喊了多年的城乡统筹问题

目前,我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打工,不少人已在城镇居住工作多年,而滞后的户籍制度改革,还让他们保留着农村户口。这样就造成中西部不少农村变成了空心村。另一方面,许多在外打工有一定积累的返乡农民工,一般选择在家乡的城镇创业,不愿再回到原来分散的农村老家。

城镇化是农村发展抓手

要改变这个现状,须有一个抓手,带动农村走出低水平循环陷阱,并满足新生代农民的返乡创业需求。城镇化就是这个抓手,通过城镇化的带动,可以吸引大批回乡青年在中小城市与城镇落户,集聚的人气又会带动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出去后,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也会因此而扩大,进而提高务农农民的收入

本质上讲,城镇化战略是过去“三农”战略的延续。“三农”战略喊了许多年,但由于该问题涉及太多的部门与利益,包括农民工、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险、粮食安全、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因此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2010年的一号文件是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的破题之年

从世界经济发展经验来讲,一个国家的强大,主要得益于各种各样特色的中小城镇发展。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也是由于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迅速缩小

片面发展大城市很容易带来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而中小城市既可以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发展空间也不受太多的限制。

产业带动是城镇化之本

如何才能做到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而带动农村大发展?在今年一号文件的第23条,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对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说明:其一是城镇化的发展大方向问题,强调“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其二是从农民工的角度,重点强调要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社保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他新出现的新问题。其三是从支撑制度角度,要求通过财税、用工、体制等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小城镇的承载力与产业支撑问题。

显然,产业带动是城镇与中小城市的生存之本。城市与繁荣并不能画等号。美国大城市底特律因汽车产业而兴,但随着汽车业的衰落,它又迅速衰落下来,因此,一个城镇若没有产业支撑,就没有工作机会,大量的人集聚起来,问题会更大

应借鉴台湾经验

现在,大家最大的担心是城镇化还没有开始,部分地方政府就已把小城镇的房价炒上了天,使农民根本无法在此落户。如何未雨绸缪,预防房地产泡沫悲剧在中小城镇重演,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推行城镇化还必须进行相应的土地制度改革。在这方面,台湾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台湾让农民分享城市化中土地增值收益,不少农民因此成为百万富翁,然后这些农民借助资本进行创业,不仅没有形成贫民窟,而且带来了农村的发展

农民从农村到城市是惊人的一跳,只有那些做小买卖的农民才可能有这个能力。但如果有一个可交易的市场,农民通过卖宅基地与承包地,除了获得城市的户籍、住房与社保外,还能够有一笔资金从事小买卖,就可行了。(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 2010-03-16湖北日报)

缩小城乡差距路径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覆盖。显然,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和路径

小城镇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既是工业化的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在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抓好小城镇建设,对于带动农村发展,可以发挥巨大的功能。而小城镇建设,要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在小城镇建设中,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覆盖,使农村发展得更快。同时,也要促进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以减少农民的数量。

当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不能让转移出来的农民成为城市的贫民,而要努力提高他们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及收入水平。不仅要考虑农民工的落户和享受公共服务、平等权益等问题,更要从长远出发,对他们加强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自身发展的能力。还要从关注其下一代的成长出发,为农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等条件

当前,最需要注重的,则是大力抓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总体上提高农村人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这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基础。 城乡差距较大,大就大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的悬殊。如果农村在这些方面能够接近城镇,那么,农村人的心理落差就不会那么大,城乡融 合的进程也会加快。各地应更加高度重视抓好这方面工作。以往,“三农”工作虽然重要,但由于农村创造的GDP远远低于城市,因而一些地方抓工作的主攻方 向,多放在城市而不是放在农村。以至于中央的相关政策虽好,在落实中却往往被打折扣。所以,要树立把此事抓好就是更大政绩的观念,尽最大努力来做好缩小城 乡差距的工作。

感言: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条件。从我市的市情——正处于工业化中 期和农业大市的实际来看,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科学 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首先要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编制好全市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 分层次完善我市城镇体系。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大、小、多、少”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支持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等区域 性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大县城、中心镇,引导鼓励撤并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的村镇减少村镇数量,逐步缩小城乡人均占地规模,促进集约用地、科学发展。

标签: 城镇化

相关文章

拆除违法建筑可以不适用听证程序——兼与金维、张旭二同志商榷-转自遥远

《江苏法制报》值班记者金维、张旭在回答读者夏坚强“拆除违法建筑是否需要听证”时指出,“由于《行政处罚法》没有将拆除违法建筑列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因而《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也没有规定作出拆除违法建筑前应...

写城市规划论文常用的18种研究方法

写城市规划论文常用的18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 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

《城市的远见:浴火凤凰神户》观感(转)

《城市的远见:浴火凤凰神户》 概况:        日本神户和周边地区发生过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在1995年1月17日清晨5点56分,人们还在睡梦中。 地震的震中在明石大桥附近的海床底...

规划行政许可的法律梳理

规划行政许可的法律梳理 (作者:刘家海,系南宁市规划管理局邕宁分局局长) 《城乡规划法》的立法政策导向或者说立法理念,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和理念。这与此前的《城市规划法》完全不同。198...

张庭伟: 如何理解和应用西方规划理论?

(吴仕强:城市规划需要学科理论建设和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的未来走向城乡协调的人居环境。所以学科本身的科学支撑非常迫切,是城市规划成为显学科的 基础)我们有一流的机遇,但是二流的理论,怎么办呢?近年,国内...

纽约市苏荷区的旧城改造(转)

城市的产生、发展往往伴随着贫民窟、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犯罪率等现象,造成环境恶化。为了改善内城环境,实现城市中心的再增值,战后的西方大城市都曾走过一段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房屋拆迁之路,其中不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