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有很多原则,但在经济和政治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和脆弱。有多少城市的总体规划是认真做了环境保护生态等内容的严肃思考的,一个规划就是一个毁灭计划。
城市是个大面积高密度的特殊区域,对环境、能源、生态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做过总体规划的应该知道,最重要的就是用地规划,能在几个敏感设施的布点上的考虑到环境保护就不错了,如果说要在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那样的情况真的很少,有些也只是领导或者甲方要求在说明里加入一点套话,在图集里做一个专项,所花费的时间不超过一天吧。
upla的标题突出了低碳的概念,我觉得中国的城市规划真的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提法也只是在概念和喊口号的层面。
真的希望城市规划专业能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低碳物种多样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进展,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地球真的到了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汶川大地震、云南旱灾等等天灾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科学家称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逼近9大极限
对人类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个得天独厚的乐园。过去一万年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地球自然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的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这一万年的“平 静”实属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全新世”。
自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类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从大自然手中夺过了“船舵”,成为了这个星球 的新主人:地球上所有的系统由人定义、受人统治。但当人类雄心勃勃“向大自然宣战”、渴望“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人 与自然间本是共生共赢的手足,而非你死我活的仇敌。
可惜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沉迷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自我膨胀当中。近年来,能源告急、资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 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
通过直观感受,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但这远远不够:环境污染、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于此。在 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发出了“照这样下去地球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地球的承载能力有无极限?”“人类还有多大回旋余地?”这样的疑问。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系统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该团队的成员包括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美国宇航局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盖亚学研究员和“临界点”专家蒂姆·莱顿以及德国总理首席环 境顾问汉斯·乔吉姆·舍伦伯等。
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 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
罗克斯特伦称,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临界点”目前还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但相对警示而言,我们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 喘息的时机,一个改变的机会。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些“临界点”定义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空间”。
1. 海洋酸化
指标:全球文石(也称霰石,是一种亚稳态的碳酸钙)饱和度比率
临界点:2.75∶1
工业化前水平:3.44∶1
当前值:2.9∶1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
直到10年前,海洋酸化还是个很少有人提及的新鲜话题。但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日渐增多,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一样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数据 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洋浅层海水的pH值已由8.16下降到了8.05。其实,酸化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严重的是由其引起的连锁反应。
浅层海水中碳酸钙饱和度的降低便是其中最让人担心的一点。虽然就目前而言还不是特别严重,但一旦其低于某一阀值,像海螺、珊瑚这样以碳酸钙为主要发 育条件的外骨骼海洋生物就将面临被海水溶解的风险。
至今为止,全球海洋文石饱和率已经从工业化前的3.44∶1下降到了现在的2.9∶1。这意味着目前仍有3倍于极限值的文石能抵消海洋酸化对外骨骼 类海洋生物的影响,但前提是不考虑地域差异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位于地球两极的海洋文石饱和率极有可能在2050年左右下降到1∶1以下。
没有人知道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目前能想到的情况是:珊瑚等生物大面积灭绝;没有生命的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幅下降,地球也将变得更 热。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临界点研究小组将海洋酸化的安全下限确定为2.75∶1。
海洋酸化严重威胁到珊瑚礁的生存
2. 臭氧浓度
指标:平流层臭氧浓度
临界点:276个多布森单位
当前值:283个多布森单位
评估:安全但亟待改善
即便在今天看来,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臭氧层空洞研究仍是环境科普的一个典型案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包括保罗·克鲁岑在内的3位科学家就提出了 全氯氟烃会严重损害地球臭氧层的问题。1985年,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法曼更是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南极上空每年9月—11月都会出现“臭氧空洞”这一事实。 1987年9月16日,24个主要工业国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逐步停止使用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随后在媒体的大声疾呼和 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拒绝全氯氟烃类产品、保护臭氧层逐渐成了人们的共识。1995年,提出这一问题的3位科学家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
时至今日,臭名昭著的氟利昂等化学物质已被禁用,危机似乎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今天人所共知的全球变暖问题。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臭氧层变薄与气 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研究称,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地表温度的增高,接近地表对流层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对流层温度的升高又会导致平流层温 度的下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反应加速。因此,虽然目前臭氧层的厚度还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臭氧层变薄与气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
3. 淡水消耗量
标准:淡水年消耗量
临界点:4000立方公里
当前值:2600立方公里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
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了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 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的咸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60年时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面积68000平方公里、水量1100立方 公里。但在那之后,随着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咸海水位不断降低、面积持续缩小。1998年,咸海面积下降至28687平方公里,排名下降为第八,含 盐量从10克/升增至45克/升;2004年,排名降至第15位的咸海水量不足200立方公里,面积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2007年,咸海的萎缩仍在继 续,面积只剩下了最初的10%。随着水面面积的不断缩小,降水也随之减少,咸海的含盐量逐渐增多,大批鱼类死亡,以渔业为生的渔民们也不得不纷纷改行。
临界点研究小组建议将人类每年淡水消费量的上限设定在4000立方公里。虽然目前2600立方公里的用水量离该上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考虑到世界 日益增多的人口和农作物灌溉需求,罗克斯特伦认为,从现在起就应大幅减少非粮食作物的灌溉用水,以缓解人畜用水短缺。
4. 生物多样性
指标: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
临界点:10
当前值:100
评估:严重超标
人类在地球上的大肆扩张使不少物种都走到了绝境。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开发阻断了动物的迁徙路线,带来了老鼠、杂草等外来物种;工业污染让原本平静的 自然环境不堪重负;捕猎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让野生动物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 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 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仅就单个物种而言,其作用或许不值一提,但若将其放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物种都是自然界独特、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有 的回收废物,有的清洁水源,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有的则保证海洋的化学平衡。
虽然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对健康的生态环境而言至关重要,但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尚不清楚物种数量低至何种程度才会导致生态灾难,也不清楚哪一种物种 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小组将生物的自然灭绝率——10作为这一子系统的临界点。显然,现在我们已经严重超标。
对人类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个得天独厚的乐园。过去一万年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地 球自然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的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这一万年的“平 静”实属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全新世”。
自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类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从大自然手中夺过了“船舵”,成为了这个星球 的新主人:地球上所有的系统由人定义、受人统治。但当人类雄心勃勃“向大自然宣战”、渴望“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人 与自然间本是共生共赢的手足,而非你死我活的仇敌。
可惜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沉迷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自我膨胀当中。近年来,能源告急、资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 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
通过直观感受,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但这远远不够:环境污染、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于此。在 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发出了“照这样下去地球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地球的承载能力有无极限?”“人类还有多大回旋余地?”这样的疑问。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系统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该团队的成员包括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美国宇航局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盖亚学研究员和“临界点”专家蒂姆·莱顿以及德国总理首席环 境顾问汉斯·乔吉姆·舍伦伯等。
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 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
罗克斯特伦称,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临界点”目前还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但相对警示而言,我们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 喘息的时机,一个改变的机会。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些“临界点”定义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空间”。
1. 海洋酸化
指标:全球文石(也称霰石,是一种亚稳态的碳酸钙)饱和度比率
临界点:2.75∶1
工业化前水平:3.44∶1
当前值:2.9∶1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
直到10年前,海洋酸化还是个很少有人提及的新鲜话题。但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日渐增多,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一样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数据 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洋浅层海水的pH值已由8.16下降到了8.05。其实,酸化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严重的是由其引起的连锁反应。
浅层海水中碳酸钙饱和度的降低便是其中最让人担心的一点。虽然就目前而言还不是特别严重,但一旦其低于某一阀值,像海螺、珊瑚这样以碳酸钙为主要发 育条件的外骨骼海洋生物就将面临被海水溶解的风险。
至今为止,全球海洋文石饱和率已经从工业化前的3.44∶1下降到了现在的2.9∶1。这意味着目前仍有3倍于极限值的文石能抵消海洋酸化对外骨骼 类海洋生物的影响,但前提是不考虑地域差异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位于地球两极的海洋文石饱和率极有可能在2050年左右下降到1∶1以下。
没有人知道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目前能想到的情况是:珊瑚等生物大面积灭绝;没有生命的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幅下降,地球也将变得更 热。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临界点研究小组将海洋酸化的安全下限确定为2.75∶1。
海洋酸化严重威胁到珊瑚礁的生存
2. 臭氧浓度
指标:平流层臭氧浓度
临界点:276个多布森单位
当前值:283个多布森单位
评估:安全但亟待改善
即便在今天看来,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臭氧层空洞研究仍是环境科普的一个典型案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包括保罗·克鲁岑在内的3位科学家就提出了 全氯氟烃会严重损害地球臭氧层的问题。1985年,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法曼更是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南极上空每年9月—11月都会出现“臭氧空洞”这一事实。 1987年9月16日,24个主要工业国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逐步停止使用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随后在媒体的大声疾呼和 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拒绝全氯氟烃类产品、保护臭氧层逐渐成了人们的共识。1995年,提出这一问题的3位科学家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
时至今日,臭名昭著的氟利昂等化学物质已被禁用,危机似乎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今天人所共知的全球变暖问题。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臭氧层变薄与气 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研究称,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地表温度的增高,接近地表对流层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对流层温度的升高又会导致平流层温 度的下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反应加速。因此,虽然目前臭氧层的厚度还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臭氧层变薄与气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
3. 淡水消耗量
标准:淡水年消耗量
临界点:4000立方公里
当前值:2600立方公里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
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了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 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的咸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60年时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面积68000平方公里、水量1100立方 公里。但在那之后,随着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咸海水位不断降低、面积持续缩小。1998年,咸海面积下降至28687平方公里,排名下降为第八,含 盐量从10克/升增至45克/升;2004年,排名降至第15位的咸海水量不足200立方公里,面积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2007年,咸海的萎缩仍在继 续,面积只剩下了最初的10%。随着水面面积的不断缩小,降水也随之减少,咸海的含盐量逐渐增多,大批鱼类死亡,以渔业为生的渔民们也不得不纷纷改行。
临界点研究小组建议将人类每年淡水消费量的上限设定在4000立方公里。虽然目前2600立方公里的用水量离该上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考虑到世界 日益增多的人口和农作物灌溉需求,罗克斯特伦认为,从现在起就应大幅减少非粮食作物的灌溉用水,以缓解人畜用水短缺。
4. 生物多样性
指标: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
临界点:10
当前值:100
评估:严重超标
人类在地球上的大肆扩张使不少物种都走到了绝境。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开发阻断了动物的迁徙路线,带来了老鼠、杂草等外来物种;工业污染让原本平静的 自然环境不堪重负;捕猎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让野生动物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 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 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仅就单个物种而言,其作用或许不值一提,但若将其放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物种都是自然界独特、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有 的回收废物,有的清洁水源,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有的则保证海洋的化学平衡。
虽然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对健康的生态环境而言至关重要,但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尚不清楚物种数量低至何种程度才会导致生态灾难,也不清楚哪一种物种 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小组将生物的自然灭绝率——10作为这一子系统的临界点。显然,现在我们已经严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