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生态城市建设(转)

admin13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897

天人合一”与生态城市建设

何玉宏

(南京交通技术学院, 南京, 210032

[ 作者介绍:何玉宏,男,( 1963 年 11 月 -- ):南京交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 (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导师为童星教授 ), 博士在读 ( 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方向为社会生态学与交通社会学,发表有 40 多篇论文 , 成果获多项奖。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泰山镇南京交院;邮编, 210032 。电话 :025-58641605.E-MAIL:Heyuh318@sina.com]

 

[ 摘要 ] 21 世纪人类将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在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 “天人合一”论应当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基础,从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 关键词 ] “天人合一” 生态城市 田园城市 城市模式

    21 世纪人类将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城市世纪,即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各国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转向生态化社会,一个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潮正在全球兴起。而“天人合一”说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理应在这场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渊源及其基本内涵

    1、“ 天人合一 ” 思想的起源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而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北宋的理学家张载(见张载《正蒙》),但“天人合一”观念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即祭祀上天的意识。其中的“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天”则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则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追求“天人相通”的宗教仪式。西周之际提出的“以德配天”的思想,可以看成是以后“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周易》中有明确的天人协调的思想。应该说,较明确地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孟子。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在孟子看来,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的品性都秉受于天,是天之所赋。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反对利欲观念和人为因素对人的天性和本然的物性扼杀。老子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象征着自然无为的“道”。庄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就是一种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2 、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自然哲学,是“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依据和支点。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不是某一人提出的,而是由众多哲学家共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归纳起来,“天人合一”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涵:

   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文化中,关于天地、宇宙、人生独特而系统的观念是天、地、人三者相应相互组成一个活的机体。这就是“三才”思想。《吕氏春秋·情欲》曰“人与天地同”。《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自然界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所谓“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小天地”。天人之间,在生理、心理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内在联系,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史记·乐书》)。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反对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

   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中国古代哲学多提倡“中和”,少提倡“斗争”与“征服”。《周易》“尚中正”,以“中”或“中正”为事物的最佳状态。《中庸》则系统地阐发了“中和”的理论体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反对与自然为敌。周文王指出如不爱惜自然资源将“力尽而敝之”,告诫周武王“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要求“山林非时不以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明确提出了保护资源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三,自然是有机体;人应当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中国古人直接把自然界看作是与人相似的生命体,是活生生的有机体。人与自然是小生命与大生命的关系。“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自然有生命的特征。万物处于永恒的生死变化之中,“天行健”,“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人类应当尊重其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大地社会。不仅如此,人类还应当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载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其胞,物吾 与也。”这种以人民为我的同胞兄弟,以万物为我的朋友伴侣的“民胞物与”的境界,表现出张载这位思想家的广大而深厚的宇宙情怀。这种境界意味着人已经贯通、超越了“天 - 人 ” 、 “ 物 - 我 ” 的界限,真正实现了 “ 天人合一 ” 之境界。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据季羡林、张岱年等先生的研究, “ 天人合一 ” 不仅是中国古代传承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而且这一哲学思想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当中。特别是中国古代的都城,无论是城市的形态构架,还是城市的主体建筑和城市与其所处位置的天地联系,都深深地印透了 “ 天人合一 ” 的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是天人之间的中介,城市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其 “ 天人合一 ” 、 “ 天人感应 ” 思想的表现之一就是找到了 “ 天命 ” 的代言人,这就是所谓的 “ 天子 ” 。 “ 天子 ” 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心,象征 “ 天子 ” 和皇权的皇宫就是其所在城市的中心。因此中国的都城一般都以皇宫为中心对称布局,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又影响到其他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中国古代城市通常的中心对称布局模式。中国古城遗址反映出,从夏代的王城岗至周公卜洛的王城,从《周礼 · 考工记》中的城市规划规整四方的模式至明清的紫禁城等,许许多多中国古代的城市都是四方形的,从而体现出从古到今一以贯之的城市 “ 天人合一 ” 思想。

   2 、对城市选址的影响。春秋时期的管子所著《管子》一书提出了一些城市建设的原则,具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管子 · 度地篇》: “ 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择 ” ,即城市选址要用水方便,排水通畅;《管子 · 乘马篇》: “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 ,反映了我国古代顺乎自然、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思想。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古城众多。这些古城在选址上非常讲究,其选址原则一般是平原广 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盈等。秦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首都,它的建造就是 “ 就地利 ” 的结果。汉长安城是在战后咸阳的残基上建设的,它的规划继承了秦人重视利用地形的传统,也体现了尊重自然、结合地形而建的思想。

   3、对城市建设工程的影响。据考古发现及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在供水、防火、绿化及建筑物的布局等方面已经充分考虑到生态平衡的因素。如开封城曾在公元 955 年针对人口增加、建筑拥挤、城市化弊病出现苗头的形势进行改建和扩建,扩大城市用地,拓宽道路,改善交通,制定防火与环卫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加强城市绿化,使开封成为一个水声潺潺、花香袭人的优美城市。

   4 、对城市园林建设的影响。城市园林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城市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中国的园林以山水为主,主要表现自然美,强调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这显然是受 “ 天人合一 ” 思想影响的结果。由于园林建设受外来干扰较少,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园林是 “ 天人合一 ” 思想在人类活动中最成功也最明显的表达。另外,由 “ 天人合一 ” 思想演化而来的阴阳五行、风水等思想,也对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管子 · 五行》中就有 “ 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 的论述。对城市建设来说,就是要注意方位,使东、南、中、西、北都得到合理的利用。而 “ 风水 ” 也被认为是古人环境选择的学问,其核心是生态环境,要求在特定的小环境内部相互协调,以达到生态环境内部的统一。

    三、理想城市模式:从田园城市到生态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一种最主要的居住形态和生存条件。自城市诞生以来,城市规划与建设就自觉地、不自觉地遵从这个原理,让这种居住形态和生存空间成为最适宜人的生存条件。从《明日的田园城市》构想出对“田园城市”的憧憬,到《雅典宪章》表达出对“家园城市”的渴望,再到《马丘比丘宪章》表达出对“生态城市”向往,都表现出了人类对城市空间“宜人化”的 追求。城市作为人与自然相衔接、相耦合的集中场所,它既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又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如同人或生物一样,有一个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 亡的过程,只是它的生命周期比个体的人或某些个体的生物会长得多,久远得多。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定向的过程,其各个时期的选择和定向常常决定着城 市的演化性质,甚至决定着城市的存亡。

   随 着城市的不断演化,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动态逐步把握在人的手里。从以自然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是自 有人类以来,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重大飞跃。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正是迎合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脉,触及了城市演变的灵魂。

    1 、田园城市模式: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石

   19 世纪末期,英国的埃比尼泽 · 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1850~1928 )写了一本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的书。 100 多年过去了,从英国到欧洲大陆,然后蔓延到世界各地,此书提出的 “ 田园城市模式 ” 被称之为 “ 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石 ” 。

   霍华德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且随着时代变迁,“田园城市”的理论和模式不断更新、延伸和发展,近年来出现了更合理、更科学的现代城市模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苍穹笼罩、微风吹拂、阳光送暖、雨露滋润下的我们的美丽的土地,体现着上苍对人类的热爱。”“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正如《明日的田园城市》第一版的原名《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所表明的,霍华德希望用城镇—乡村这种新型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土地归社区所有,来代替现行的城乡对立的结构形态,以实现社会的和平改革。

   芒福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 1946 年版的导言中指出: “ 霍华德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是一位比我们的许多同代人更高明的社会衰退诊断学家。 …… 霍华德定义的田园城市不是城郊,而是城郊的对立物;不是乡村避难所,而是为生动的城市生活提供的完整基础。 ”

    2 、自然、和谐、人本: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给城市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美国建筑师沙里宁也指出:“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良好设施”,“我们应当把城市建造成为适宜于生活的地方”。《雅典宪章》则强调:“对于从事于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雅典宪章》提出城市的四大活动——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及改良意见,从而构筑了人间的理想乐土——“家园城市”的梦想,反映了一条“人——建筑——城市——社会”的 城市规划思路。当传统聚落的自发的生态化建设逐渐转变为早期的生态觉醒,进而转变为生态自觉之后,人类聚居的发展模式便随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发生根本性的转 变。人类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使得在传统工业社会中的不可能而在今天成为可能,这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未来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生态城市。

   所谓生态城市,是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 O· 亚尼斯基( O·Yanitsky )首先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它旨在建设一种理想栖境。在生态城市中,技术和自然得到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 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也就是说,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既 包含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又是一个自行组织、自我调节的共生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强调其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的积极意 义,更重要的是借鉴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学的方法,将环境与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有它内部的生态秩序,有生长、发展、衰亡的过程,有同化作 用和异化作用共同组成的新陈代谢。

   生态城市的概念不仅包涵生态学的概念,而且也应该包括历史、文化的概念;它不仅追求自然美,而且也追求人文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因此,生态城市实则是对城市环境中的生态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综合考虑的结果。

   然而,生态城市作为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一种美好构想,自从提出这个概念后,人们就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生态城市,或者说,生态城市又具有怎样的本质特征。显然,与现代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它的“自然”、“和谐”与“人本”。“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与自然充分融合;“和谐”是指生态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人本”是指要站在整个人类(包括前人、今人与后人)的立场上处理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对生态城市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生态城市的终极目的。据此我们认为,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和谐的、宜人的人居环境”,“和谐”是对生态城市特点的高度概括,“宜人”则是生态城市的根本宗旨所在。

    3 、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 对城市及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中,虽然人们并未在具体的目标和设想上取得完全的一致,但已经逐渐在新的发展上达成了共识: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 包括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进步的完整现象,是人类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眼前的利益,不能仅仅考虑当代人甚至少数人的舒 适和享受,更要顾及全人类的可持续长久生存。应当说,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经过长期反思后的理性选择,甚至可以说,生态城市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选 择。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理·恩道曾告诫:“城市化既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之光明前景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为了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而又能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人类惟一的出路便是建设生态城市。因此,人类又到了一个选择的关口:人类要么选择生态城市,要么选择衰败甚至死亡。

   从其理论基础和学科分类来讲,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渗透的结果。目前生态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国外学术界甚至把它看做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基础和方向,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主导趋势是它的生态学化”,有人甚至认为 21 世纪的科学实际上就是生态学。面对日益严重的 “ 城市病 ” ,人们对生态学寄予了厚望,希望能以生态学的智慧之手去拯救病重的城市和处于危机中的人类,实际上是寄希望于生态城市的发展上。所以,用生态学来指导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生态城市将是新世纪人类理想的居住模式。

    四、“天人合一”: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人类自诞生时起,对自然的认识反反复复,虽在不断进步,但至今并未形成正确和统一的自然观。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难题,工业文明已经无能为力。因此,有识之士就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希望从东方智慧中吸取灵感,以找到治病良方。其基本取向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主客二分”转向“天人合一”。确实,反观中国以“天人合一”为内核的自然哲学,可以看出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成分,对解决当今世界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不无启发作用。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大规模城市投资、建设和大规模改变自然与人类环境的关键时期。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学会主席理查德·瑞杰斯特认为,中国城市要么按照美国汽车—高速公路—城市蔓延—石 油社会的模式发展经济,重蹈美国破坏世界环境的覆辙;要么利用这个人类历史的重要时机,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大的人口 和资源潜力去建设比当今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好得多的生态城市。这就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别人发展汽车社会的同时另辟蹊径,以一种对自己的人民 也对这个美好星球上其他生物负责的态度去建设生态城市,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也更聪明。因中国不仅有思想基础,有实证经验,而且也有能力和潜力去改变这个世 界。这个思想基础就是中国 5000 多年来积淀的 “ 天人合一 ” 的人类生态观;这个实证经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力更生传统和风水整合、阴阳共济的乡居生态原则。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

   首先,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意识的孕育和培植。意识在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是最脆弱、而又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文化力量,人以自然为本,城以意为生。意识创新对城市转型具有根本性意义。意识是城市的灵魂,意识转型是城市社会发展转换的先导和标志。一是要纠正“征服自然”观,确立“适应自然”观。人类对自然不适当地施加影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这种所谓的“征服自然”实际上并未驾驮、掌握自然规律,并未控制自然,而是扰乱了自然运行的秩序,形成了对自然的损毁和破坏。使自然变得更难适应和利用。这种“征服”实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盲动。二是要纠正“放任自然”观,确立“完善自然”观。自然并非完美无缺,自然界也会产生不利于生态的力量。人是生态的一部分,不能做大自然的旁观者。虽然人类应主动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人类也不能在自然面前袖手旁观,而应积极参与,主动干预自然灾变,防止自然的消极变化,促成自然的积极变化。

   其 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生态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城市建设就是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的成熟度决定着生态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全社会都要 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逐步树立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 城市价值观。一是要创建生态人格。城市是人的城市,是人寓于其中的城市,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城市人伦社会的自然化与自然物伦系统的人性化的整合,而生 态人格的塑造则是自然的性格与人的性格的整合。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将自然的生物性与人性的相互关系内化于人性之中的复合人格,这种人格寓合着人类同其他生 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内在联通机制。二是要创建生态社区。社区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单元之一,是城市人性的主要表率空间和延展空间。生态社区是一种复合文化形 态,是社区层面的生态文化的表达。它以社区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群体生活为内容,将社区或城市尺度上的物性和人的意性、智性等在社区层面上整合起来,形成一 种生态生活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内核。三要创建生态制度。制度是一种规范机制,它是过程或活动得以运行的系统条件。传统城市的制度是一种人性中心主义的文化 形态,是一种过于纯化或僵化的人性文化要素。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扩展或延伸这种纯人性制度,促进人性制度向生态制度转换。

   其 三,培育城市环保民主机制,树立生态风尚。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直接受害者、感知者总是一定环境时空中的居民,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监督就最具发言权,因此 在环境保护上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公民的环境权。这可以通过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加大媒体环境宣传力度,让大家切实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 破坏的现实危害性和潜在危险性,从而强化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感,并在全社会积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激发起群众保护城市环境的热情。此外,为有利 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提倡多用公交出行,少用或限制私人汽 车;提倡以自行车作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拒绝白色污染等。

   其四,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人为本是 21 世纪城市建设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既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又要努力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要求出发,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具体来说,要做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须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 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二是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三是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 “ 拍脑袋工程 ” 、 “ 政绩工程 ” 和 “ 长官意志 ” 。四是要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

    五、结束语

   21 世纪的城市,是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是注重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从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化发展过程,需要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 20 年来城市人工环境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人类必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以保护和修复。要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就必须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引入 “ 天人合一 ” 的思想与生态学的观点,只有通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才能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和谐,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达到一种 “ 天人合一 ” 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 [ 英 ] 埃比尼泽 ·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 2000 。

2 、 蒙培元:《张载天人合一说的生态意义》,《人文杂志》 2002 年第 5 期。

3 、 Richard Register : Ecocity Berkley : 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North Atlantic Books, California , USA ,1987.

4 、 [ 美 ] 理查德 · 瑞杰斯特:《生态城市 —— 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5 、熊志辉:《中国古代 “ 天人合一 ” 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年第 5 期。

6 、 董宪军:《 生态城市 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

7 、 [ 美 ] 伊利尔 · 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

8 、金经元:《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霍华德、格迪斯、芒福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8 。

9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 《城市规划》 2001 年第 25 卷第 1 期。

10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02 。

11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

12 、于希贤:《中国传统地理学》,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2 。

13 、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复旦大学 出版社, 2000 。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human is entering into a city century and ecological century. In ancient Chi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unity of people,planetary influences and the natural elements as people's basic attitud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kind and the nature , exer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the city plan and construction. Therefore, concerning our present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this philosophy should become our important ideology foundation, and thus we should bring its unique effect to full play.
[Key words]the unity of people, planetary influences and the natural elements; ecological city; pastoral city; city mode

相关文章

刘家海:九大问题诉述《城乡规划法》的理想与现实(转)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城乡规划法》的立法与实施问题。 (2016年7月7日) 我这里稍为罗列了我觉得《城乡规划法》在立法和实施中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国家的立法不好,而是说针对...

王俊:关于租赁国有划拨土地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总结

引言 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的土地制度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有偿使用为原则,无偿使用为例外,其中无偿使用的国有土地基本上属于划拨用地;因土地使用人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可以理解为实际上划...

中国城市管理思想及实践

1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思想   古代中国漫长的城市文明长河中的一个截面,在西方人的中国游记如《马可 · 波罗游记》中竟被描写得如天堂一般,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就当时来说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不同凡响...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俞孔坚的城市规划大批判

土地不仅是房地产开发的经济资源,更是生命的承载系统。    绿色新技术不一定就是高技术,更要回归祖先留下的低技术。    要抵制西方消费主义观念,更要批判民族传统文化,反思自我。    经济杠杆...

城市新发展观:经济轻型化之路(转)

  城市新发展观:经济轻型化之路 上海世博会所倡导的“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必将成为世博会的精神遗产,并为中国在加速推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城市规划是否甩下了自行车?

编者按大城市里日渐浓稠的雾霾,让“绿色出行”前所未有地迫切,许多人开始怀念自行车满街飞奔的年代。毫无疑 问,骑自行车是最环保的出行方式之一,并且这种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成为一种回归的时尚。近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