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原理1517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尤其是其制订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系统论的实质在于“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对于导则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层面,即制订导则所依据的学科内容,不仅是纯粹的建筑学知识,而是各种被传统学科分割开的多门学科的有机贯穿,如规划学、交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等,它们与城市设计一起形成了一种互有交集的半网络结构,而不再是简单的包含或不包含的树形关系,在这个半网络结构中,城市设计成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领域的“环境观”与共享的“价值观”。正因为其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导则才能对本不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内容,如文化、心理、精神等加以研究,并使之达到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水平。二是纵向层面,即在某一具体导则制订过程中,以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为指导思想,使自身的个案与之契合,即整体着眼,部分入手,彼此协调,从而制订出一套“既使整体优化,又不使局部损失过大”的方案。   控制论(Cybernetics)的特点主要体现于导则的循环与反馈机制。前已阐明,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并非终极式的设计成果,因为城市设计目标相当复杂,所以导则只是一种“有限理性” 的阶段性结果,并以此作为后一次发展、完善的基础,如此永续循环。那么这个循环的关键就在于反馈机制,即将输出部分转引为输入,再对输出过程产生影响,导则的制订过程中,反馈机制有二:一是阶段性成果完成以前的多元参与过程,其间专业人士与决策者、跨学科组织以及公众协商讨论,从而使导则在实施前就可以纠正一些错误与偏差,完成阶段小循环。二是阶段性成果完成以后,通过使用状况的反馈或是设计审议制度,修改原导则产生新导则的过程,此次反馈可以调整实际情况与希望状态之间的差异,实现阶段大循环,从而使导则在制订的全过程中都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   一切不同质的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可以产生“耗散结构”,上文提到导则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说明其具备这样的特点。产生“耗散结构”的关键在于系统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减熵增序,实现自组织过程。导则制订过程中的“多元参与、双重决策”过程使之具备了这种条件,它包括由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同级跨学科组织的多方论证补充和由下而上的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最后由专业人员协调统一。正是通过这种多渠道的自由论证,相互交流,才能找出符合各种阶层利益的契合点,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关文章

狮子山男孩首发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608)真题参考答案

二零零七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自命题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608)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工业区的内容构成是哪些?

1生产厂房 以工厂为单位,包括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是工业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般工业区内,生产厂房用地面积约咱工业用地总用地的26%~50%。 2仓库 包括原料,设备,成品,半成品仓库。有的属于...

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密度、建筑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建筑容积率: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 计算公式如下: 容积率= 总建筑面...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影响

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了吧,大家温习下,呵呵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影响与《雅典宪章》 (一)柯布西埃的理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 (1)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 (2)交通矛盾; (3)绿地...

1962年《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 》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 (一九六二年十月六日) 全国城市的经济形势,总的说来,正在一步一步地好起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的形势去年比前年好,今年又比去年好;另一方面...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竣工总图的编绘第8.2.1条 工业与民用建筑竣工总图的编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总平面及交通运输竣工图 1、应绘出地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公路、铁路、地面排水沟渠、树木绿化等设施; 2、矩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