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原理1749
640.jpg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尤其是其制订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系统论的实质在于“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对于导则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层面,即制订导则所依据的学科内容,不仅是纯粹的建筑学知识,而是各种被传统学科分割开的多门学科的有机贯穿,如规划学、交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等,它们与城市设计一起形成了一种互有交集的半网络结构,而不再是简单的包含或不包含的树形关系,在这个半网络结构中,城市设计成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领域的“环境观”与共享的“价值观”。正因为其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导则才能对本不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内容,如文化、心理、精神等加以研究,并使之达到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水平。二是纵向层面,即在某一具体导则制订过程中,以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为指导思想,使自身的个案与之契合,即整体着眼,部分入手,彼此协调,从而制订出一套“既使整体优化,又不使局部损失过大”的方案。   控制论(Cybernetics)的特点主要体现于导则的循环与反馈机制。前已阐明,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并非终极式的设计成果,因为城市设计目标相当复杂,所以导则只是一种“有限理性” 的阶段性结果,并以此作为后一次发展、完善的基础,如此永续循环。那么这个循环的关键就在于反馈机制,即将输出部分转引为输入,再对输出过程产生影响,导则的制订过程中,反馈机制有二:一是阶段性成果完成以前的多元参与过程,其间专业人士与决策者、跨学科组织以及公众协商讨论,从而使导则在实施前就可以纠正一些错误与偏差,完成阶段小循环。二是阶段性成果完成以后,通过使用状况的反馈或是设计审议制度,修改原导则产生新导则的过程,此次反馈可以调整实际情况与希望状态之间的差异,实现阶段大循环,从而使导则在制订的全过程中都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   一切不同质的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可以产生“耗散结构”,上文提到导则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说明其具备这样的特点。产生“耗散结构”的关键在于系统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减熵增序,实现自组织过程。导则制订过程中的“多元参与、双重决策”过程使之具备了这种条件,它包括由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同级跨学科组织的多方论证补充和由下而上的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最后由专业人员协调统一。正是通过这种多渠道的自由论证,相互交流,才能找出符合各种阶层利益的契合点,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关文章

狮子山男孩首发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608)真题参考答案

二零零七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自命题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608)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城市规划原理买那本书比较好?

我看的都是同济的,感觉比较简单啊,到做题的时候感觉差别大啊,大家看的是那个出版社的啊?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 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

什么叫总图板?

我国在没有计算机时,所有的设计图都是用铅笔在白磅纸上手工绘制,然后再用鸭嘴笔吸黑墨水将铅笔图用硫酸纸描绘在上面再拿去晒成蓝图。计算设计数据常常是用计算尺拉出数据后读出写在计算书上,或是用算盘和手摇8位...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考研辅导内部讲义(608)

狮子山男孩于2010年报考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先将收集的资料分享如下!http://u.115.com/file/f0877e90b9# 武汉新高度内部讲义.pdf...

总图专业的归类

关于总图专业“行业定位、正名归类”资料 经过上个世纪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十大门类的“技术科学”,“工业工程”即属其中一大门类,而“工厂设施规划和设计”即为这一门类的主要分支,在这一分支中主要内容是工...

工厂总平面设计---应该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

工厂总平面设计---应该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 工厂的地址确定后,应根据生产、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美化的需要,在已划定的占地范围内合理地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平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