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转)
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
1998年在长春中日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宣读;2001年以~若干问题为名,录入科学出版社<<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文集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城市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背景、依据、准则、方法、战略目标、社会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措施、生态建设及与国家政策的战略对接等十大战略问题。
一、一个共识:城市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 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邹家华副总理在1996年6月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第2次人类住区大会高级别会议上明确 指出“能否‘在世界上建设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乡镇和农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野探索和寻求新的出路。”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①。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基地。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科学有序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手段。
当前在全球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之时,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加速成长阶段,1996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29.4%。但是城市发展在宏观、中观、微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非可持续问题,急待加以调控。
二、两个根本转变:国家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
从 我国的宏观政策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这一跨世纪的战略中提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两个 根本性转变:一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中重要的举措。
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发展改变原来固有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城市的具体指导意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变革。
三、三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准则
实 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经济开发、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大格 局中找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摸清都市圈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突 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城市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在跨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忧,妥善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远近关联,将其置于一 个滚动过程中,形成巨大合力的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的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增强城市的综合实 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和新的动力。
四、“五定集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制的方法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指导。综合区域科学、地理科学、规划科学、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遵循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五定集成”的方法。
“定性”是要科学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的优势、潜力、机遇与前景,从而科学界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城市各组成要素的发展方向;“定量” 是要在定性的前提之下,充分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从而使各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 化、量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性更加明确;“定位”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到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优化组合;“定景”是运用景 观生态学和CI理念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象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定施”是要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使城市发展 战略真正落实到城市发展实践中。“五定集成”方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六、因地制宜地突出市场独占性: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以便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如寒地国际性城市应是哈尔滨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我国国际性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除沪宁杭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发展成为有全球意义的综合性国际城市外,其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均可为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城市。
七、构筑具有活力的产业链条:可持续发展经济规划的关键
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最大推动力,只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 配合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才能切实提高处理环境与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例如,对于哈尔滨市来说,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扩大优势 产业的影响力,加快金融、商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哈尔滨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工业结构的偏重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建设寒地国际性城 市,首先要发展高度发达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同时强化优势工业的改造力度,稳定粮食生产等第一产业,形成三次产业比重合理,协调发展 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八、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难点
环境的日趋破坏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最根本原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 实际出发,我国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治理 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并颁布实施了多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城市环境保护应重点突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生态因子的防治,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逐渐恢复被破坏的各种城市绿地,特别要重视近远郊风景区和森林公园以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使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国土整治是区域生态治理的重点。近年来由于乡镇工业的“遍地开花”和旅游开发等使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土整治应本着开发与治理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
九、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社会措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深入认清市情,注重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时空统一性,以获取发展机遇的市场独占性。所以,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是政府行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政府支持的关键是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政府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的 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各地也根据其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制定了部分地方性法规,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十、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项目库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的重要举措。
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库的构筑,其目的在于把城市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
建设功能与意义 对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骨干和保证作用 以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