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规划设计的步行化趋势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291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及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提高,城市中心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人们对环境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人的价值观的发现和再认识,对现代社会与古老城制的矛盾的探刻反省和感受,在城市中心规划中,各国都在探索开发新的途径,广辟蹊径,以求进一步解决社会经济与城市环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现代城市中心规划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步行化、立体化,多心化和专亚化等几方面。下面主要讲解下步行化的趋势: 城市中心是人们社会活动集中地区。购物、游览、文娱活动等主要活动区域以步行交通为主,因此,这一环境应尽可能舒适优美宜人,行为科学认为,人们从“需要”到‘动机”导致’行为’,这一过程也会受到外部客观因素影响。经营效益与环境状况密不可分。城市中心不仅突出了步行安全感,而且突出了舒适感,如街心花园,建筑装磺及建筑小品,覆街玻璃顶盖,开创人工“室外”环境等等。在改造旧城市中心时首先注意改造中心区的环境质量。在交通上采取封锁或部分封锁、定时封锁车流,开辟步行街,把商业中心从人车混流的文通道路中分离出来。步行化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步行式 有呈一条街布置,也有呈片状布置。‘为方便交通联系,呈一条街布置的步行街一般辅有平行的交通车行道路,片状布置的步行区应有外环车路。 2.半步行式 允许专为本中心区服务的慢速车辆流通。车辆有专门设计的小型公共电车、汽车,也有古老的、仿古的慢速车,与步行人流关系谐调而安全。在道路方面有特设的弯曲道路或狭窄道路(仅一车道的路宽),以求车缓行,并扩大了步行面积。 3.定时步行式 城市中心区在交通管理上限定白天步行,夜间通车、货运,或每周几次通车。在旧中心区改造利用中,常常采用此法(如日本东京新宿的“步行者天国”, 德国慕尼黑、汉诺威等等,以及我国部分城市)。
标签: 规划设计

相关文章

解读城市基因——从规划看小城市如何“长大”

一、感受“大城市”的“小气”                                       在一个由旧城老城发展而来的大城市中,或者将要“长大”的小城市的规划稿上,...

德国空间规划法(转)

德国《空间规划法》(Raumordnungsgesetz,简称ROG)制定于1965年,并于 1965年4月22日正式生效。1991年7月25日,联邦议会对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新法自1993年5...

浅谈总平面布置中联合厂房的应用(转)

浅谈总平面布置中联合厂房的应用 作者:王津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企业也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以联合厂房的形式布置厂区,既可以节约用地又可以减少企业物流的运输量。...

花园城市-新加坡---观后感(转)

       本文根据《城市的远见》系列纪录片整理而得 英国人史丹佛·莱佛士在一八一 九年抵达新加坡,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荷兰人手中取得新加坡的经营权。五年后,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之...

陈锡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须并行不悖

陈锡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须并行不悖 利用体制缺陷的城镇化难以为继 过去的10年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推进速度比较快或者最快的时期之一。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是36.2%,到去年年底,城镇化率已...

论社区建设对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转)

论社区建设对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王 军1. 孙 明2. (1.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 东营 2570613;2.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 要:近 几年我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