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会客厅】第⑨期:来为生态城市表个态

admin13年前1278

城市会客厅简介 :    “城市会客厅”是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发起、城市中国网和中国经济网联合国内其他知名媒体重点打造的对话栏目。栏目的特色:聚焦城市改革热点,探讨城市发展道路,汇集城市规划智慧。


 



视频精选:



 



 



 

要闻:

李铁杨保军石楠批评乱提乱建生态城市现象



 

第九期“城市会客厅”就生态城市问题,对话城市战略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和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博士。本期栏目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石楠主持。

主持人介绍: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学士、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城市规划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城市规划》杂志执行主编、《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副主编,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与或主持中国工程院、建设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等委托的研究课题。自1995年起任《城市规划》杂志“编者絮语”栏目主笔,已撰写130多篇。先后发表“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等论文,合著的《中国城市问题观察》获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Gerd Albers大奖。

嘉宾介绍: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特邀高级研究员、城市化问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博会中国馆咨询专家。

杨保军:


博士,本科以及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

文字实录:

什么是生态城市?
石楠:生态城市的话题已经讨论了多年,在网络上也可以看到很多议论,据我所知是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这个命题,刚刚提出来以后,就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响应。总的来讲,我个人认为,生态城市概念强调的是城市本身,也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但是它是和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有差别,它是包括了社会,包括了经济,也包括了自然的几个子系统。我们想首先能不能请两位先给我一个简单的概念,就你们的经验,你们怎么理解生态城市,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城市的环境怎么看这个事?

杨保军:我的理解呢,生态城市,应该是在生态文明这样一个价值观的指导下的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样一种理念吧。是对于中国来说,我更加赞成的是一种复合生态城市观念,就是你刚才谈到的,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以外,还要关注经济的、社会的。

李铁:其实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大家很希望住在一个比较干净的环境,就是说我们是不是能够呼吸良好的空气,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周围是不是有很多的污染,我们城市的节能排放效果怎么样。但是这是国际上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生态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正处于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时期,城市化也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现在提出生态城市,确实对我们思维来讲是一个冲击。我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很多国外的专家在中国提出生态城市,我们当时提出发展权优先于生态权,现在我们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无法忍受生态环境被破坏带来的恶果。如果是在一个贫穷落后地区,或者回到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可能说在这个发展阶段是正常的事情。可是有些城市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说北京、上海,恰恰它的生态污染最严重,这个时候提出这个生态城市意义重大。什么是生态城市确实理解千差万别,这种前提下,我们提出生态城市,我个人理解,就是适合我们这个发展阶段的一个城市发展观,而这种城市发展观,它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

 

访谈摘要:

城市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生态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设立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防止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石楠:我这儿有几组数据,目前国内已经正式向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提出了要建设生态城市的有50多个,这个数字可能比老了。另外全国以生态、低碳为目标的地级市达到259个,600多个城市当中,提出要建生态城市的占到了90%。生态城市今天在中国简直是风声水起,如火如荼,这个现象怎么看?是好,还是其他的担忧?你们怎么评价这个事?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矛盾:

石楠:李主任,刚才你提到关于产业结构的事实,我对这个话题也特别感兴趣,就是说我们确实处于这么一个过程当中,对很多城市来讲,可能还是制造业为主,还是一些大能耗、排放比较多的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种情况底下,东部地区或者一些大城市,可能是出现了服务业增长比较快,就你讲的,是最生态的产业生长比较快,但是对于大量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讲,还在很痛苦面临着生态改善还是经济增长这一对矛盾当中。你从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角度来说,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出来?

何为生态城市?:

石楠:生态城市的话题已经讨论了多年,在网络上也可以看到很多议论,据我所知是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这个命题,刚刚提出来以后,就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响应。总的来讲,我个人认为,生态城市概念强调的是城市本身,也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但是它是和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有差别,它是包括了社会,包括了经济,也包括了自然的几个子系统。我们想首先能不能请两位先给我一个简单的概念,就你们的经验,你们怎么理解生态城市,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城市的环境怎么看这个事?

相关阅读:

生态立市:城市科学发展道路的北海选择

广西北海市,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这里的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为内地城市的50至l00倍,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氧吧”;绵延的海滨银滩与海天相连,令人留连忘返。

北海(来源:发展论坛)
  而曾经的北海,不仅有醉人的浪花朵朵,也泛滥过愈演愈烈的房地产开发“泡沫”留下的困境。

前任中共广西区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现任广西政法委书记的温卡华,对记者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记得是2000年的7月,我初到北海工作来到银滩,满目是成片的"烂尾楼",剥落的墙皮、裸露的钢筋在阳光下分外刺眼,与美丽的银滩形成巨大反差。我体会到的是沉重的心情、沉重的担子、沉重的责任!”

时隔8年后的2008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广西北海市考察时,看到的是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生机勃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温总理明确评价“北海发展的路子走对了”,并指出“生态环境是北海的优势和竞争力。

 

  而一路走来,北海道路的选择何其艰难!

1984年,北海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却一直没有规模性产业支撑。在所有外来者对北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赞叹不已的同时,当地不少人却为周边城市炼油、钢铁等大项目相继上马而扼腕叹息,“北海也要工业立市、不管污染与否先把经济总量做大、财政做强”等声音不绝于耳。

北海的发展之路究竟应该怎样走?作为基础差、底子薄的沿海城市,固然希望像其他城市那样引进工业项目,但如何平衡“工业化”与独特的生态和旅游资源的关系?快速改善拮据的“财政”,还是优先保护优异的“环境”,在北海市一直是个争执不休的“选择题”。

2003年,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决策,为北海发展之路的抉择廓清了方向。

中国众多城市在已往的发展历程中,比成功经验更要汲取的是覆水难收的教训。特别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各类污染事件频繁“引爆”,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北海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寻找一条符合自身天然禀赋的科学发展之路。

 

 

海南东方市:开发商毁林反拿生态补偿款

 

海口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城市会客厅# 下期预告,梁林故居、南锣鼓巷,这些代表北京历史记忆、城市名片的老城,拆掉还是留住?各位网友如有关注的问题,可共同讨论。大家可以给主页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相关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中常见规划专业词之注解

看到网上某地的政工作报告词语注释,发现很多是城市建设和规划专业的常用词,很有意思,所以拿来给规划同行共享,共勉! 1.国家863计划:是指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

城市规划论坛开通了!

好几个城市规划论坛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关闭了,或许目前的网络确实很乱,大家都发现了昨天白天,城市规划博客也不能正常打开了,原因是放在北京的服务器硬盘出现严重问题,还好空间服务商非常专业,在一天的时间内就飞...

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材质

景观设计中采用的铺装材质包括:石材、鹅卵石、砖、水洗石、彩色沥青等1)石材篇a.优点:美观、坚固,耐久、硬度高、耐磨损且不褪色,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b.缺点:工程造价高。c.加工工艺d.常用于广...

规划局工作流水账2011年6月9日

早上6点,醒来发现天已经很亮了,想起来今天有好几个预约办证头就疼,想了一下,又躺下不想起来,手机在充电,昨天接的电话太多了,诺基亚的破手机电板容量刚过1000毫安,真的不经使啊。 突然,电话响了...

城市规划要走国际化路子--某规划局长外出考察后思考

 我看到这个考察心得觉得比我上次发的那个县委书记考察德国城市规划的文章短太多了,内容也太不深刻了,我觉得写得确实不够好,所以我隐去了城市和文章出处,我转这个心得,是因为这样的心得是比较能代表现在的领导...

2013年江苏将2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转)

2月19日消息:江苏将在今年6月前,通过划定“生态红线”的方式,把“不低于20%的国土面积”严格保护起来,禁止一切与其主体功能不相符合的开发建设活动——这也成为2013年江苏环境保护的“一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