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用地和混合功能建筑
城市混合用地的城市设计研究
作者 于子彦 硕士 城市设计;
混合用地;区位构成;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确定单一功能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功能的混合成为可能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越来越需要用地功能的混合定义,以方便为指导城市建设而进行的各类规划设计活动本文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混合用地进行研究 研究分为概念研究、理论分析、应用研究三部分内容概念研究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面展开,重点阐述城市设计中混合用地的概念,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以城市混合用地规划设计思路为轴线,从城市混合用地区位构成、功能构成、功能混合模式三个方面展开,归纳总结区位构成的一般性规律,功能构成的原则,功能混合模式的适用性,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位构成、功能构成、功能混合模式的确定方法这些方法直接应用于进一步应用研究,并通过应用研究检验其正确性 通过研究,为城市设计融入混合用地提供一种方法,丰富城市设计的内容并希望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能为城市规划领域合理应用混合用地来确定城市用地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黄毅
【摘要】: 混合功能是古今中外的城市建成区的存在方式,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理想状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当前,信息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产生的问题对于以功能分区思想为指导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混合功能城市的概念,探讨了混合功能城市的内涵和意义,并以上海的城市混合功能为例,从历史演变、城市规划管理和开发实践方面探讨了城市混合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初步构建了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混合功能,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主要是通过对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发现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作为城市开发与管理的借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八个章节,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开:第一部分是混合城市的理论部分,论文从信息社会、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混合城市的概念,提出了步行尺度内的功能混合的理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混合城市的历史以及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为下文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根据城市混合功能的主要特征按照时间段共分为城市自然形成的功能混合(1843~1949),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49~1978)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78~至今),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混合功能表现的特征以及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历史进程中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研究上海当前混合功能建设相关问题的基础。第三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上海混合功能建设中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开发等相关问题。在规划管理方面,从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了上海市当前对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并比较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措施。在城市的开发实践方面,则从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出发,分析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中的问题与难题,在技术层面上对于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以及混合功能建设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开发、动态更新的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初步构筑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体系框架,对混合功能建设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建设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混合功能 历史 城市开发 城市规划 土地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U984
【目录】:
摘要6-7
ABSTRACT7-15
0 导论15-33
0.1 研究的背景15-28
0.1.1 新的时代,新的挑战15-20
0.1.2 中国城市面临的危机20-23
0.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23-28
0.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28-29
0.2.1 理论意义28
0.2.2 现实意义28-29
0.3 研究的前提、方法和结构29-33
0.3.1 研究的前提29
0.3.2 研究的方法29-30
0.3.3 研究的结构30-33
第一部分 城市混合功能的理论研究33-129
1 混合与城市35-67
1.1 城市生活与混合功能35-39
1.1.1 人与城市的关系36-37
1.1.2 城市生活的特性37-38
1.1.3 城市功能的混合38-39
1.2 混合城市的概念及主张39-46
1.2.1 混合城市的概念40-41
1.2.2 混合城市的概念模型41-44
1.2.3 混合城市的基本主张44-45
1.2.4 混合城市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研究45-46
1.3 混合城市不同层面上的表现46-58
1.3.1 城市总体的混合功能47-48
1.3.2 城市片区的混合功能48-51
1.3.3 城市街区的混合功能51-54
1.3.4 城市建筑的混合功能54-57
1.3.5 城市开放空间的混合功能57-58
1.4 混合城市的意义58-65
1.4.1 混合城市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58-59
1.4.2 混合城市是城市保持其自身特性及城市感的需要59-61
1.4.3 混合功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61-64
1.4.4 混合功能是评价城市的重要内容64-65
1.5 小结65-67
2 混合城市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67-129
2.1 城市功能混合的历史67-81
2.1.1 前工业时代的城市67-73
2.1.2 进入工业时代的城市73-78
2.1.3 从功能混合走向功能分区78-79
2.1.4 从功能分区向功能混合的回归79-81
2.2 二战后国外城市理论中混合功能观念的演变81-101
2.2.1 简·雅各布斯与多样性城市82-84
2.2.2 C·亚历山大与网络城市84-85
2.2.3 约翰·波特曼与"协调单元"85-87
2.2.4 新城市主义87-92
2.2.5 复合城市92-94
2.2.6 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94-96
2.2.7 紧凑城市96-101
2.3 交通方式与街区尺度101-123
2.3.1 交通方式与出行距离101-103
2.3.2 街区尺度及其形成与发展103-115
2.3.3 国内外城市街区尺度比较115-120
2.3.4 混合城市的街区尺度不宜过大120-122
2.3.5 步行尺度范围的混合功能122-123
2.4 混合城市的评价123-127
2.4.1 城市生活的价值观123-124
2.4.2 评价的内容及方法124-126
2.4.3 评价的视点126-127
2.5 小结127-129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129-257
3 城市自然形成的混合功能(1843~1949)131-191
3.1 时代特征131-143
3.1.1 租界和租界的基本制度132-138
3.1.2 社会基本状况138-143
3.2 城市建设管理的状况143-162
3.2.1 公共租界的建筑功能管理及区划理念探索143-147
3.2.2 公共租界判例式的"妨害"控制147-152
3.2.3 法租界通则式的土地利用控制152
3.2.4 法租界的建筑区域规划管理152-157
3.2.5 华界的规划及建筑管理157-159
3.2.6 大上海计划及上海市都市计划159-162
3.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162-173
3.3.1 1855年的租界162-164
3.3.2 城市自然形成的分区164-167
3.3.3 混合功能的里弄167-171
3.3.4 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居171-172
3.3.5 混合功能的建筑综合体172-173
3.4 城市街区混合功能的形成173-189
3.4.1 城市街区的生成173-178
3.4.2 混合功能街区的平面构成178-180
3.4.3 混合功能生成的方式——小地块的开发180-185
3.4.4 混合功能街区形成的过程——典型街区研究185-189
3.5 小结189-191
4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混合功能(1949~1978)191-221
4.1 时代特征191-198
4.1.1 社会制度的改变192-194
4.1.2 社会基本状况194-198
4.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状况198-203
4.2.1 建国初期的城市规划198-199
4.2.2 "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200
4.2.3 城市建设情况200-203
4.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203-210
4.3.1 新的功能分区的形成203-206
4.3.2 建筑功能置换带来了新的功能混合206-207
4.3.3 城市第三产业功能的萎缩207-208
4.3.4 公建配套指标的控制208-210
4.4 城市混合功能的演变与发展210-220
4.4.1 里弄中混合功能的延续210-211
4.4.2 工人新村的混合功能211-217
4.4.3 卫星城的混合功能217-218
4.4.4 城市混合功能的总体评价218-220
4.5 小结220-221
5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混合功能(1978~至今)221-257
5.1 时代特征221-227
5.1.1 社会制度的改变221-224
5.1.2 社会基本状况224-227
5.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状况227-237
5.2.1 国务院批准的城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86)227-230
5.2.2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230-231
5.2.3 南分区规划231-234
5.2.4 北分区规划234-236
5.2.5 陆家嘴——花木分区236-237
5.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237-245
5.3.1 城市中心建成区的更新237-239
5.3.2 城市大型封闭住区的建设239-243
5.3.3 上海城市第三产业的复苏243-245
5.4 城市混合功能的重现245-254
5.4.1 里弄街区的混合功能重塑——上海新天地245-250
5.4.2 里弄工厂的混合功能改造——同乐坊250-254
5.5 小结254-257
第三部分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257-349
6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规划管理259-313
6.1 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的引导259-265
6.1.1 城市建设与公共利益259-260
6.1.2 混合功能建设中的公共利益260-262
6.1.3 政府引导混合功能建设的措施262-265
6.2 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的管理265-296
6.2.1 美国的区划(ZONING)与混合功能265-280
6.2.2 英国的自由量裁的规划管理280-284
6.2.3 德国的联邦建筑使用条例(BauNVO)与混合功能区284-288
6.2.4 香港的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OZP)与混合用途288-294
6.2.5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管理的经验借鉴294-296
6.3 上海市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的控制与管理296-311
6.3.1 上海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296-298
6.3.2 上海市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298-303
6.3.3 上海市关于建筑物变更使用性质的相关规定303-308
6.3.4 上海市对于住区混合功能的管理308-310
6.3.5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规划管理的不足310-311
6.4 小结311-313
7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综合研究313-349
7.1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313-316
7.1.1 上海城市传统街区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313-314
7.1.2 多样性是城市活力的源泉314-315
7.1.3 满足不断改变的城市生活的需求315-316
7.2 当前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与难题316-323
7.2.1 城市混合功能现状的不平衡317-318
7.2.2 政府对混合功能开发缺乏积极的管理与引导318-321
7.2.3 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取向321-322
7.2.4 人的需求的矛盾性322-323
7.2.5 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的缺失323
7.3 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研究323-341
7.3.1 混合功能开发的基本特征323-324
7.3.2 当前混合功能开发的机遇与挑战324-327
7.3.3 混合功能开发的选址327-330
7.3.4 混合功能开发的规模与密度330-332
7.3.5 混合功能开发的功能构成332-339
7.3.6 混合功能开发与城市交通方式339-341
7.4 城市功能混合建设的构成要素341-347
7.4.1 建设小而密的城市路网341-342
7.4.2 小地块的开发建设342-343
7.4.3 保护和有效利用城市老建筑343-344
7.4.4 与城市公共交通节点的结合344
7.4.5 提高现有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的程度344-345
7.4.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的弹性管理345-346
7.4.7 完善土地和建筑使用功能变更的管理346-347
7.5 小结347-349
第四部分 结论349-377
8 引导开发,动态更新——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351-375
8.1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基本理念351-355
8.1.1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动态的视角351-353
8.1.2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基本思路353-355
8.2 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体系的框架355-366
8.2.1 混合功能建设的执行要素355-358
8.2.2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管理系统358-361
8.2.3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开发系统361-364
8.2.4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评价系统364-366
8.3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运作机制研究366-374
8.3.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366-367
8.3.2 建立完善高效的政府调控和引导机制367-370
8.3.3 建立适应混合功能开发的土地供应机制370-372
8.3.4 建立支持混合功能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372-374
8.4 小结374-375
9 结语375-377
附录377-403
雅典宪章377-382
马丘比丘宪章382-388
新城市主义宪章388-390
NEW CHARTER OF ATHENS 1998390-403
参考文献403-419
后记419-421
作者简介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