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作者:花小丽)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一个时代性的概念,已渗透到人们意识、思维、生活、创作的各个层面,城市规划领域也概莫能外。一个后现代的社会是复杂的、多元的、不确定的和矛盾的,用某一种特定的规划理论或规划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或用一种方法取代或超越其它的理论和方法是不可能的,可行的规划方法应当更有灵活性,允许不同的规划理论在不同阶段得到运用;应当利用不同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论解决规划面临的挑战和人类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城市规划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原因,并论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及其实践策略。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念;实践策略
1.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在哲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出现一个近代思潮,强调兼容并蓄一系列在社会研究、艺术实践和政治强权方面的批评,其特征是对现时代的总体主张和大理论、以及对它们特有的优点持怀疑态度。它最初仅被用来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1]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主张多元论: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体性,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试图清除从泰勒斯开始的始基观念、自柏拉图开始的理念与表象分野的观念以及从笛卡尔开始的自我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二分的观念,完成从二元论到多元论的真正转变。它主张通过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来消除主客体的分离,改造由二元论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并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人类与自然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人类中心论是可疑的,因为它是以主—客、心—物等二元对立为前提,往往导致人的异化(物化、对象化),应抛弃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论,倡导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统一,他们认为统一即代表统治,以普遍性的名义消灭特殊性,以同一性的名义取消差异。后现代主义者支持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差异性、零散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去超越统一性。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以广告式的用语奉劝世人“拯救差异”。[2]
倡导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后现代主义者哈桑主张“不确定性原则”,杰弗里•哈特曼断言,“当代批评的宗旨是不确定性的阐释学”。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德里达论证了差异的重要性,“延异(difference)就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游戏,在语言系统中,只有差异。” [2]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后现代主义注重独一无二的事物、不可重复的事物,而不注重一般性事物、反复出现的事物;第二,提出方法论或思考方式上多元论问题。多数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存在方法,更无所谓程序规则,主张采取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和多元论;第三,主张用“突现的主体”、“过程的主体”、“创造性的主体”、“散乱的主体”去代替普遍性的现代主体,即主张一种不确定的主体。[3]
反对理性主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理性的泛滥造成了今天人类的困境,因此他们坚定的推崇非理性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者在真理问题上一改传统的理解,认为真理不是某种先天存在的严格形式,而是人造物。许多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甚至认为真理的不可能或不存在真理,有的只是游戏,语词和意义的游戏。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所谓的“解构”理论,就是要人们游戏地对待所有理论,不要相信理论的真理性。他们怀疑有意识的有条理的连贯的主体,主张重建非理性主体。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现代理论或以理论为中心,理论、理性同他们对于情绪、感觉、反省和直观、创造性、想象力等非理性因素的确信相冲突。[3]
强调内在联系:后现代主义以强调内在联系的实在性为特征,认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不应把人看作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与他物无涉的实体存在,是无需凭借任何事物只需凭借自身的实体,而应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他永远是处在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之中,是关系网中的一个交汇点,是由内在关系构成的社会存在物。反对那种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为是外在的、偶然的、派生的关系的现代观点。[4]
2.城市规划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
2.1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特点
现代指的是与传统相对立的状态,具有革新、不断变动和进步的特点。现代性的核心在于对理性的推崇,理性被看成是知识和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科学知识的基础和真理之所在。作为科学和真理的基础,现代理论追求的是普遍化和总体化,也就是利用一个总体性的框架来概括社会或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
L•Sandercock从文化多元论的角度将现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特点归纳为5个方面:
(1)城市和区域规划关涉到更理性地作出公共/政治决策。因此,就集中在采用先进的决策、未来的发展观,仔细考虑和评价选择和方案的工具理性。
(2)规划越综合就越有效。综合是被写进规划法规的,而且涉及到多功能/多部门的空间规划,同样也将经济、社会、环境和物质规划结合在一起。规划的功能也就被认为是完整的、协调的和具有等级的。
(3)规划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尽管都是基于经验,但更强调的是科学。规划师的权威绝大部分来自于对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规划知识和专门技能都是建立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而偏向定量模型和分析。
(4)作为现代化事业的组成部分,规划是国家指导未来发展的工程。国家被看成是推进进步、改革趋势,并与经济相分离的领域。
(5)规划师的作用。规划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而运作,规划师的教育赋予了他们能够区分什么是公共利益的特权,规划师向公众展示了中立性的形象,而建立在实证科学基础上的规划政策都是性别和种族中立的。[5]
2.2后现代的转变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经过二次大战后的城市重建和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的实践检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和实际建设的成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自由经济思想、民权运动和城市规划界内学者的深刻反思的双重作用下被全面地揭示了出来,如CIAM的“Team 10”的人际结合思想的阐述,K•Lynch 的城市意象的建构以及城市意象的多样性的描述,J•Jacobs 对城市空间进行社会使用方法研究和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锋芒毕露的直接批判,C•Alexander从思想方法上论证了现代主义方法的简单化和对社会生活多样性的遮蔽,R•Venturi对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颂扬和建筑意义的发掘等等,都有力地动摇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根基。
在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当代西方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理论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学术倾向迅速更迭汰变。而在对城市的研究中,人们又发现城市面对的现实问题极为复杂,变量多且变幻莫测,已经没有一种理论、方法论能够被运用来整体地认识城市和改造城市。因此在各自的范围内针对现实的实际问题,选取最有效的方法,以实用主义的态度进行研究。整个社会弥漫起的所谓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帮助了城市规划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解构和对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重构。[5]
3.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3.1反叛理性的规划思维
现代主义基于因果关系而采用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是基于一种单向的矢量思维,即假定事件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更好地组织初始状态向终级状态的转变。这种思维方法的基础是寻找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这种矢量思维过程是种封闭的、终极式过程,也是一个“决定论”的过程,更是一个忽视城市生活主体——广大公众意愿,而由规划师孤芳自赏的意识表现过程。而后现代主义完全摈弃了逻辑规划的目标,它是一种启发式的探寻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探寻性的,而不是终端式的。同时它强调规划师应作到“自我消除”,即努力避免将个人的价值与逻辑判断溶于具体的规划设计中。
3.2多元价值并存的规划观
当今社会的整体运作处于一种追求利润与效益最大化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习以机械的单一组织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倡导人性、个性的解放,故籍以用现实的多元差异来表达自我主体的丧失。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中,后现代概念追求环境的连续性,用多元的涵义把城市各部门、各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含混折衷、复杂性、矛盾性,集中反映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综合体系,最典型的莫过于有机城市、生态城市、簇群生长城市等空间结构模式。后现代主义的这些模式将各要素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看作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复杂的功能并不能简单地通过理解要素来认知,而整个有机体维持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后现代主义以有机思想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强调城市中多元社区文化、精神单元的并存,并尽可能自给自足,用“拼贴”方式构成以流动、生长和变化为特征主体的“簇群”城市结构。可见后现代主义所刻意追求的混乱和多元化,本意则是强调丰富性,要求空间反映出城市的宽容性,功能的叠合性,结构的开敞、灵活性,达到“不和谐之和谐”的目标。
后现代主义对多元价值观的倡导,还表现在具体的规划实践操作过程中:把城市结构看作只是规划师为市民提供的一个刺激讨论的模式,它允许被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公众以独立的方式去领悟与解释,企盼着群众的参与,即它提供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共同评判的开放性规划设计程序,显然超越于那种理论化的纯物质性的表现方式。
3.3文脉主义的规划情感
现代技术用钢筋、水泥、玻璃堆砌起来的缺乏生机的城市,已与现代人类的生活情趣、要求格格不入。城市为了保持它的持久魅力,必须实现历史的延续,反补一种被现代主义所割裂的历史情感。后现人主义城市结构实践中常用的文脉主义手法有两种:
3.3.1地区—环境文脉手法
把整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加以延续,它倾向于传统式,如前文所述的簇群结构的拼贴模式。
3.3.2时间—历史文脉手法
讲求从传统城市结构中提取符号、传统的历史信息,赞同现代与传统结构的兼容,它倾向于现代式,而传递一种历史信息,维系着历史情感。后现代主义强调城市空间结构的文脉主义,并不是一种片面复古的历史情结,而更体现了现代、未来社会对传统、人性回归的渴求。
3.4模糊空间的规划理念
理性的现代主义城市空间结构,往往追求明晰有序的城市整体感,但随着社会机能的日益复杂,现代主义的这种追求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缺乏价值,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宣称当今的城市空间结构,已进入一种无限意义敞开的原因。后现代主义推崇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以软环境为主导的,具有历史的特定性和人的主观性,因而其也是一种无限与不定的理想模式。詹克斯曾生动地把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城市空间结构比喻成中国园林的空间,“把清晰的最终结果悬在半空,以求一种曲径通幽、永远达不到的某种确定目标的路线”。其宣称的宽容性的开敞城市结构体系,不但提供给人们一个开敞性的实体空间,更要给人们留下一个开敞性的想象空间,而这正和诸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即努力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提供给人类活动最优环境的城市空间结构,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生产力,建立更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6]
4.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实践策略
4.1树立后验性和动态性的城市规划观
城市的发展目标、功能结构并不是根据技术理性先验得来的。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往往建立在城市人口规模的基础上,而规划的人口规模大多是根据一些静态的人口发展模型、公式来确定的,城市总体规划从编制到实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影响城市的各方面因素都在不断演变发展,很多城市在总体规划实施时却发现规划的规模指标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决策者、规划师等都应树立后验性和动态性的城市规划观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各种时期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瞬息万变中不断自我调整与发展。
4.2规划师角色的转变和多元化公众参与的进一步开展
规划师应把多元差异的大众生活作为规划的基础,视规划为包括全社会每个人的、规划者和非规划者同时参与的创造性活动。规划师不应再将自己定位于长官意志或技术精英的代言人,而应是多元利益、多元价值的协调者。他们不再是专家,而是一个普通人,一样会犯错误。针对复杂的世界,规划方案和建议只能是多样的,有时甚至是含糊的和不明确的。另一方面,中国的规划公众参与大多还停留在谢莉•安斯汀提出的“市民参与的梯子”的中段,即“象征性的参与”。实践中要摈弃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和规划过程,进一步在公众、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中加强公众参与的意识,建立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多元化参与方式并使其具有法律保证,从而向更高层次参与和迈进。
4.3从理性空间规划向人文精神规划的飞跃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他们定居在那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亚里斯多德的这句名言揭示了人类执着追求着的一个千古不变的梦想:建设真正的人类家园。城市规划应以建设具有人文精神的城市为责任,将城市的最高发展目标定位于实现人类的终极幸福,并且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与城市规划实践中予以种种体现,如倡导城市功能混合及土地使用兼容、关注城市多质性社会共同生活居住区的营建、鼓励旧城的人文化改造、注重城市开放空间的塑造、协调城市地域间发展的平衡等诸多方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