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规范分析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697

国门一开,各种西方文化思想涌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比如说西方社会的“公众参与”规划思想,直接促进了现阶段“规划公示”、“规划听证”政策的形成等,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有着很大程度的推动。然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市民参与热情并不高,“规划公示”有时流于形式或成为展览,“规划听证”参与者也只是那些利益相关群体,大部分市民对于并不十分关心城市建设将来要怎样。但不管怎么说,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依然是一个进步。当然,城市规划“公众不参与”有着更深远的本质原因。 公众参与思想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即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结果也就达到了整体利益最大化。私有财产(住房等)由个人建设,并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相对应的私人不愿投资的城市公共设施,由政府建设。因为自由财产受法律保护,所以市民能投入极大的热情进行建设、维修等。因为是公共设施的“公共”,也即是说每个市民都有一份利益和权利,每个市民都应该关心和过问,这样城市就成为公器,市民成为公民,公民意识把城市当成“家”之外的“园”,公共参与自然就产生。所以说西方公众参与大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通过财产私有推行公器建设,至此就不难理解西方建设城市社会的公众参与意识。 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实行的也是私有制,为什么就没有市民意识于公众参与呢?封建社会的历史意义是“分封建国”,秦朝开始,就奉行对各级官僚、军阀实行封地制度,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则没有任何私有财产,那是的老百姓不是长工就是佃农。而这部分人群是全社会人口数量最大的群体,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群体,当他们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处境,封建皇朝的覆灭是必然的归宿。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私有制于中国封建私有制是本质不同的,前者涉及到每一个人,后者只涉及少量的精英阶层,没有涉及到底层群体。2000千多年封建社会经历,建构了中国市民的思维模式“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中,也存在着一种“理性”精神,当然这并非西方的......,而是一种视任何东西、事情都有规律而且必须循规慆距,顺从自然,不得越雷池半步的意识;......。”(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1995)。从而直接影响了中国市民对城市的态度。历史的惯性是“一般市民主要关心的是“家”而不是城市,市民意识差,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要去过问市政设施、居住环境、城市发展等内容,在传统政治环境下也不允许他们去过问。”(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1995)。而建筑都尽量建设的很好,苏州园林和徽派建筑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当然这些只属于官僚、军阀和商人(商人是在另类的封建群体,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受封地,通过贸易货物而成为地主)。这种历史惯性的结果就是市民成不了本质意义上的公民,前提不存在了,更何况作为上层建筑的“公共参与”。市民们对公共设施不但不参与,能不毁坏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试看有多少城市的路灯、石凳、树木、雕塑,不是被毁坏就是被搬回家?“杭州闹市区铜雕塑“杂耍老人”遭破坏”、 “厦门马拉松雕塑被偷”,等等事例数不胜数。这里除了市民素质不好外,更主要是根深蒂固的“家是自己的,城市是别人的,与我无关”。他把雕塑偷回去干什么呢?不外乎放在自己的家里、工厂,或者卖几个钱。 从市民到公民是一个过程,也即是一个对城市的“公共参与”的过程。王军在《采访本上的城市》引用“人民”概念提出“人民城市”,我认为“人民”与“人民城市”的概念是抽象的,并不能使民众具体参与到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当中,“公民”与“公民城市”的概念或许更能体现“公众参与”精神。现阶段我国民众关于这些概念只是停留在“个人”与“国家”,称个人为“我”、“我家”,称国家为“阿公”、“公家”。把个人与国家处于对等的地位,是一种截然对立的两元世界:非私即公。而实际上城市是介于个人与国家的过渡性公共空间,这类公共空间就直接对应着“公民”与“公民城市”。“个人”是个体,“国家”是整体,“公民”是由个体组成并同时成为国家的组成单元,这种“公民意识”最为重要,既对个体有约束,又有力的构成了国家整体。记得雅典哪位伟大的哲学家曾以“雅典公民”而自豪。 “公民”与“公民城市”概念的建立是以财产私有为基础,《采访上的城市》提到了保护财产私有,比较含糊的指出私有制。诚然,只有通过保证财产私有才能保证公民爱护城市,试想那个人在私有财产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还会关心城市呢?还会有“公共参与”的热情吗? 国人这种“公民意识”的缺乏,在其他领域也有体现,“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中国人打麻将,日本人下围棋,欧洲人踢足球”,都说明了国人的“注重自我”与“公共意识”缺失。这种现象既有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的原因,也有历史惯性的原因,又有着制度方面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有制,全民享有国家土地权利,建立人民公社吃食堂,终于使得在土地上耕耘一辈子的老百姓尝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极大点燃了人民群众的热情,这是对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标志,2000多年封建社会覆灭的一次纪念性盛宴。繁华散尽,悲剧上演,紧接着的三年自然灾害、左右倾政治斗争、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社会濒临崩溃边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当代划时代的一次会议,确定了经济发展为纲,确定农村土地承包到户,让老百姓真正实现了拥有土地财产(第一轮土地承包期30年,相当于那一代农民的一辈子)。198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由租变卖,实现住房商品化,让城镇居民有了自己的财产。2004年3月14日《宪法修订案》更是明确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007年3月16日通过,同年10月1日实行的《物权法》标志着私有财产合法的得到保护”。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推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延长承包期限,土地流转等,进一步安定了民心。 纵观我国城市规划的公共参与历程,是与城市政策同步而行,财产私有化程度有多少,公共参与就有多少。目前中国实行的是混合制度,即土地实行公有制,农村土地实行承包制,城市土地实行有偿出让(使用权)。这种制度比较适合目前国情,从《宪法》到《物权法》等等,制度相当完善与严谨,但是现实操作中存在着很大问题,大拆大建,乱拆乱建,使的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有谁还有精力在去“公众参与”建设城市呢?好在中央政府正积极探讨相关政策,调整土地征用政策与拆迁主体等不合理的内容。随着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公共参与的程度将会加深。 市民对公共参与反应冷淡还涉及到国民的道德观念。以《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促进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变革的J.jacbus,曾经因为参与社区活动被羁押,然而并不影响作者职业、学术地位等,这说明了社会意思的开放与宽容。但是如果在国内,一旦出现过类似事件,那将记入个人档案,直接影响就业,社会将用另类的眼光看待你,如此一来有谁愿意趟这浑水呢? 好在国人的思想正逐渐开放,社会逐渐变得宽容起来,改革开放在思想方面最大的成果就是言论自由,每个人享有充分表达观点的自由。这对于促进公众参与十分有益,但要做到完整意义上的自由、民主与公众参与的过程依然是十分漫长的。但结论有一个,城市的公众参与必须是以私有财产保护为前提,只有私有财产合法保护,才能确保公众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才能实现“公民城市”。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城市规划,从性质上说是一种行政计划。既为计划,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前瞻性、不稳定性和裁量的广泛性、政策性。这势必造成在判断一项城市规划是否符合,至少是是否完全符合公共利益时,没有一个可得确定的标准,甚至无...

郎咸平:香港路这么窄为何不堵车

我们一直有一个错觉,就是只看到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的停车费比我们贵,以为把停车费提高了,就可以像人家一样解决拥堵问题。殊不知人家停车费高是有原因的,这些城市都有非常科学的城市建设系统工程,有完善发...

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原则

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原则 摘要: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

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思路(转)

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思路 作者 陈玉光 来源:《学习时报》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导致城市承载力下降,城市运营成本增加,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大城市交通拥堵的...

城市生物多样性策略

城市生物多样性策略  城市生物多样性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从20世纪城市发展的问题出发,论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出城市的绿色结构模式,进而提出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若干规划策略。 同济...

仇保兴: 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现在全国都在做城乡统筹规划,所以转发一下这个文章,大家看一下,是全文转的 选择湖州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非常恰当。因为湖州在城乡统筹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工作已经先行一步而且富有成效。在中央提出要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