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听有到过香港和去新、马、泰等地旅游的人回来感慨地说,“可以一个星期不擦鞋不换衬衣也不脏”;因而老在思索,怎么会如此这样地呢?由于未历其境始终未得其解。
有幸在前两年中分别因私事各去了日本名古屋半年(各180天),由于不是走马观花的旅游和住宿酒店的考察,而是居住在租住屋,因而对那儿有了多一些观察和认识;首先感慨所到之处的干净和整洁,若形容它可“一星期皮鞋不脏”仍嫌不足,而称其经年不染尘亦不为过。为何会这样,我观察到这有赖于日本整个社会的凡事认真态度和贯穿在任何行动中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准则;是的,就是这么并不烦杂而极其简单的一句“不给别人添麻烦”,而并不需要什么一条、二条……,或者什么1、2、3、4……等等的要求,就使得日本人和在日本的所有人的事事处处、方方面面,均按这句话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包括在垃圾的丢弃和城市环境的卫生上。
由于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极小而人口又极多的国家(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们的2.5倍),可想资源的短缺是极严重的,为此便把资源的回收和垃圾的丢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社会全体又异常自觉地遵守和执行这一措施,不仅资源得到有效的回收,环境也得到极有效的保护,社会也呈现无比的干净、整洁。
日本又是如何贯彻这一措施的呢?从我的接触开始谈起;
到日本短暂居住,也需办理一张类似于“身份证”一样的“登陆证”,在日活动期间此证同“身份证”一样,需随身携带,出境时在出境处交回,这个“登临证”是在居住地区的类似“区政府”的机构而日本叫“区役所”的地方办理,区役所也办理“健康保险”、“养老年金”、幼儿入园上学、税金催缴、婴幼儿健康、营养咨询等诸多事项,因而区役所是经常去的地方;在办理“登陆证”的同时,办理人员会征询你是否需要一本“外国人登陆注意事项”的小册子(免费的),而在这个小册子中就详细地介绍了在名古屋的垃圾是如何地分类丢弃的了,而且这个小册子也详尽地阐述了在名古屋居住需要的方方面面包括上学、就医等等!但我发现在区役所休息处的墙上,后来又在入住的公寓里都悬挂张贴有关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各丢弃的时间要求,因此可见,对垃圾的丢弃是很重视的。
名古屋的垃圾丢弃是按不可回收和可回收两大类来分的(有次在电视上介绍到,日本某市的垃圾划分更细致到23种),不可回收中又分为“可燃的”和“不可燃”的,而可回收类的划分更为细致,有每月回收一次的书、报、杂志、纸板箱、旧衣服,还有每星期回收一次的塑料类、玻璃器皿类、金属罐类、纸盒类、塑料瓶类的严格划分(譬如说,一瓶带有外纸盒包装的酒,这一件物品丢弃时要分三类,包装纸盒是一类,玻璃酒瓶是一类,塑料的酒瓶盖则又是一类了),以上物品对各个居住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丢弃日期,而相同的是均要求在晚上九点以后早上七点以前用规定的塑料袋包扎好,丢弃到规定的地方;如可燃的是用红字印刷的指定塑料袋,不可燃的是用绿字印刷的指定塑料袋,可回收的是用兰字印刷的塑料袋,这些各类各规格的塑料袋在超市都有出售的;并且,不知超市是为了招徕生意还是有责任提供,有的超市也用使用量最多的装“可燃”垃圾的塑料袋给顾客装物品。
“可燃”的垃圾是每星期分别可丢弃两次,“不燃”的是一次,这些丢弃的日期都是错开的。如我居的这个街区(日本称作町或丁目),是每星期一、四规定丢弃可燃的垃圾,每星期二是规定丢弃不可燃的垃圾,每星期三是丢弃可回收的资源垃圾,而每个月的第四周的星期五是丢弃书、报、杂志、纸板箱、旧衣物的日期。平时在各超市、便利店和各游玩场所的门口也设置有分类投放各类废弃物的容器。除了这些可装袋的外,凡边长大于30厘米的大物件,丢弃的要求就又不一样,大物件的丢弃,要求先用电话和区役所的有关部门联系,说明需丢弃的是什么物品,比如沙发、自行车、桌子、柜子等等和数量,区役所再按你的要求给你邮寄用于丢弃大物件的“票”(此项我没有实际操作过 最近得知这个巻在便利店即可购到),你收到后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将此“票”贴在丢弃物上,才能丢弃到指定地点(一般都是自家门口),当然这个“票”是要付费的,多少,视物品大小定,总之并不很高,操作全部可由电话或网络来解决。而对于家电的丢弃,在2005年时,也有人开着车在路上收集,不同的是你丢弃你就要付费给回收的人,2006年时根据国际上一个什么协定,家电通通归商家回收了,也就是谁经营谁回收,当然,也是收费的服务!我就见到一户新购了电冰箱,而老冰箱由送新冰箱的商家回收,收费5500日元;据说若不是购新的,则回收费将比这要多。而日本的这些各类垃圾(或者叫资源),都是由指定的固定的有资格收集的企业(日本称作株式会社的)来收集的,社会上没有回收废品的回收点和小贩(但有特殊的“拾荒者”日本称作为“流浪汉”的),因此是不会丢失窨井盖的,更不会有人因井无盖而丧命的了。我看到名古屋的雨水篦子和沟盖都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