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开发土地的案例(转)

admin14年前城市规划管理1788

这个案例是从其他网站转来的,原来的题目为“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管理”,我个人觉得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完全是违法用地。

还是先说案例吧: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市区某乡政府协商,准备利用该乡的土地搞开发经营。经过协商,乡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联合兴办公司的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双方兴办联合公司,乡里提供50亩土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在这块土地上修建60幢别墅,作为度假村以吸引城市客源,预计利润可观。联合公司开始运作后,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全权管理,乡里不参与管理过程。双方联营年限为50年,不论盈亏,公司每年都要定期向乡里付给固定的利润和管理费。 
  评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乡政府的这种合作,是极不合法的,表面上是合办联合公司,实质上却是变相出租土地。
  首先,签约主体资格不对,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经济交易,更不能作为出资人成为公司股东。我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因此,乡政府不能单方面代表农民对土地进行处分并从中受益,不能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办公司的契约。另外,该联办公司的协议内容也属违法无效。合同中约定的所谓乡里不参与公司任何管理过程,只定期收取利润、费用而不承担风险等等,完全不符合一般合营行为所遵循的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说明乡里根本不是为了联营办公司,而是单纯想靠出让土地使用权赚取利益。由于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要想将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建设用地,必须先经国家征用,土地使用人也要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乡政府明明是转让土地使用权或是出租土地,却声称是合办公司而不交国家有关税费,这份合办公司的协议其实是一种规避法律、脱逃税费、变相出租、转让土地的行为,其违法性显而易见。 
  其次,对于上述事件的处罚,可以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案例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规划管理部门,为什么呢?首先该项目没有办法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也不知道这个土地是不是符合何种规划,根本就进不了,规划管理的报批程序。如有存在,完全是未批先建,最多规划监察规划执法的事情。

这个案例目前可能存在的几率应该不大了,国家在这个方面抓得很紧了,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在日益增加,应该会举报不断,上访不断,违法行为将很快被制止。

相关文章

违法建筑要防止以罚代替没收或拆除

有同行发来一个案例,具体情况如下: 有一个企业于2003年办理10个厂房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分期建设,都办理了施工许可证,到今年最后一个厂房验收后发现有一个厂房原审批为一层,建设规划许可证中审...

aa县违法建设分类处置暂行办法

aa县违法建设分类处置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妥善查处违法建设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

城市规划管理交流1月28日上午

问题1:有一块地为某包装公司所有,现在政府想让其转让给另一个房开搞开发,为了不让包装公司涨价,政府想让所属村先买下地块(不发生所有权转让),再转让给房开,可行否? 回答1:包装公司所属地块是工业...

关于规划监察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依据,是实现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规划监察 执法则是将蓝图变成现实的具体化过程,规划的执行严肃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成败。近年来,市城市规划监察支队认...

城市规划管理交流12月17日上午

问题1:一栋三层楼 可以分开办工程证,办三个证吗?这样违法吗? 回答1:正常情况是一栋楼只能发一本证,不容许分开办; 回复2:分三本办,接下来的施工许可、规划核实怎么办,没说清这是什么项目...

城市规划管理交流12月2日上午

问题1:关于选址意见书的,如果批复是省里发的,选址意见书也可以地级市核发么? 1、跨市的项目必须是省里,比如高速公路,输油气管道啥的,哪一级的发改部门审批核准的项目,就由那一级的规划主管部门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