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很早就活动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它的古代历史分为古、中、新3 个王国。政权的不稳定,使它在3000 年中更换了30 个王朝。
公元前3000 年左右,第一王朝的国王美尼斯统一全国,奠定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基础。他在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建立了一座名叫白城的首都,这就是后来的孟菲斯。
孟菲斯为第三王朝时期的约瑟王所建。他的谋士和当时的建筑师霍特普使尼罗河的河道向东及上游方位改道,获得了孟菲斯城的 6.5 公里×13.2公里的建筑用地。
他在建造这个城市的同时还建造了自己的陵寝,两者平面布局几乎一致,均为南北走向。约瑟王的这一陵墓约达3.6 公里×1.6 公里,与孟菲斯城内城的面积也正好相等。
古王国后期,地方势力开始嚣张。古代壁画反映了当时各州混战中据城攻守的情况。在一个国王的记述中说,他消灭了国内的罪恶,把一个城市抢自另一个城市的东西物归原主。
斗争如此激烈,以致使第十二王朝的首都设在一个城堡里。此城名叫伊套伊。它的四周布满了堑濠,城防坚固厚实,从中可以看出早期城市的一种职能。
第十二王朝的国王阿美涅姆黑特一世是个有作为的人,他重新统一了埃及,拉开了中王国历史的序幕。为了解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他开垦了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法尤姆绿洲。
古埃及有名的城市卡宏,就是第十二王朝时期建立起来的。它的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80 米×260 米,有城墙围着。城内又用墙分成东西两部分。
东部偏北为贵族区,有条东西向大道从中间通过,有11 个宽阔的院落。其中西端的一个布置别致,可能是显贵的住所。其余则为中产者住区,它的平面成曲尺形,房屋零散地分布着。
西部为贫民区,有一条南北向大道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其两边密排着11 行住房。它的面积几乎与贵族区相等,却挤满了250 个用棕榈枝、芦苇及粘土建造的小屋。
这个城市明显地反映了阶级对立:贫民的住宅只不过7~10 平方米,贵族的宅院有的竟占地60 米×45 米,拥有70 多个房间,有几层院落。
有个贵族的宅院保留得很清楚。它从临街的一个门进去,经过道到庭院,房间开向庭院,主房及院子都在中轴线上。这种典型平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布局。
对古代卡宏城可以有不同猜测,长期以来它只是被认为是为修建金字塔而筑成的一个小城。实际上按现代的概念来想象中王国的城市是不确切的,因为那时的城市也可能是农业中心。
古代文献就记载着当时城市中住着占有土地的法人。再说这座城市恰巧处于通往法尤姆的要道上,而开发这块绿洲正是当时最重大的事件。
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是从第十八王朝开始的。此后国力大振,疆土不断扩大,以至使地中海和红海都变成了这个古老国家的内湖。
古埃及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许多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宗教中心。第十八王朝时期,国王阿曼赫特普四世用一神教代替传统的多神教,以突出自己的地位,他建造了新都阿玛纳城。
阿玛纳城西临尼罗河,三面山崖环抱,没有城墙,也不是方方正正的一条皇家御路沿河流蜿蜒曲折,由南而北贯穿全城,沿路分布着全城的主要建筑物。
此城已有一定分区。北头有所夏宫,为避暑用宫苑,面积112 米×142米,有明确的中轴线。国王崇奉阿顿神,并自命为祭司长,所以第一间院子里设有这个神的圣堂。
城市南部为高级官员的府邸。它们千篇一律,一般占地70 米×70 米,都是临街的,设有高高的围墙,可分3 部分:中间是主人住房;后侧为辅助房间;再一部分就是前面的大院子,其中有菜园、果树及鱼池。
中央区为城市的主要部分。王宫居中,它有意让大路分成两半,以过街楼巧妙地连接起来,大小阿顿神庙分列左右。王宫之后为行政及文化机构。
这个市中心的布局,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它不仅构图优美,还体现了阿曼赫特普宗教改革的意图。后来国王死后,宗教改革失败,居民纷纷离去,所以这个城市没有完全建成,它在整体上是不完整的。
倒是在东郊离中央区约2 公里的一个小居住区,规划得整整齐齐。它占地69 米×69.6 米,四周有墙,有74 家标准化的简陋房屋,大概是建筑工人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