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古称两河流域,也叫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这个地区民族经常变迁。它先后为苏美尔人,亚述人及迎勒底人等所统治。
公元前2300 年前,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不少城市。这些城市是由原始公社联合而成的农村公社的中心。据历史记载,这种具有各自的城市中心的农村公社共有几十个,其中最著名的叫吴尔城。
吴尔城建于公元前2200 年~2100 年。它的中央建有宫殿、庙宇及观象台的三位一体的城寨。古代两河流域也流行多神教,后来君主制促进了神的分化,也神化了国王。所以宫殿总与庙宇连在一起。
宫殿、庙宇建筑群建在城市高地上。它们都是四合院的,前者常由好几个院落所组成,并不很规则;后者平面较规正,一般是四方形的。它们用厚厚的土坯墙包围起来。星象台用几个四棱台迭成,一个比一个小,有很大的坡道直通台顶。吴尔城中今天还保存着它的残骸。这种崇拜天体的建筑物在古代常与公共场所
结合在一起,它生动地点缀了市中心。
吴尔城的外廓近似于卵形,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除中央部分的堡寨外,城市中还保留着大量耕地。有几处零星的居民点散布在这些耕地中。这些耕地起初可能是公社社员的;后来逐渐为寺院和王室所并吞。附近农村公社的社员及奴隶在这里参加劳动,奴隶主贵族住在城堡里监视他们。从附近农村中征收来的谷物装进城堡的仓库里。
古代苏美尔人的文献记载着这种奴隶使用的情况。它除农业外还涉及到铁器。制陶、木工、纺织、造船等多种手工业。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皮鞭下从事雇佣的或无偿的劳动,死亡率达到惊人的程度。
实际上那时公社已名存实亡。仔细研究古代苏美尔人的历史,并使它与吴尔城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了解早期奴隶制城市中的经济组织及生产关系的大概。
公元前3000 年末,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国家。相传巴比伦城占地200 平方里,城墙厚实,墙顶可通四轮马车,城门高大,俱为铜制。
公元前八世纪末,巴比伦为底格里斯河北部山地上的亚述人所征服。这也是个古老国家,后来因为冶铁术方面的优势,对外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统一了西亚。古亚述人的首都亚述,位于今伊拉克北部石油名城摩苏尔对岸。古代楔形文字记载着该城兴衰的始末。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 年。
这个城市的全盛期在公元前1300 年之前。它的兴衰的历史恰恰与国力的扩张成反比。此后随着政治和军事的重心的迁移,它仅为宗教中心而已。此城分内外两圈,选址于一个高差25 米的山坡上,向北倾向底格里斯河。道路对高差不很显著的等高线配合得很好。它的街道高出于地面,要通过阶梯进人沿街建筑的底层。它的外景颇为壮观,城市人口建造得曲折而富于变化,近河处有35 个神庙,位于人工筑的高台上。主要建筑放在很显眼的地位,以住房加以陪衬。建筑物、河流、岩壁都很协调。城中的阿奴与阿达德神庙有一对相同的观主台。在它们之间用庙宇连
接。庙前有一个用很厚的墙封闭起来的院子。整个建筑物都有强烈的防御性,很可能这庙宇也是宫殿,神权与王权合一了。
公元前7 世纪末,迦勒底人征服亚述后,古代巴比伦又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中心。据历史记载,新巴比伦的面积88 平方公里,人口五、六十万人。它的平面略似长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有3 道城墙,9 个城门。通向城门的笔直的大道均匀地划分城市。中央的普洛采西大道串连着宫殿、庙宇、城门及郊外的庄园。
城市中心,普洛采西大道的中段西侧,有马图克神的圣地。它背靠幼发拉底河,一个8 层高的星象台正对着大门。门两侧有两个方形院子,它们被狭长的屋子包围着,可能是朝圣者的旅舍。圣地南面围墙之外是马图克庙,里面套着方形的院子。它和圣地都用墙围着,从外墙的主要入口开始纵深的构图。内部房间排列很整齐,穿过几道连列的门,可以看到中央轴线尽端的黄金神像。普洛采西大道北端西侧是宫殿,也占着一个梯形地段,面积约4.5 公顷,从东面的入口进去,是一连串5 个院子。中间院子的南边为皇帝的接待厅,它的跨度很大,可能是用砖拱做顶的。
大厅用彩色玻璃砖装饰起来。这些玻璃砖按预定的花纹做出雕饰和浮雕,分小块焙烧,最后贴在墙上构成整幅墙面的装饰画。宫殿附近的巴比伦正门,也用了这种彩色玻璃砖的大幅构图。与这些色彩斑斓的皇家建筑相对照,这个城市的贫民住宅则是用粘土及树枝做成的。它们多为低矮的平顶房屋,夹狭窄而弯曲的小巷排列着。两边土墙几乎没有窗子,使小巷景象十分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