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

admin14年前城市规划设计2461

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

【中文刊名】 城市规划学刊, 2007年 01期
【作者】 周俭; 陈亚斌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文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城市设计; 类型学; 方浜中路街区
【英文关键词】 historic districts; urban design; morphology; Fangbang Road(M)district


    上海老城厢是上海现代大都市的发源地,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方洪中路街区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西部,南依复兴东路,西接人民路,东临松雪街,北靠方洪中路,总规划范围10.03hm2(图1)。
    老城厢最初街道大多沿河道修筑,随着填河筑路的推进,基本失去了水乡的风貌,但“纵横交错”的里巷体系保留下来了。老城厢内早期建造了一些2-3进、大体量的宅第和私家花园,一般民居以小尺度的三合院居多。上海开埠后,又添建了大量的旧式里弄、新式里弄、公寓、公房、大楼以及教堂等建筑,构成了目前老城厢居住建筑的主体。
    方洪中路街区内用地功能混杂,物质环境老化,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已对整体风貌构成了较大的破坏,街区居民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与历史遗存衰微的物业价值与效用形成巨大反差。
    街区位于历史风貌区内,涉及大量的历史要素。风貌街巷将街区划分成若干小地块,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外部空间组成,当这些“历时性”的空间要素“共时”呈现的时候,就形成了街区新旧交织的整体空间特征。对此,城市设计工作的目标是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群)和外部空间为依据,指导整个街区因地制宜地推进更新,保证街区居民生活得到改善,历史风貌特色得以延续,在更新过程中起统筹协调的作用,复兴该地区的活力。


1 城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保护建筑均衡散布,不集中
    方洪中路街区空间肌理整体上较为匀质,历史价值较高的保护建筑也是均匀地散布在各个街坊之中。在街区的改造和更新中,几乎都要考虑新建与保留建筑的协调问题。
1.2 可开发用地不完整,规模小
    在街区内各街坊都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在已批准的保护规划中,可以拆除的建筑散布于各个小街坊内,致使这部分建筑拆除后的可开发用地小且不完整,面积在0.1-0.9hm2。
1.3 可开发地块如何保护整体风貌的延续性
    以街巷为“骨架”,里弄、院落为“血肉”形成整体风貌特色(图2)。可开发地块和保留地块、保留建筑、风貌街巷等多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依附。可开发地块上的新建建筑和新的开放空间应融人这个复杂的城市肌理体系,达成一种新的协调和平衡,引导其在原有机体上良性生长,使新老空间在同一地区共生为一体。



2 城市设计的工作重点及类型学思路的引入
    历史风貌的延续是重要的创新工作。历史风貌区的城市设计不能忽视对街区现实状况和特征依托的判断和取舍决定了街区的未来。因此,对于历史街区各种要素共时性存在的理性分析就成为整个城市设计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这里引人了类型学的思路。通过类型学概念,既可以研究传统建筑形式的特征和其变化与发展,又可以研究建筑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和解析城市肌理。
    无论城市形态如何发展变化,一旦人们的建筑文化上记忆被某些类似性城市片段所触发,传统就能在个人的记忆中呈现出来。如何去触发人们的这种思绪.与类型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类型选择和类型处理息息相关。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可以在城市的表层结构—街区及建筑的组织形式中,将城市的深层结构—“集体记忆”表现出来。
    历史街区中无论新建筑、新格局的产生,还是传统建筑、群落的更新,都应被视为是有生命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每个地区有其自身的生态和文化结构,生长与繁殖都源自这个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结构特征,而这种特征应该是可识别的。
    因此,保护与更新的过程需要一种辨识和分类的过程,才把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形式还原归类,恢复和再现特定的文化和传统形象。运用类型学的策略建立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整体思想,将有利于保持传统街区的“记忆”,有利于加强保护的深度,提高设计的文化性。
3 类型学方法的运用
    用类型学方法研究城市着眼于片断在城市脉络中的意义以及这些片断与新脉络的重组。对于历史风貌区,这些片断表现在物质空间上就是建筑、街巷、界面组成的多样的空间肌理。类型学设计方法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辨别提取—类型还原—形态重组。其中,前两个阶段都是分析的过程、研究城市的过程,也是去除变异、还原原型的过程,最后的阶段则是创造的过程、城市设计的过程,是在原型的基础上研究可变性与过渡性并在此过程中接纳、呈现特定的传统文化和人们脑海中存在着的形象,整个运用过程如下。
3.1 肌理类型的辨别和提取
    里弄、院落、沿街商住楼等建筑类型构成了街区中各种形态的街坊以及街巷,各个类型中又含有不同的形态变体—“亚类型”。可借助图底分析的方法,它能简化并抽象地表达出城市空间的结构秩序,是选择提取空间类型和建筑类型的有效工具。
    根据不同的建筑形态、建筑群体组合及空间布局关系,将街区的空间肌理特征归纳为5大类、7小类(表1)。其中里弄、规整院落、自生院落、沿街商住这四种肌理类型是最能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城市肌理类型。而在街区中,里弄、规整院落、自生院落、沿街商住、无序组合这五种类型的肌理在规模上占了近90%的比例,其中里弄类型的肌理集中分布在街区东西两侧,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里弄风貌区;街区中部则是较大比例的无序组合类型肌理,规整院落型肌理比重较小;沿街商住类型肌理主要位于街区北部(图3)。



3.2 肌理类型的还原和转换
    肌理和建筑的类型在街区中是复杂多样的,看似无序却是个有机的整体(图3)。第一步需要在这些类型中抽象出原型,然后针对原型进行类型转换的研究,分析新的可能,即类型的变体,以此引导新的空间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类型学的设计手法看成是某种“加法”:
    总弄+支弄+过街楼+行列式低层住宅=里弄类型
    合院+合院+天井+门楼(门洞)+……=规整院落类型
    底商+楼居+沿街=沿街商住类型
    多幢不同形式的低层住宅+复合院落+门楼(门洞)+围墙……=自生院落类型
    …………
   下面以里弄类型和院落类型为例,图解分析设计中肌理类型的还原转换及组合的可能性:(图4)


 


3.3 街区空间形态的孟组
    街区南侧的地块在上层次规划中确定为高层建筑街区,笔者的分析主要以高层范围以外的街区为对象。
    城市设计对象是在建筑拆除后的可开发用地,重点研究选择和组织各种合适的肌理类型来“填补”,使街区的空间形态在获得多样性的同时保持整体的协调性。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了这个街区填补肌理的“素材”,一方面用以修补保留历史建筑“残缺”的肌理类型,另一方面去填充其他可开发地块的“空白”,指导街区空间肌理的重组主要依据是:
3.3.1 肌理保护原则
    地块边界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特征的影响不能忽视,这些边界的形成有自然条件所制约,或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因素所致使,正是这些历史文化传统,才塑造了历史地区风貌的骨架。它是各种空间类型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城市肌理生存的土壤。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地块边界的确定是以最小的肌理类型单元为依据的(图5)。
3.3.2 原型修补原则
    需要拆除建筑的地块,它原来的空间类型仍具有典型性,则对该地块的肌理采用原型修补的原则。新建筑的布局与体量以原来的空间肌理类型为依据,恢复由保留历史建筑原先构筑的肌理类型。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分散保留历史建筑所在的地块。
    应用实例:地块A
    说明:该地块有保留历史建筑和四栋可拆除的建筑,可采取原型修补,在拆除建筑后,新加建了5栋建筑,以在保持里弄肌理。
3.3.3 功能导向原则
    在可开发地块的“填补”过程中,应以地块和建筑功能的定位为先导,选择相应的肌理类型。
    应用实例:地块B
    说明:由于保护规划中该街区北侧将新辟一条城市道路,沿街地块的功能被确定为商住。依据该街区沿街商住的肌理类型,此地块肌理在城市设计中相应地设计了传统沿街商住型肌理的变体以与街区沿街建筑的特征相吻合(图6)。
3.3.4 关联拓展原则
    如可开发地块较小,而邻近保留历史建筑所构成的肌理类型对街区历史风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则在“填补”的过程中采用关联拓展原则。或选取该可开发地块原肌理类型或变体,或选取相邻保留历史建筑的肌理类型或变体,使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共同构成统一或类似的空间形态。
    应用实例:地块C
    说明:如保留的里弄型肌理具有典型的空间特色,而相邻的可开发地块面积较小,可在“填补”中沿用保留的里弄肌理,构成整体的肌理类型,强化城市肌理(图7)。



3.3.5 整合创新原则
    城市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原有肌理类型的分析后,重复这些类型,但会削弱了城市的多样性,使空间流于模仿。类型学思路的运用是一个整合创新的过程,最终目的乃是将归纳分类的建筑和空间类型转换为新的形式,并应用于设计。
    应用实例:地块D
    说明:地块内有两处保留历史建筑,其余均可拆除,是一种无序组合的肌理类型。依规划用地功能的调整—将引人旅馆和办公功能,以及周边空间形态的变化—东侧已建高层居住小区,两者均对地块提出了空间整合的要求和创新的可能。整合后形成一种围合感较强的院落型空间肌理,满足旅馆和办公功能的需要;而在沿街部分则沿用了街区传统的连续界面;同时适当提高东侧沿街建筑的层数,形成高层居住小区到地块内部空间的过渡(图8, 9, 10)。

 
4 结语
    在历史地区的城市设计中引人类型学方法,对研究传统的建筑与城市形态、保留有重大意义的建筑片段和历史要素并将其融人城市发展的新结构以传承地区的历史特征、在新的文脉中唤起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记忆均是一种有价值的手段,同时也能对后续的规划管理起到有形象意义的控制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地区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和社会系统,它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等物质元素所表现出的城市肌理上,而且包括城市功能、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和文化内涵等非物质元素,仅依靠类型学方法得到的类型“菜单”,最终并不能包容传统空间形态与城市活动的各个方面。这里讨论的只是空间肌理的一个物质层面。历史地区在更新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只通过类型学这一手段得到解决。当然,对于在过程中的组织分类是否全面和完善,怎样借助其他设计手段实现原形与其变体的类型转换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仍需不断探索求证。

 http://www.ccpd.cnki.net/yz_view-id3878-lmid132-wenjian2.html  大家要有图版,就去看这个吧,我是自己要用到才转载一下当记录本的。

 

相关文章

城市小区规划的分析

城市小区规划的分析   一、 居住小区模式的原型和背景   1. 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 (一)规划用地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 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重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状...

中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从主题公园的独特性、投入高、占地面积大和游乐产品精致化等特点出发,结合对主题公园发展建设影响比较大的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水平以及经营者和决策者行为等主客观因素,分析了中国主题公园现存的四...

如何将cad格式总平面图做成彩色的jpg效果图

自己一直是做管理的,用到cad和Photoshop的机会不多,而且用到的功能算是很少了,但是最基本的就是查阅,核算,做做给领导看的效果图,当然我们的要求不高的。其中最最费时的就是要做方案必选,做简单的...

城市规划中出入口与交叉口的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8.1.8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1.8.1 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出入车道; 8.1.8.2 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

概念规划评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总体布局原则与规划理念 1、概规方案应系统阐述基于通盘考虑的总体规划原则和规划设计理念。为项目营销和后续设计确定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向。 (二)交通系统规划 1、出入口数量、方位、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