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考研:关于“紧凑城市”

yuanlin551615年前1562

1.紧凑城市

⑴“紧凑城市”提出背景

自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和《里约热内卢宣言》日发表至今, 对未来世界环境及资源的关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同时, 全球正处于第三次城市化浪潮, 预计到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55%,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及能源, 从而使当前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压力, 并最终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 城市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沿阵地, 探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 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议题, 其中欧洲学者所推崇的高密度、功能混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紧凑城市理论是针对西方城市郊区蔓延和“ 边缘城市” 无效性等问题而提出的回,其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涉及较少而我国城市化现在已经进入加速增长时期, “ 十一五” 期间全国城市化水平预计将达到46-48%, 随着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 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 在资源遗乏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下将给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 借鉴紧凑城市理论, 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⑵“紧凑城市”理论要点

紧凑城市理论的积极倡导者是欧共体, 其理论构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许多欧洲历史名城的高度密集发展模式的启发, 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 保护郊区开敞空间, 减少能源消耗, 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但紧凑城市理论目前尚存在争议, 如紧凑城市主要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缺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紧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紧凑城市所声言的种种好处还有待验证;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生活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等等。

①高密度的城市开发

紧凑城市理论主张采用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模式, 认为可以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城市蔓延, 从而保护郊区的开敞空间农村、绿地等免遭开发,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交通距离, 降低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 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废气排放乃至抑制全球变暖,祖另外, 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可以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容纳更多的城市活动, 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 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这符合规模经济的原理。

②混合的土地利用

紧凑城市理论提倡适度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 认为将居住用地与工作地、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混合布局, 可以在更短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 不仅可以降低交通需求, 减少能源消耗, 而且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 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

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紧凑城市理论认为, 城市的低密度开发使人们的交通需求上升、通勤距离增大, 在出行方式上过度依赖小汽车, 从而导致汽车尾气排放过多阴。因此, 该理论强调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创建一个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从而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 减少尾气排放, 改善城市环境。

⑶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②城市建设用地呈粗放增长模式, 城市蔓延趋势初显。

③能源短缺与机动化矛盾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加剧。

⑷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借鉴意义

目前,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人加速增长阶段, 预计到年全国将新增亿城镇人口, 新增的资源需求量相当于现有消耗量的为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种种问题, 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要探寻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城市化之路, 笔者以为, 借鉴紧凑城市理论, 采取高密度、多样化、公交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①土地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采取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城市土地利用的高密、高强度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城市活动,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土地、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通过提高各级城市中心地区、重要交通节点的容积率, 改善周边空间环境,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从而达到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 提高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目的。同时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可以大大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为建立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供有利条件。

②要坚持多样化的、功能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模式,避免城市用地功能的单一化。适度混合的土地利用有利于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尽量就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另外, 混合的土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钟摆式的城市交通, 这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降低交通需求和能耗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③能源短缺和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 使得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必须采取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我国不能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 在出行方式上过度依赖小汽车, 那样不仅无法应付巨大的交通能耗, 而且随着人们的出行范围的扩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郊区化和人口密度的下降, 从而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 应在城市化建设中推行开发模式, 主要依靠便捷的、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系统解决人们日常的大部分出行问题, 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能耗,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这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尤为必要。
标签: 紧凑城市

相关文章

这笔帐也算在城市规划上么?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南京城市规划将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至工业园区,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将混杂在城区居住区附近的企业都搬迁出来,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城市面貌。这种太普遍了,全国哪个城市不是这样的,不过,我们要...

寻找参加201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朋友共同备考

今天一大早就发了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大纲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考试大纲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大纲 这4个文章,其...

划定城郊永久基本农田 城建需绕道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 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扬州规划局网站答复门事件给规划局长门敲响警钟

最近江苏的建设系统被网络搞得鸡飞狗跳的,先是镇江最牛别墅事件,然后是镇江宋元千年粮仓被毁,然后是常州武进违规临河别墅,到现在的扬州规划局网站答复门事件,真是糟糕。 先来说下答复门事件的经过:网友...

南京着手编制城市水系规划 让水体“活”起来

我市黑臭河道的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只是城市水环境整治的一部分。目前,我市正在着手编制城市水系规划,打通水系的“任督二脉”,让城市 的湖泊、河流脉络通畅。根据计划,玄武湖、内秦淮河、金川河等几...

关于在新建农居小区中配套建设幼儿园的建议的答复(转)

您 提出的关于在新建农居小区中配套建设幼儿园的建议收悉,农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是创建美丽乡村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民居住水平的重要基 础,事关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代表对我市新建农居小区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