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admin14年前城市规划论文2632

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来简单的谈一下有关人文主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与体现,通过自己的狭隘的视角来谈人文主义虽然有点自不量力,但是主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看法,也许立论有些片面、视野有些狭窄,只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人文主义;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城市设计

引言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是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的变革。城市规划是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是同步的,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设计,一切都是为了人类自身能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对于人本主义我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追溯其起源可以知道,西方的“人本主义”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价值观中的坚持以社会和人民为本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严格遵守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居住生产生活场所,从根本上来说,人是城市的主体与主宰者,人的需求与发展影响城市的发展与演化。从表面来看,城市是由建筑、交通、产业、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等子系统组成,是各种要素在其余空间上的布局,但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之后,就会发现城市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各种活动与社会关系。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生命力也是看城市是不是适合人的生存和居住,是不是适合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期望在城市中生活的更好”。那么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要求城市发展要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公平原则下每个城市居民都应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康艳红,张京详,2006)。虽然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但是古代的城市规划最主要是反映君主与贵族阶级的意志。抛开过去不说,那么提到城市规划当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我们不得不提谈到美国的简雅各布斯,作为一个女性记者,以其天生的敏感细致入微看到了很多别人没有看到或者是司空见惯的问题,在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曾经提到了美国深刻的社会问题,如她提到美国正在快速发展的郊区建设可能是未来的一座座贫民区,她关心的角度是传统建筑是和规划师截然不同,在她的笔下,城市不再只是建筑、道路和桥梁组合而成的水泥丛林,她关心下水道是否堵了,自来水是否干净;她在意孩子们是否安全,公园里的路灯是否可以照见荫蔽的角落……那么就是这么一个非建筑学背景、非规划专业的女性记者,以其独特的眼光和角度剖析了美国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原来是一个个非常尖锐的社会问题,她站在人文的角度关心城市中的人。而不是像传统的规划师、建筑师那样,看重的是城市的物质形态而非城市的内涵。
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是是对人的作用、价值的重视和肯定,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发展原则,科学发展观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因此,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也有着立足之地。


2 城市规划中人本主义规划的反思
2.1 城市发展中人以谁为本
从宏观尺度上来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的目标和宗旨。城市的发展是为人类谋福利,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人需要考虑什么、注意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发展的载体是什么。
很显而易见,从人类存在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需要解决人以谁为本的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有人戏言称,看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好坏,看看他的山水就知道了,有着青山绿水的经济就比较弱,而污水横流、满目苍夷的城市则经济发展比较好。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讽刺,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发展就开始建立在大规模向自然索取、剥削的基础之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也加重了人类对自然的压榨。从全球紧张的石油等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和环境危机当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索取已经超出了或者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载范围。这一切,都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发展人以大自然为本,尊重自然才是我们的立身立国立世之本。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之上,这是我们的悲哀,因此经济转型刻不容缓,那么城市规划亦是如此,更是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是依靠自然、环境、资源才得以进行的,我们必须要保护自己的家园才是最基本的。

2.2城市规划以谁的利益为主——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精英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被当做一项高贵的事业,其服务的群体是占据上层社会的少数贵族阶级,因此完全违背了人本主义规划的理念。那么现在的欧美国家在城市规划当中所倡导的公众广泛参与则是人本主义规划的典型代表,表明城市规划是人民的规划,是需要人民参与并充当决策者的规划,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反观我国的城市规划,更多的是以政府的意愿和规划师的意志为导向,没有体现公平的原则,很多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的城市中,少部分富人群体占据了城市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便利的地区,而大多数平民则是生活在社会服务设施不配套、交通不便的地区。城市过于追求城市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效用和幸福指数。城市规划缺乏或者严重的说是整个社会缺乏一种机制,一种协调和平衡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的机制,导致城市内部也会出现极化现象。
     由于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也处在工业化的时期,那么很多城市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资源以及土地、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城市走着“只顾当前利益、不管后代利益”的路子,不利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与人本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
2.3 城市规划需要兼顾城乡公平、代际公平
我国目前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城乡之间的壁垒,城市乡村二元结构不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难题,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更是影响我们社会稳定的立国之本。科学发展观中提到要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因此不容忽视,要放到战略层面考虑和制定决策。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社会资源,因此需要兼顾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一直让乡村处于城市发展的边缘地带,城市规划需要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与规划,使得城市能够带动乡村——即城市能够发挥其涓滴效应、乡村能够发挥其经济腹地的作用,城市规划不能就城市论城市,一定要考虑周边的地区。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我们的发展史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也不对子孙后代人满足其发展构成危害。那么城市规划就需要考虑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为代价来换取目前短期的进步与发展。


3 之于人本主义规划思想我自己的观点和小结

人本主义规划是科学、民主的规划,是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划。纵观我国目前国内规划的现状,从大的尺度来看, 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影响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不仅是城市规划问题,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问题,是我们各行各业共同的问题。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问题,一个城市是不是理想的、公平的、宜居的,不单是看它的外表如何华美、楼群建的多么漂亮、经济发展的多么迅速,甚至也不是环境保护的多么好这么简答的指标所能衡量的,人本主义思想下的城市我觉得更多的是体现人文关怀,即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是前提,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城市内部有机和谐、平等自由是内涵,最重要的是评价标准是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虽然这是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在规划时要尽量考虑到人才是规划最根本的地方。
从小尺度来讲,人本主义规划要考虑城市设计要充满人性化,满足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城市设计中如同简雅各布斯的考虑的街道的安全,小区的邻里效益的发挥等等,这也是我们城市设计专业同学的目标,在以后的规划设计当中,一定要注意人本主义。

参考文献:
[1]陈林,王轶.“以人为本”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25(1):69-72
[2]康艳红,张京祥.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反思[J].城市规划学刊,2006,(1):56-59

城市规划论文都是转帖的,仅用于学习之用!版权说明见博客底部!

相关文章

探讨适合中国的老龄化居住模式(转)

探讨适合中国的老龄化居住模式 作者 宗娟  黄欣 【摘   要】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中国老年养老模式转化的社会现象,提出了住居体系结构转型的层次化、体系化概念和建立新居住环境空间结构框架的...

巴黎城市改造:喜新不厌旧(转)

巴黎城市改造:喜新不厌旧 来源:《记者观察》     刘少才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为四大世界级城市。...

条块分割的城市规划侵蚀城市活力

建国以来,我们的规划部门和设计单位,多沿袭苏联模式的规划设计思想思维,即大尺度的条块分割的规划思维。以大尺度、大规模、大体量、大区块、功能单一的开发为主要特征。这种规划方法相对简单,在规划图纸上以河流...

陈锡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须并行不悖

陈锡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须并行不悖 利用体制缺陷的城镇化难以为继 过去的10年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推进速度比较快或者最快的时期之一。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是36.2%,到去年年底,城镇化率已...

英国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

早在1898年,英国建筑规划大师埃比尼泽·霍华德就率先提出“小城镇”概念:小城镇将为城里的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市民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围被绿化带环绕,不仅能为城镇人口...

对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思考

对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思考 来源: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读《城市中国》气候对策专刊有感 读到《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