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式住宅小区定义找到新加坡小区规划

admin14年前2757

今天在城市规划群里看到有人问到什么是森林式住宅小区,大家都说不知道,我个人考虑,这种小区如果能和森林挂上钩,它的绿地率是多少呢?大家知道居住小区的绿化最好是30%,园林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也是30%,而现在很多小区讲究居住环境质量35%以上也很正常啊,很多地方的地块出让时的规划条件中绿地率35%以上很多了,而到了房地产开发商做规划设计方案时,绿地率做到45%以上也是很多的,毕竟绿化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啊。如果要提到森林式住宅小区,至少是50%或者是60%,在你的印象里森林里的树木是多么密集啊,森林啊,乔木、灌木,可不能是草甸哦,可以分析这个所谓森林式住宅小区真是好难啊,估计又是玩的概念,玩噱头。我在baidu \ bing\google 上搜索了一下“森林式住宅小区”没有概念和定义,出现最多的是各地的地产广告,果不其然啊!

我偶尔找到了新加坡的小区规划的几个概念,给大家转过来看看!

小区绿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吸纳灰尘、减少噪音,让忙碌的城市居民有宁静、舒适的感觉;装饰并不是小区绿化的唯一目的,而是要完善居民的生活,让大家能够暂时脱离城市,回归自然。

——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大师

规划与开发不一样。因为规划是住宅小区的灵魂和核心,规划水准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规划是从大处着想,由大到小,是宏观的、长远的,从社会背景、文化的、环保生态的整体资源,到局部的、小区域的细微之处,甚至一小块一小块的景观,都要加以充分论证、分析,然后才逐步进行产品的开发;而开发是循序渐进的递进关系,一步一步来,由小处着手,由小到大,慢慢糅合到整个大区域、大环境的配置中去。规划是从未来的角度考虑现在,开发则是从现在的角度考虑未来。

◆新加坡小区绿化占30%

在新加坡,政府建屋发展局就有规定,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

“东陵美景园”是新加坡市中心附近的一处公寓住宅小区。小区内有三座住宅楼,占地面积虽不大,绿化设计却令人赏心悦目。走入小区,记者看到,在保证车道、行人通行无阻的前提下,每栋楼都被一条立体的绿化带包围,从低到高,有平整的草坪、低矮的灌木丛,以及高大的热带棕榈。即使在地表,也不单只有青草,还混种着各种蕨类,体现出多层次、原始森林式的自然生态,给人以茂密葱郁、生机盎然的视觉享受。

小区内的植物不仅长势强劲,而且“寸土必争”。除正常的通道、台阶外,它们不仅“占领”了每一寸裸露的黄土,还向屋顶“进军”:从休闲娱乐区的二楼平台向下俯看,下面的屋顶已完全笼罩于绿色藤蔓之中。

“绿色”还显露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例如,在烧烤台附近的垃圾箱上,就放置了一小盆绿色植物;小区的地面停车场,是用特制的镂空水泥块铺设而成,镂空处种上了小草;为方便行人,在稍大面积的草坪上均铺有石子路,便于居民近距离接触草地。物业管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的绿化工作由物业管理部门全权负责,并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起居为宗旨。

除小区绿化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以外,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许多完善的法律法规,比如,没有绿化规划,所有工程都不得开工;任何人不能随意砍树,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树;所有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设计,并经园林部门审批同意才可施工;建房之前,须先交纳绿化订金,如果开发商自己未完成绿化任务,园林部门就会用这笔钱进行绿化;如果绿化工作完成得好,政府还会给予一定优惠。

◆新加坡的组屋小区

新加坡的组屋小区规模都不是很大,基本上以街坊为规划单元,或更小一些。新加坡的街坊一般都很小,而且平面不十分规则,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是靠城市道路来限定的,所以组屋小区的规划布局基本都是将建筑沿城市道路周边布置。在小区内部,住宅楼多为南北朝向,采用类似行列式的布局。组屋住宅楼的底层都处理成架空空间,一是为了通风,二是为了遮阳、避雨和防潮。在炎热多雨的新加坡,这种底层架空的设计手法十分方便居民出行。新加坡社会治安良好,为了降低物业管理成本,组屋小区都不采用封闭式管理,人们可以自由地从四面八方出入,这是组屋与公寓最为明显的区别之一。组屋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比较简单,讲究实用而不追求华丽。院落里一部分地面用于停车,因为新加坡不鼓励发展私家车,购车先要花钱认购价格昂贵的“拥车证”,所以组屋小区内的停车位不是很多。院落的其余部分用来绿化和栽种大树,其间也有些硬质铺地供居民活动。此外,组屋小区还在底层架空部分专为老年人设置健身和文娱活动用房,全部免费使用。组屋的四周都设置了较集中的便民商店,有快餐店、药店、小超市、干洗店等,还有银行系统的自动存取款机,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的服务。组屋附近大都设有巴士站,并设长廊相连,使居民出行时避免日晒雨淋之苦。小学校则和住区离得很近,为了儿童的安全,学校和住区间同样设有长廊作为专用通道,以避免学生遭遇机动车的碰撞。

新加坡的组屋建设已经持续了近40年,但整个城市仍然面貌一新,丝毫不显得破旧。原因在于政府不间断地对年久的组屋加以维修,基本上是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小修是指外立面和室外铺地的更新,大修则是指增加面积或改善功能,使居民住宅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变化。

◆新加坡的公寓小区

新加坡公寓小区室外地坪和道路多采用花岗岩铺砌,表面做防滑处理。公寓小区有精心营造的绿化环境、景观丰富的室外空间、清澈见底的游泳池、高雅华贵的小区会所以及小型商店、健身房、烧烤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为住在公寓里的居民提供高档而完善的物业服务。公寓小区的规模一般不大,往往3、4栋楼就构成一个管理单元。公寓小区都采用封闭式管理,在出入口设值班室,内有保安人员警惕地值勤,对小区出入居民则殷勤服务,笑脸迎送。公寓式住宅的售价要比组屋高出1-2倍,往往每套几十万乃至近百万新元,有些略有积蓄的新加坡人会购买一套公寓作为置业投资,出租给在新工作的外籍白领人士,用以收取较丰厚的租金回报,而自己一家仍长期居住在设施相对简易的组屋里。公寓小区都设较大的地下车库,车位数量比较充裕,有的社区给每户免费提供两个车位。租住一套两室两厅两卫的公寓,一般每月租金1500-2000新元,其中包括 600新元左右的物业管理费,另外需交纳水、电、煤气、电视、宽带网络等费用约400新元,这些费用加起来,就接近新加坡一个中等收入者的月薪了,所以只有较高收入的人才有可能租住公寓。

◆新加坡的独户式和联排式花园洋房

新加坡的联排式住宅也称“排屋”,一般两到三层,每户“有天有地”,在底层有不大的院落。排屋小区多采用里弄式布局,一幢幢住宅沿不宽的道路在两侧一字排开,每幢住宅采用不同的风格和色彩,体现了主人对建筑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排屋每幢售价达几百万新元,只有富人才可能拥有。新加坡的独栋花园住宅有一家人住的,也有几家合盖的,因而体量大小不一。由于占地多,价格比排屋更贵。最高档的独户式花园洋房,配有很大的花园和车库,独门独院,相当豪华和气派。在以排屋和花园洋房构成的富人居住区,围墙的设计也多种多样,尺度低矮,造型通透,将围墙内的建筑和绿化景观与路人分享,使沿街环境显得一片生机盎然。但夜晚到富人区漫步,却见许多豪宅院门紧闭,窗户一片漆黑。据说这是因为富豪们在世界各地都建有别墅,很少在一地长期居住所致。

◆新加坡小区地下车库不能密封

新加坡小区车库的天井貌似凉亭,透气、采光性能好。

在新加坡,商业住宅小区被称为“共管式公寓”,即由政府和私人开发商共同经营管理。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寸土寸金,小区的规划、管理更是精益求精。

以“玛卡纳”公寓为例,同多数共管公寓一样,属于围合式结构,即以游泳池为核心,周围用绿色植物做屏障,并配有喷泉、瀑布,不仅给小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阻隔了小区外过往车辆的噪音;地下车库并非完全封闭,确保了良好的采光及通风,还以不同的颜色划分停车区域,残疾人通道、车位也考虑得十分周到;游泳池、网球场和健身房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其他娱乐设施则具有个性化色彩,比如日本、韩国人较多的公寓配备了台球室,印度、巴基斯坦人较多的公寓配备了壁球馆。另外,各小区还配置了公共卫生间、自动售卖机、饮水机等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的保安设施。小区门口设有保安岗亭,整个小区的闭录监控录像都集中于此,里面一般有3个警卫,一人负责看监控器,另两人负责疏导交通及接待。小区门口人车分流,车在地下走,人在地面行,互不干扰,既有利于居民的交通安全,还方便警卫监控、查询来访者出入。另外,小区出入的道路左右分流,有的还细分为业主车道和来访者车道。

小区内公共标识的使用也非常规范。这些标识大都经专门设计,并与公告栏、垃圾桶、草坪灯、公园椅等建筑外观的颜色一致。尤其是设置了一些涉及权益纠纷的标识,如在游泳池旁注明“没有救生人员”,在停车场提醒“车辆风险业主自负”等,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

◆新加坡的小区商业规划

新加坡的商业区规划也是与住宅区的规划相配套的。在每一个街坊、邻里都有综合性商业网点和超市,柴米油盐日常百货等等出了家门就能买到。在每一个社区,都有大型的商业中心。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应有尽有。有意思的是,商业中心同时也是交通枢纽和巴士转运中心。一般都是这样的模式:地下二层是地铁站,地下一层是停车场和大型超市,地上是各种商业、娱乐、服务设施。围绕着商业中心的是通向四面八方的巴士站。如果居民想购买奢侈品或特色产品等等,则可以坐车到市中心的超大商业中心去。至于工作,很多人也不用坐车。新加坡住宅区的规划是与工业区、金融区等等相协调的。除了重化工区以外,其他企业集中区域的近邻都有住宅区。这样,人们的工作地和生活地的距离是有限的,可以尽量减少花在交通上的时间。

为避免滋扰居民,一个小区通常只引进一家超市、一个服装裁剪店和一个小吃店。

合理规划建设城市道路和对道路交通实施智能化管理,也是不堵车的重要原因。新加坡的道路网络分为4个等级:连接道路,其实就是小区内部的车道。由于新加坡的小区都是开放式的,没有院墙,所以居住区内的道路也成为城市路网的组成部分。集合道路,是街区之间的城市道路,设计时速40公里。流通道路,就是一般城市所说的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50-80公里。快速道路,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度,高容量。设计时速80公里以上,每小时每车道可通行2000辆车。新加坡3000公里城市道路中,155公里为快速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则为管理者和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使其能够对交通路线、交通模式和交通时间做出充分、及时的判断,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一个例子是,在巴士接近交叉路口的时候,智能系统会根据车上GPS提供的信息,控制信号系统自动地转成绿灯,减少巴士遇到红灯停车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巴士的效率。另一个例子是,用收费来限制某些区段、某些时段的交通流量。比如到繁华商业区,在非尖峰时段是每次0.5元,在尖峰时段是每次 2.5元。

不要玩概念了,以人为本吧,多想想如何实实在在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吧!

相关文章

2012年第四季度挂牌督办违法用地案件

2012年,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完善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的立体监管网络,形成了”全国覆盖、 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察、社会监督”为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

开设城市规划专业高校

全国52所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的高校。 老八校: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哈工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华南理工 东南大学 重建大(也是就现在的重庆大学) 从名气上,清华的建筑应更厉害一些,同济...

规划新闻6则-7月10日

1、用市场之手破解拥堵和道路建设难题 路网建设、公共交通一个都不能少,公共交通要“挑大梁” 修条路,政府要举债投资上百亿元,老百姓买车则容易得多,私家车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路和车的“供需矛盾”日...

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的问答整理

分布式光伏如何备案?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选择“全部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户用光伏发电项目业主使用身份证向电网企业直接登记,由电网企业集中报...

由巨型城市想到云南旱灾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称最近联合国某调查报告得出结论中国的港深穗已经成首个巨型城市,这个巨型城市个地理范围达到数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1亿。这样的一个巨无霸,怪物,将如何运转,居住其中的人口是否会感受到...

镇江“最牛别墅”在市长批示下才得以依法处理反映了什么?

镇江“最牛别墅”终于被依法拆除了,而是是因为领导特别批示才得以拆除的,而之前各级管理部门都不知道违法建设的到底是谁?虽然京口区水利局于去年6月就下发了整改通知。居然已经都发了整改通知,通知肯定是有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