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内允许哪些活动(建设活动)?怎么理解有限的人为活动?实际生产、生活建设中哪些行为活动符合规则?

admin3年前法律法规规范8008

生态红线内允许哪些活动(建设活动)?怎么理解有限的人为活动?实际生产、生活建设中哪些行为活动符合规则?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

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

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主要包括:

零星的原住民在不扩大现有建设用地和耕地规模前提下修缮生产生活设施,保留生活必需的少量种植、放牧、捕捞、养殖;

因国家重大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开展的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包括水文水资源监测及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等,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活动;

经依法批准进行的非破坏性科学研究观测、标本采集;

经依法批准的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

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

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

重要生态修复工程

 

 

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属于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新增建设用地在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用海审批时附省级人民政府符合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意见;

国家重大项目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用海审批申请时,同时附省级人民政府出具的不可避让论证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国家重大项目新增填海造地确需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实施的,省级人民政府同步编制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调整方案随项目用海申请一并报国务院批准。


相关文章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2016年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提高审批效率,明确审批权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赵*与南京市规划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一案的行政判决书

审理经过 原告赵*不服被告南京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作出的JG201504010号《南京市规划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告知书》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省住建厅)作出的(2015)苏建...

海门市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审查规程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苏发〔2016〕42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7〕4号...

南京市乡村地区“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试行)

南京市乡村地区“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第一条 为规范乡村规划管理、保障乡村地区建设,以高水平编制村庄规划、全覆盖乡村规划管理为目标,根据《自然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

交通影响评价编制要求什么资质?编制交评需要什么资质?

规划管理中很多问题要是较真起来,真的很难回答,很多做法都是习惯做法,前辈说一直都是这样的,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太明确的要求,比如交评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很多人会问?可以看到网上有很多招标网上有项目标书里表...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转)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5号)已于2004年11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4次会议通过,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