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生活圈学习笔记

admin3年前规划概念4117

生活圈的研究与规划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随后扩散至韩国、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

生活圈指的是居民为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出行时( 包括购物、通勤与 休闲 ) 所形成的时空范围 。“生活圈”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综合开发计划提出的“广域生活圈”概念,而后这一概念在亚洲的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扩散。1969 年,日本推出了“广域市町村圈”计划,建设省和国土厅分别提出了“地方生活圈”与“定住圈”的概念 1975 年,日本在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中为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控制人口与产业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建立了新的生活圈,并分为居住区 ( 基本生活单元 )、定住区 ( 由若干居住区构成 )和定居圈 ( 由若干定住区构成,相当于市 )3 个圈层。同样,日本在《农村生活整备计划》中,依据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一定村庄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作为基准,按照“村落—大字—旧村—市町村—地方都市圈”进行生活圈层次的划分 在韩国,生活圈的理论同样被运用于区域、地方都市及街区规划等各层面。

 

杭州未来社区试点下的 15 分钟生活圈”建设路径

1. 以标准圈层为构建体系

2. 以生活网格为基础单元

3. 以街区模式为基本格局

4. 以慢行系统为基础连接

5. 以健教体养为功能导向

6. 以邻里中心为核心节点

12 项必备功能 ( 餐饮、超市、快递、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中心、净菜场、健康机构、托育与幼小教育) 为基础, 建设邻里中心, 辐射直径为 0. 5 1. 5 公里, 面积 1000 1500 平方米 /千人配置, 形成社区 15 分钟生活圈”核心节点,提供“一站式”服务。

7. 以数字赋能为主要支撑

8. 以共建共治为主体机制

9. 以集成供给为主要手段

 

 

初中独建设的情况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从现实性、可操作性而言都不够理想。

无视老年人的实际步速,将老年养护院设置于普通成年人的“十五分钟生活圈中心”显然是超出了被服务群体的可接受范围

生活圈规划中无需对商业设施总量进行规定。

单一步行的空间组织方式已不能承载居民的全部甚至大部分日常生活,应该考虑公共自行车公共电动车的出行方式,尊重居民的出行意愿和习惯。

有必要寻根究底,反思“以人为本”视角下生活圈的本质内涵。

生活圈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现实矛盾这一问题产生的本质在于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又缺乏对“个人”的关注,这导致了规划实践服务于假想的“抽象人”,并逐渐走向生活需求与行为特征差异化的“具体人”的对立面。继而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将复杂的、多变的、具体的需求匹配问题“化解”成同质化、抽象化的设施供给问题,导致不同类型人的多元需求被架空,设施使用的时间、空间特征与对应人群的需求关系被掩盖,因此难以全面实现以人为中心与“均等化”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要求。

建议在社区生活圈内,通过功能的混合布局和土地复合利用,预留15%-25%比例的就业用地,主要包括商

业、商务办公、公共服务设施等非居住用地类型,打造包容活力的社区就业环境。

以日本为例,定住圈作为都市计划、市町村规划的空间单元,是进行人口动态监测、土地规模测算、交通网络设计及公共设施配置的基本单位。

我国生活圈规划工作的反思

1、社区生活圈的划定方法仍不明晰

2、生活圈的编制要求尚未与规划管理体系充分结合

3、街道等行政主体在规划实施中处于缺位状态

上海在充分对标纽约、伦敦与东京等其他全球城市后,认为目前城市建设品质最突出的短板在于社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小型公共空间与慢行交通网络等方面,因此将生活圈营造的重点聚焦在了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

在方法上,各实践案例也重视通过公众访谈和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以获取比单纯的标准对比更精准的需求短板。

上海做法:组队伍-深解读-找短板-定任务-推行动-评成果

在重点研究不同年龄群体的基本行为特征、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使用特征以及步行行为特征和需求之

上,提出从开放活力、功能复合、服务精准、步行可达和绿色休闲五个方向提出构建“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思路和对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9 11 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柏林在夏季将部分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增加座椅等休闲设施,为人们提供更多公共空间使用。

上海的创智农园,激活地块开发中的闲置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自主参与、共享共建的公共绿地。另外德国的出租花园概念。

 

调查发现,旧城区和主城核心区居民对提高生活品质的提升型设施(文化、体育、休闲等)的需求较为强烈,而主城发展片区和外围城区居民对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基础型设施(教育、医疗等)仍有较高的需求。

 

可见,需求可以分类,绿地、户外体育设施、文化、休闲场所、教育、医疗、养老,其他应为市场配置。其中可以特别考虑部分必须要有政府主导或者给予一定硬件或者政策支持的设施,如菜市场等。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7 m2/人,其他全球城市约为67m2/人;②公共绿地仍存在步行可达盲区,步行5分钟的服务范围覆盖率为86.1%;③尚未建立起较为系统和连贯的慢行步道网络。

社区规划设计应该公众参与,人的尺度,小规模,渐进式。

社区服务设施分为基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生活服务设施。

 

上海15分钟生活圈,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小规模,低影响,渐进式,适应性,打造美好社区。

 

社区应该具有自足性、共享性、区位性。


相关文章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我国城市设计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该书“匠人营国”一节实际上是西周奴隶制王国国都的城市设计模式。上述理论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都城建设影响很大。它体现了...

别墅的界定和用地监管(转)

原建设部办公厅《关于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和别墅标准有关说明的函》(建办规函〔2006〕440号)对别墅的界定是:别墅一般为独立成栋的商品住宅,建筑密度一般较低,容积率则在1.0以下。 但是,对独栋...

混合用地和混合功能建筑

我最近在针对博客中之前的很多问题,进行整理,但是很多资料确实很难找,比如这个混合功能建筑的定义就是用了谷歌和百度都找不到啊,倒是发现了其他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混合用地。 城市混合用地的城市设计...

一个关于“公寓”的问题

遇到一个方案,占地小,共建8幢建筑,7幢住宅楼,8#称之为公寓楼,为什么?因为在这8#公寓楼中,通道北侧的部分业主无法直接采光,因为就叫公寓楼。 但是江苏省标准上,住宅必须要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冬季日...

小型工程的概念

咨询自然资办发〔2021〕14号文件相关问题咨询:第一个问题:第四条,“小型工程用地、小于0.2公顷的工程项目用地”具体说明一下,小型工程用地怎么算小?“小于0.2公顷的工程项目用地”是对前一句“小型...

临时建筑与临时性建筑、永久性建筑

说白了,就是像围墙、门卫一类的用房,虽然无法获得产权,但是又不能说过了几年就拆除,那么,这类建筑如何定义? 在《省城乡规划条例》中,关于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的有以下三条: 第三十七条 在城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