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城市小游园建设管理提案的答复--郑州2017年
小游园作为公园的补充,是“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每个游园面积不大,但离居民近,方便晨练、休闲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深受市民喜爱。我市从2003年开启大规模游园绿地建设以来,特色是近年来,市政府每年都把小游园建设作为“民生十件实事”项目内容,在中心城区建筑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按照绿地服务半径500米的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结合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和拆除违章、临时建筑等,出台有关政府,调动各区、办事处、社区、企业建设游园的积极性,多方筹资,强力推进,市区每年平均新建游园20个左右,至2016年底市区共有游园绿地285个,面积近150公顷。
目前,在游园绿地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新区绿量大,老城区绿地少,三环路内由于建筑饱和度较高,公园游园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不到要求;
二是建设工程项目对现有游园(包括道路绿化)冲击较大,特别是市政道路拓宽,高架桥、地铁等工程项目对街头游园造成极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拆除占用游园达40余个。
这些问题,必须有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您的建议非常符合我市小游园建设管理的实际,针对性很强,对于推进市区小游园建设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落实建议,我们研究提出以下工作措施:
一、以规划设计为引领,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是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按照《郑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好覆盖1000平方公里核心区和7446平方公里全市域的绿地系统概念性规划,做好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好各类建设和改造项目的绿地率,划定城市绿线,避免过度开发,为城市生态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走规划建绿的科学发展路子,避免临时选址、临时建设不足。二是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增设花架花钵等形式,加强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的游园绿地建设和改造提升。三是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对边角地、弃置地全部实施绿化,结合市政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墙体、屋顶、桥体、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立体空间绿化。
二、严格落实绿色图章制定
绿色图章制定就是要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的绿地率指标及要求,把绿化工作纳入建设项目基本程序的措施,同时也是保证城市各类建设工程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已在审批阶段实施了“绿色图章”制定,市园林部门参与建设工程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并联审批,对建设工程项目绿化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绿地指标符合国家规定。在绿化工程项目验收阶段,积极与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协调,介入绿化工程项目验收环节,加大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绿地建设的检查力度,确保区主权集中绿地、绿地率达标,从源头上控制小区(单位)无集中绿地、绿地不达标和标准不高的问题。
三、努力增加主城区游园绿地面积,实现500米绿地服务半径要求
一是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尽快完成《郑州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三年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按照规划,有计划的逐年实施中心城区游园绿地建设项目,均衡公共绿地布局。
二是结合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将小游园建设持续作为“民生十件实事”项目内容,持续发力,强力推进,每年市区新建游园不少于20个、每区不少于2个作为园林绿化硬指标实施考核评价,进一步调动区级建设积极性。
三是市政建设工程项目强化生态意识,严控占用游园绿地、迁移绿化,千方百计保护现有绿化成果。同时,建议在城市主干道两侧拆出的10亩以下地块全部建成街头绿地,不再进行其他项目建设。
四、加强城市游园绿地的精细化管理
对现有游园绿地,结合实际,进行更新改造和内涵提升,调整完善植物配置,健全园林基础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和景观水平;做好已建成游园的养护管理,实施分级评价,借助公园广场游园五星五级竞赛活动,通过观摩、评比、竞赛等,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营造精品、文化、内涵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