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旧建筑异地重建的报建难题
群友案例是这样的:
某地有一个企业家在外地花重金,收购了2栋木机构古民居(1栋超过300平方米,1栋小于300平方米),拆解后,运回本地,后因自身问题无法重建,捐赠了了当地镇政府。
拆解的时候,有编号,但是没有三维测绘,每栋都是2层,现在因场地原因,打算三栋建筑(2旧1新)连在一起,合计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
当地镇政府正好有一宗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也正合适,所以打算在该用地上进行异地重建老旧民居建筑。
问如何办理相关报建手续?
从规划审批角度,不管是不是什么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只要正规设计单位能出图,就能进行规划审批,但是后续如何办理审图,消防审查,如何办理质监手续等是个问题。
1、经初步咨询相关建筑设计单位,认为这类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没有规范可循,无法盖出图章。
2、审图办的意见是无法进行图审。
3、质监站也无法对建设过程进行把控。
经群友讨论认为:
1、新建的木结构建筑是有建筑设计规范的,其实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无法判断老构建材料的物理特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如果可以检测,木构件强度等满足要求,也是可以按规范出图。
2、这类老旧建筑异地重建的,在拆解前必须先要做三维测绘,不然无法重建。
3、可以咨询清华或者同济院,如果这类甲级院都没有办法出图,就可以放弃了,如果可以出图,加盖出图章,就没有问题了。
4、可以咨询上海和北京的审图办或者专业图审公司,能否进行审图。
5、建议承重结构都用新材料,砖混结构,然后老旧构件作为装修材料贴上去。。。新建图纸报批,后续装修。。。
因讨论群没有人接触过此类特殊项目,暂无结论。。。
希望有接触过这类项目的来解答一下!
请扩散!
欢迎大家投稿此类特殊案例!
看到一个2016年新闻报道《 李鸿章公祠等五处合肥古建筑异地重建 》提及合肥的“李鸿章公祠、段氏宗祠、段氏住宅、龚家祠堂、李国蘅住宅等五处合肥古建筑将在异地复建,将于明年下半年完工”
据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合肥城市发展,相继拆除了这5处古建筑,拆除时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测绘,包括木雕、房梁等都一一编号完整保存。
李锐锋介绍,复建五处古建筑约耗资1亿元人民币,以文物测绘、影像资料为依据,实现原貌恢复。预计明年年底建筑复建工程完工,届时复建好的古建筑仍由文物部门管理。
近期将联系合肥市的规划管理同行来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操作的。
有同行意见:
大家都是从审批的角度出发,但是,对于这类古建,是否可以从古建筑保护的角度去审视,不能套用现在的规范,否则无解了。正如现在古建的重建或修复,也不全是按照新建流程审批的。所以我建议以古建“平移”的概念,直接认可,它既不是“修”也不是“建”,仅仅是拆解后重新组装。再者,规划条例才是1984才有的,这个房屋早就存在了,当时肯定是合法建筑,所以不能用现在的法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