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城市规划理念要改变

admin14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285

大城市的优势

      <21世纪>:城市对农村,城市对乡镇,大城市对小城市有什么优势?

      杨伟民:城市可以容纳很多产业,有一些产业必须集中起来才有效益。特别是服务业,需要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形成。国外就有这种调查,多少人要有一个加油站,多少人要有一个美容院,多少人要有一个牙医。这是城市和产业发展关联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其他国家,比如印度、美国的城市化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城市是依托服务业发展起来,而我们主要是靠工业带动城市发展,这是两种不同的模式。我们曾经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它们从事工业生产,但是存在于农村,因为农村土地比较便宜,而且便于吸收农民就业。长三角、珠三角就是这样的例子。但是,小城镇虽然有了乡镇企业,作为城市标志的服务业却发展不起来。国际上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率先进入服务经济,标志就是60%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英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德国和日本是上个世纪90年代。而我们还处在工业经济时代。

      小城镇可以发展初级的工业,但在发展服务业和高端产业方面有劣势。我们服务业为什么发展滞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工业区的模式下,对服务业的需求不能形成规模。另外,服务业需要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又需要良好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建设大城市,乡镇容纳不了那么多优秀人才。我们过去在招人与招商的关系上存在误区,总是以招商为重,以为建了工厂,人才就来了。这种观念需要逐步调整,可以从税收开始,从以物为主的税收变成以人为主的税收,从向生产者征税变成向消费者征税,在哪个地方消费,就在哪个地方交税,这对于商业、贸易的发展都有好处。当然,调整需要很长时间,要以人们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作为前提,但是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21世纪>:从人口规模看,中国已经有很多大城市,为什么说人口没有聚集到发展服务业所需要的规模吗?

      杨伟民:这要看怎样理解城市化。我们名义上的城市人口确实增长很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这有几个原因。一是2000年之后统计口径变了,进城的农村人口,只要在城市住了半年以上,就算作城市人口。2000年之前我们城市化率只有30%左右,但是调整统计口径之后,城市化率就迅速上升。另外,2000人以上的工业区的人口就算城市人口,全国搞多少个工业区,一个企业就可能有2000人。实际上,其中很多人都不能算上真正的城市人口,比如农民进城打工,他可能住半年一年就回去了,却被统计为城市人口。而且,其中很多人享受不了当地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如果以在城市就业定居、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享受平等权利作为标准定义城市化,那我们的城市化率就会大大降低。

      城市规划要超越行政区划

      <21世纪>:人口的集聚程度不够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城市内的分布太广泛,没有向城市中心集中。比如说东莞,很多镇的人口都很多,中心区反而不突出。

      杨伟民:东莞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它原来就不是一个城市,是农业用地发展起来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城市中心的概念。中心区的概念,还不能单纯从行政区的范围看,应该跨出行政区范围,从更大的范围来考虑。深圳和东莞的面积都很小,只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而一个大城市可以在几千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配套,比如说这个地方搞一个批发市场,那个地方搞一个居住区,那个地方搞一个大学,那么,一个城市可能并没有单一的中心,我甚至可以把东莞的某个中心放到深圳,把另一个中心放到广州,甚至香港。

      像北京这样中心过度集中的方式,某些区域只有商务功能,另外一些区域则只有居住,可能反而不是特别好,比如CBD就集中在一个区域,可能会带来交通的拥堵。再比如,北京的望京地区是几十万人口的纯粹居住区,那居民上班下班都会被堵在路上,早上是进城堵,出城的路很空,晚上是出城堵,进城的路很空,如果他们工作的地点分散一些,就不至于这样。

      国外过去也是这样,比如东京的新宿就是一个鬼城,白天人从四面八方来,晚上就人去楼空。现在他们在城市规划上有一些理念上的改变,在一个小的区域内,既有商业,也有生产服务业,还有居住。

      <21世纪>:我们要建设大城市群,那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每个城市都争做城市群的中心。

      杨伟民:这要靠区域规划来解决。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同时都可以作为空港和海港,但是荷兰政府通过空间规划,将阿姆斯特丹定位成空港,将鹿特丹定位成海港。如果他们当年没有这么设定,两个城市都搞海运和空运中心,受损失的肯定是整个荷兰。

      我们的城市规划是一个部门一套系统,很难形成统一。有的城市,一个部门把一个地方规划为疏港通道,另一个部门又把它规划为城市内部道路,两个部门的规划合不到一起。我们今后要把国家总体规划做好,避免规划混乱,各部门互相冲突。美国没有这个东西,但我们的国情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有大量的国土面积不适宜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从国家全局的角度规划城市化

      <21世纪>:国家现在要进行功能分区,有的地区会成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些地区愿意放弃城市化可能带来的收益吗?

      杨伟民: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做。从生活质量来讲,除了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之外,人们还需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惬意的环境。总体来看,我们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越来越弱。所以,发展的概念中要引入一个新的要素,即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

      第二,地方要服从国家的大局,这个大局是为后代考虑。比如说把青海三江源地区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区,不只是为了青海当地几十万人,更是为了黄河、长江下游更多的人,也是为了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是要补偿。通过补偿,使这些地区的人们不至于因为提供生态产品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这一方面应该说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是具体的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技术还需要研究。在财政方面,使这些地区的人们能够享受到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公共服务,这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进行衡量。这些地区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也要改变,不能考核GDP。

      <21世纪>: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地区人口太多,那补偿的支出会很大,可能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

      杨伟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办法:第一是尽力扩大分子,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能力搞一些高科技产业,只要不影响生态,都可以搞。第二是减少分母,就是减人,把人口迁移出来。人口迁移一定要从长远考虑,要进行专业培训,首要的是基础教育。第三是中央和省都要给予相应的补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最主要是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当然也要搞一些财力性的转移支付。

      这些工作都需要逐步实施,特别是迁移人口,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不能简单地靠行政命令让人搬迁。因此,主体功能区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说规划出来第二天就实行了。我说过,主体功能区形成之时,就是我们全面小康之日。这次十七大说了,这要到2020年。

      <21世纪>:现在东部一些城市在谈产业转移,如何看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杨伟民:在新的阶段,我们需要新型工业化。工业比重要降下来,服务业要上去。但这不是说这个产业一定要转出去,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污染企业转到另一个城市。比如最近江苏出了一个太湖地区污染排放准入标准,许多企业就把生产转到环境标准较低的地区去了。从国家和全局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在太湖还是在苏北、安徽,这种现象都不应该再出现了。

      现在我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先污染赚到了钱,然后回过头再拿钱来治理,如果全国都这样做,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治理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标准就应该提高,并不是说每个地区都要发展工业才能变成发达地区,比如珠海可以搞成一个人居地区。比如澳大利亚就没有钢铁,但是农业和服务业比重很高,它照样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美国的GDP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圈两大经济带,中间大平原地区城市化水平跟中国差不多,但我们能说美国没有现代化吗?所以,现代化不能按区域来看,要从全国来看。

相关文章

仇保兴: 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现在全国都在做城乡统筹规划,所以转发一下这个文章,大家看一下,是全文转的 选择湖州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非常恰当。因为湖州在城乡统筹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工作已经先行一步而且富有成效。在中央提出要在“十...

巴黎城市改造:喜新不厌旧(转)

巴黎城市改造:喜新不厌旧 来源:《记者观察》     刘少才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为四大世界级城市。...

震起的希望.九二一重建区简介

看这个片子是跳着看的,因为和城市规划相关性不是那么密切,或许是算的城市的远见系列中的为纪念台湾921大地震的而作。 这里真是的简介了,在网路了搜了半天 震起的希望.九二一重建区 观后感 都没有找...

关于2018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年12月 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张维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2018年度北...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经阶段(转)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经阶段,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城市化进程要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强化支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基础,坚 持以转型升级为手段,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产业...

高度城市化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创新探索(摘要)

《高度城市化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创新探索》 一直以来,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基本以满足城市出行需求为主要编制目的,来支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着近年来国内主要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交通设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