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海:细致工作的衔接与落实(转)

admin5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553

细致工作的衔接与落实

(2018年10月26日)

今天我们以大塘镇镇区控规编制工作为事例做一个总结分析。大塘镇的镇区控规编制是市局将镇级规划编制工作职责部分下放给分局以后,我们分局直接参与并说成是由我们主导把控的第一个城镇规划编制项目。在具体工作的态度和方法上,我感觉有很多值得研究总结和提高的地方。

大塘镇的规划管理关系比较复杂。我原来以为大塘镇总体规划是五象新区管委会主导的,因为该镇总体规划包含了南宁市现代工业园。这个工业园区是五象新区管理的范围,用地规模比镇区还要大。镇的总体规划区域包含镇区和现代工业园区。镇的总体规划很大程度上是服务和服从于这个现代工业园的需要来进行编制的。因此,我觉得它的总体规划是五象新区主导编制和审批的,自然,其镇区的规划也应该是五象新区主导统筹其编制和审批的。所以,开始城区领导说要编镇区控规的时候,我不是很上心,因为觉得是五象新区管的,我们不宜插手太多;而且城区主要领导是直接就将他们设想的一些内容跟规划设计单位交待做图了,感觉纯粹就是要我们协助设计单位落实他们定的内容,好像不太在意我们作为法定规划主管部门的存在。后来是得知五象新区方面的领导明确了,五象新区具体只管到现代工业园区这块区域,原先的大塘镇总规是市规划部门主导的,市政府审批的,而且现代工业园的控制修编已经完成,镇区控规的编制还是由我们分局和城区来做。这个时候大塘镇政府和城区政府组织控规编制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们分局这才比较具体和直接地介入到镇区控规编制的工作中来,开始担当主导其编制工作的角色。我们组织专家评审,较为深入地介入到一些具体规划问题和规划项目的协调,核对编制单位对专家评审意见和公示意见的采纳修改情况等等。然后是交由镇政府报给城区政府上报市政府请求审批。市政府又按办文程序转下来征求规划主管部门意见,市局要我们分局负责、相关科室配合代拟反馈上报市政府的规划审查意见。就在办理这个政府办文的过程中,我感到在做具体工作的细致衔接与落实上,我们确实是比较薄弱的,确实是需要好好地总结提高的。

政府的办文是有很强的时间性的。因为在收集市局配合科室意见的环节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到后半段我们分局自己真正走文稿草拟审核程序的时间就很紧了。我被迫盯着这个流程,所以感触多一些。平时其他普通业务的办文没有这么重要,没有这么紧迫,我不太这么去紧盯,没有这么深的感触。

我让我们的经办人去追踪文稿流转过程。开始说(临时代管我们分局的)蒋副局长有些异议,实际是提了两点建议性意见,不是异议。经办人跟我讲是异议,吓了我一大跳,以为是什么问题。后来我们的分管领导吴总工程师出差回来了,我直接找吴总签字,然后送给市局办公室呈给郭局长审签(因为是上行文,规定必须由主要领导签发)。结果市局办公室反馈郭局长签的是请分管规划的林副局长就此事与其对接。然后我就摸不着头脑了。吴总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去“美丽南方”参加全市“美丽乡村·基础惠民”现场会的时候遇见林副局长,他说郭局长的意思是想压缩镇区的规模,扩充现代工业园的用地规模。我估计这应该是市政府的意思。林副局长说市局主管科室的同志会与我们联系对接的。这好多天了,也不见市局科室与我们联系对接。当时我说了,工业园区是五象新区管的,园区的控规已经修编完了,我们没有参与,情况也不清楚;要调整工业园区及镇区的规模和关系,得跟五象新区对接,得在总规的层面上做调整,这是要在市局层面上做的工作。现在市局主管科室还没见来联系,我们做好准备,随时都配合好。

从现在出现的这个情况看,原来市里面把镇规划下放给我们分局来主导来负责,这个设想和模式看来是有很大的问题。分局和镇的同志山高皇帝远,属于很底层的执行机构,在规划稳定性还不太强的条件下,对市里面的动态信息根本无法及时掌握和更新,本身就不太适宜做规划编制工作,加上如果城区的领导有时候有些事情再表现得强势一点,分局和镇所做的规划编制工作就可能与市里的要求和情况脱节了。这样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最后成为次品或废品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了。等我们和镇里面以及城区按程序都折腾完了,以为很快就可以收工了,这个时候到市里面再突然冒一个颠覆性的或者是阻却性的意见出来,这相当于说前面的工作,差不多就是白做了。当然我们分局作为市局的部门不好自己说是白做了,只能说自己工作没做好。但是,我们不能阻止城区和镇里面的同志这么去想,这么去说。这就会造成或者说是加剧市局与城区之间的矛盾。市局好不容易下决心刚刚将镇级规划下放给分局和城区来做,话音未落,笔墨未干,结果市局自己又以实际行动否定了。实质性的事权没有办法下放,光是在具体事务和工作责任上想玩“权力下放”,这种假改革的折腾是没有用的。还不如维持原来的模式,由市里面直接主导,我们在下面老老实实地配合,老老实实地做好服从和服务的工作就是了。

大塘镇镇区控规编制,大层面的问题我们不讲,我今天主要是从我们怎样做好细致的工作衔接与落实的角度来讲。我事先也跟有关同志打了招呼了,我这次是拿来做工作研究的,不是拿来批评人的。特别是新同志,对很多具体工作的细节问题,工作经验积累相对较少,也没有人专门地教过,甚至没有经历过,难免会在语言的表达和具体的做法上,跟工作时间长一些、经验丰富一点的同志,特别是跟我的要求和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很默契地衔接起来。下面我讲的时候可能会讲得松散一点,但是我们不是教科书式的灌输,而是作为学习交流,要通过交流来形成共识,形成默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协调顺畅。这个目的和主题意思是明确的。

一、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

这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就是在我们走办文的过程中,因为时间很紧了,所以我在盯住你们,每一步,每隔一个时段,我都在盯。我就感觉到,经办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中间传递信息的传递员,是过水桥,没有体现他觉得我经办人就是主办人,我有责任、有需要把这个事情从头到尾地在我的手上办好。这个就是主人翁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我不说你没有,可能你是有的,但是没有表现出来。这种意识或表现状态,其他同志在平时的其他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时有反映。当然,有时候这种表现是跟各人工作的忙的程度有关,跟个人的心情有关。有时候正在专心地弄着什么事情,领导来打岔了,会受影响,没空理睬,很简单地就想要把领导打发走。这种情形会有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时候,可以算是正常的。但是,在大塘镇控规走文的过程中,时间已经很紧的时候,领导一直在盯住的时候,我觉得就应该把其他的工作稍微放得次要一点,缓一点,把这个事情提到更前面一点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脑子里面有很清醒的意识。这个事情,我是经办人,就是主办人,有需要、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在我的手上从头到尾,有始有终地,优先和抓紧地做好,办好。这里讲的责任侧重是讲工作的责任心,讲职责,不是说出什么问题追究责任的责任。当然,如果做不好,耽误了事情,就会变成追究责任的责任。所以,我觉得主人翁的意识问题,需要特别地提出来讲。

这个主人翁的概念,我们以前讲业务会讨论制度改革的时候讲过,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讲了。我们业务会讨论制度改革,就是通过这种制度,培养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一件事情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在办,要考虑自己怎么样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把它办好。当时用的词叫做主体意识,是同一个意思。长时间不讲了,慢慢大家的意识可能就淡化了。在任务多,事情烦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能够显露地充分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事情,我觉得有必要再拿出来讲,再强化一下。

二、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这包括自己的学习意识和好方法,还有在一定的指导下学习的意识和方法。我感觉,这次我们在处理这个办文的时候,我们分局的分管领导这里好像就是把这个事交给经办人就完事了,没有意识到需要进行更多的跟踪和指导。经办人这里感觉也是缺乏这个学习的意识。也许在之前做专业工作的时候你们是有自己一套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的,但是在做这次办文的过程当中没有体现出来,感觉是无意识的,是在我的催促之下去走这个流程的。所以,等我去催你的时候,问你的时候,你看起来好像不知道我是在讲什么似的。

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你们按照你们的方式去做工作,慢慢地通过实践和业务量的积累,去体会,通过体会来学习积累,这是正常的。但在特殊紧急、或者比较重要的事情上,感觉就没有表现出有意识地做,感觉还是无意识的状态。可能我们分局的分管领导觉得经办人(主办人)是专业出来的人,脑子好用,不用那么啰嗦,不用那么去盯住。所以,也就没有给经办人及时的指导,没有去具体教他哪一步怎么做。这样就变成是我在急,我越过分管领导去追经办人(主办人)。这就变成我们领导层的缺位和越位了。幸好我们是小单位,反正都是我主持全局工作,越位就越位了,也没什么大的问题。但如果是在大单位,或者事情办咂了,那就可能会乱套,变成权责不清了。

对于经办人来说,包括我们其他的业务同志来说,对知识的学习意识和敏感性其实是很重要的。就说刚才讲到的领导对我们的文稿提出异议这个事,这个词,让它这么轻易地、不经意地滑过去就不是很应该,或者说很可惜了。在行政程序或者说行政法律上,异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们没有这个概念的知识储备,有学习意识敏感性的话,我感觉应该在这个节点上去想一下,查一下,学一下,然后告诉我,领导提出异议了,我们赶紧处理。结果没有,导致把很紧急很宝贵的时间给浪费了很多。这是很可惜,很痛心的。

还有,就是领导反复去问一个事情,反复去追问或跟踪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感觉跟平时不太一样的时候,要想一想,领导在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信息,自己是不是要更加主动地去多想一点什么,多回答一点什么,多做一点什么了?尽管有时候领导不一定有很明确的表达或要求,但是肯定是有这种含义在里面了的,就是按照你原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方式所说的、所回答的、所做的,没有能够满足领导思考和处理解决问题的需要。

昨天信访室的同志跟我说,业主吴某某又有一个信访件来了,说是要求我们十天内答复。我说我好像从来没有信访要十天内答复的概念。一般信访是两个月答复的嘛。我说你这个十天是从哪里规定来的?他说他也不懂,人家告诉他是十天的。我说,十天很紧的,中间送领导签字,再转下来,可能到我们手上就剩那么三四天,甚至两三天了。怎么回事?我叫他能不能问一下,这个规定是从哪里来的。他说不懂。我说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得到这个规定?我们都没学习过,没见过。结果他问我,他要去问谁?这时候,我有点打嗝了。我感觉这个东西他不知道,又没有意识到他要去弄懂,然后他的意识就停住在那里了。

你是做信访的工作人员,信访局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从来不知道的,没有听说过的信访的内容的规定,你都不知道,那问谁能够知道呢?你居然问我要问谁?这就耐人寻味了。你除了可以问你的领导,也可以上网查,或者既然信访局告诉你的,你是不是谦虚一点假装很客气问人家,不能说我们不懂,你说这个规定在哪个文件的,不记得了,或者电脑外网有问题不能上网查,麻烦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下?都可以嘛。他也不懂这么想。好像不懂的东西,做不下去的东西,就理所当然地停住在那里了。

这就是学习的意识和方法问题。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基本上我们懂的不懂得东西,在网上都可以找得到。关联部门工作上的东西,如果他们比较熟,基本上你请教一下人家,人家也会告诉你的。我们平时处理有些问题,特别是要查一下有关文件依据的时候,要查一些问题的起源的时候,我感觉我们一些同志都存在这种学习意识和方法的问题。他觉得,哎,我不懂啊,不知道啊,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去学习了解,没有必要去知道,他就停在那里,脑子不动了,人也不动了。

我们这次大塘控规编制的过程中,有时候,在一些环节和问题上,确实我们有这方面的状况。停在那里,等着领导告诉他,要么是领导要他去做进一步的了解,他认为没必要,就这样了。平时一些事情上,也存在类似情况。我只好开会,请更多的人来,一起讨论研究,从更广的渠道上来学习和把握。这当然也是一种办法,但是这就像炒菜没有盐放了,临时拿酱油来代替一样,虽然看起来酱油比盐高级,也比盐贵,也有了咸味,可终究是感觉这菜不入味,也没有菜的鲜味。因为盐是沁入菜里面再将鲜味透出来的,而酱油是咸在外表面的,所以味道就不对。

三、为完成工作而准备

这既包括个人平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也包括要做某一项具体工作之前为之要做的一些具体的准备。像毛泽东讲的,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打仗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争取首战告捷。开局打好了,后面就会比较顺了。甚至,首战打好了,后面就不用打了。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就是这样。首战告捷,活捉了敌军师长,整个反围剿就胜利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基本上也是这个套路。我们要完成好工作任务,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知识储备,就像刚才讲的,市局蒋副局长提了点意见。我问主办人的时候,主办人说是蒋副局长有异议。在我的概念中,异议是一个带有实质性不认同甚至明显倾向反对含义的词。主办人对异议这个词还没有具体的理解,局办公室的同志对异议这个概念也是没有具体理解的。这时已经是周五下午快下班了,我在外面开别的会,判断来不及处理了,就只能等下周一再具体研究处理了。后来我拿到办文笺看了,实际上不是什么异议,只是说规划科的内部意见表要不要附上去,规划方案的文本要不要附上去。这两个都是无关要紧的东西。这个意见表夹在文稿材料里也是为了方便领导审核时看的,不是作为给政府上报文里面的附件的。规划方案文本我们手上也没有,是在城区政府上报市政府的时候附给市政府的,政府转下来征求规划部门意见的时候,这个方案文本也没有给我们。所以,这个文本肯定也不需要我们附上去报市政府的。如果当时局办公室或者我们的主办人不是用了异议这个词,这个概念,或者是进一步具体看一下领导提的是什么问题,拍下来通过微信或者彩信传给我看,然后我给领导打个电话说明一下,当天下午他就可以签字,就不用弄到第二周再来做后续的工作,那么整个办文就可以快两三天的时间了,也用不着搞得我星期六、星期天还整天想着这个事情要怎么弄才好。

有很多工作,有准备地去做与没有准备就去做,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因为你的知识能力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可能是无意识地做了准备,你会觉得没有特别的必要去强调它。但是我却讲的是要有意识地去强调它。包括我自己有些工作也是要做准备的。比如去年我们去邕宁新江镇学习人家的农宅放权审批试点工作经验,我就是提前一天自己开车走了一趟,悄悄地先去探路了。因为从我们良庆区这边那马镇到邕宁区那边新江镇的路,以前曾经是经常挖,经常修的,走着走着半路就走不通了。另一条走五象大道、玉洞大道经邕宁八鲤工业区到新江镇的路也是一直在修都没修好,走着走着就不知道怎么走了。所以,那次去学习考察我是自己开车先去走了一趟的。走了这趟以后,我发现那马到新江的路,没有在修,没有在挖,是可以畅通地走的;从新江镇区外的公路穿过街道一直开到镇政府门口,也是通畅的,没有问题。这种事情以前我都不跟你们讲,这次想起来了,就讲给你们分享借鉴一下。

有些重大的或疑难的案件,讨论之前,我也是要做一些准备的。有时候给你们提出的问题,看似很不经意,也不是我跟你们瞎扯的。我是希望提出来给你们去做一些思考。我也可能不是一下子就把答案或方法直接讲给你们听。我做了准备后,我是知道怎么讲的,但为了让你们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我也会装作不知道,我不讲,不断地给你们提问,让你们去思考。有时候我问得太多、太细,你们可能会不耐烦。但是烦就烦,烦我也要问。领导的工作和责任不是为了你们高兴,而是为了使你们更强。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要理解。

四、领导工作意图的理解和执行

当时我用手机发信息问主办人,我们那个文签下来了没有?主办人说还没有。然后这个对话就完了。我是在外面开会的当中用手机发信息,不是打电话。如果是打电话,说话可以流畅一些,也许会很自然地多问两句。信息的问答就缺少这个流畅性。我问你,你回答说没有之后,我应该是在等待着你的下一句话,告诉我,现在这个文稿流程是到了哪个环节了,是已经送给郭局了,还是还在蒋副局长那里,还是局办刚核完稿,我要有一个具体的信息。因为急件嘛,都已经是掐着钟点在赶程序了,每一步都需要有具体的信息,我在算能不能按时走完流程按时签发出去。如果实在来不及了,要及时跟市政府秘书科报告,做好延期办结手续的衔接。或者,如果你说完不知道之后,你说你在忙着别的事情,没有时间去跟踪或者忘了跟踪,我马上问一下再给你报告。这就算是办事有下文了。这样就算是从你这里得到了具体的有内容的信息了,我心里就会踏实了,整个工作的环节就衔接起来了。你光告诉我你不知道,这个信息是空的,没有内容的。然后,你要马上接着去跟踪了解,之后你还要记得再告诉我情况。这样就顺了。因为我是在等着你回话的呢。这是很细致的工作衔接。

局办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点脱节的。前面告诉我们的主办人说,文已经送给郭局长了。主办人这样告诉我。我就给郭局长发信息,告诉他这个上报文稿已经按程序呈送到他的办公室,因为到期了,请他优先核签。结果我给郭局长发了信息,到头来竟然是蒋副局长都还没有签字同意,文稿还没到郭局长那里。这个虽然是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如果因为我们的工作脱节,这样的事情在局长那里有一两次,两三次以后,他就会觉得你们的工作太马虎。这种类似的事情可能别的科室、分局也会有。这样一来,这种情况在局长那里就可能会成了经常有的事情,给他的概念就是下面老给他谎报军情,他就会觉得我们整个局的工作状态马虎混乱。那就是个大事情了。

新同志以后工作时间长了会慢慢体会理解的。在一定的语境下,我们问你一个话,问你一个事情,往往会有连带的、自然延伸的弦外之音的意思在里面的。有时候不一定会讲得很清楚,特别是有时在边开会边发信息的时候。大家要学会理解领导工作一些的思路性的习惯和意图。这个就是要心领神会,就是讲默契。就像老夫老妻左手摸右手一样自然,不需要像对待病人那样先特别做个说明,也不会像年轻人刚谈恋爱那样碰一下都特别敏感激动。平时我一般是不太愿意去催你们这个那个的。既然我找你们问了,找你们催了,或者像这次还剩余办结时间很紧的情况下,文稿都标了急件了,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在每个钟头每个钟头地计算着还来不来得及了,你就要理解我们领导为什么问你,要能够很自然地知道,哦,是这个意思;还要很自然地知道,哦,接下来要做什么。你要沿着这个思路、方向去走,把工作思路和工作过程连贯下去,把事情落实下去。

五、搭接工作法

讲这个搭接工作法是重提、重温。以前我们强调过搭接工作法,我记得好像也曾将此作为我们分局的工作方法特色经验向市局领导报告过。搭接工作法就是要及时有效地把工作流程、工作链条进行有效的链接。工作一个环节跟另外一个环节之间的交换、交接,不能断,要有效链接起来,能够承受压力冲击。就像钢筋的焊接一样,互相伸出来一段,搭在一起,然后焊接起来,才能受力。一般讲工作衔接是讲对接。主办人去找规划科的某个同志,找到了就算是对接了。领导就相信你们两个对接上以后就会把事情弄好。这时候领导的概念里面就是这个对接的意思。但如果顾虑你们找到彼此以后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弄,或者因为以前出现过弄不好的情况,那么,领导可能就会交待你们找到以对方以后,要提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怎么做。这就更进一步了。这就是搭接。或者即使领导没有什么特别的顾虑或交待,你们找到对方以后,一方或双方有意识地跨出一步,主动伸出手来,握上去,握牢了,确保不掉链子。这也是搭接。

我们这次大塘镇控规审查意见走文就没有贯彻搭接工作法,脱节了。所剩时间已经很紧了,我也是按着时点来签审核,签完给主办人,让主办人去走办文流程。我们催着你们在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赶着把文稿给我签完,就是想要争取当天下午半天的时间送给分管领导签,分管领导签完送给局办核稿,然后呈送主要领导签发上报的。按照我的正常计算,半天时间我们可以走完分管领导和局办核稿的程序,可以剩下周五和下周一共两天的时间走郭局长签发和文印室印发的程序。这个时间就相对比较宽裕了。结果主办人像平时普通件一样交给送件的同志,送件的同志也按部就班,放在那里等第二天他有空再去送。这样就丢在那里白白浪费了当天半天的时间。送件的同志没有紧迫感,实际上第二天的时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就属于明显的脱节。

按照图文系统给我们的时间是很明确很有限的。前面的工作脱节了,时间拖了,后面所剩的时间就更紧了。前面规划科提的意见,搞了不少时间。规划科的环节也是脱节的。他们提了好几条意见,但是客观地说,那些意见实际上应该是在我们规划部门组织评审会阶段要提出来的。当时没提,现在评审修改完了以后到了最后城区政府上报市政府返回来征求规划意见准备上会通过的阶段了,再回过头来去提那些意见就不太合适了。当初你干嘛去了?前面的工作脱节,导致最后剩那么两三天的时间了,我们自己又再脱节,又白白浪费掉半天还多的宝贵时间。很痛心的。等我们的同志第二天周五的时候再优哉游哉地去五象新区找分管领导,好了,到了那里才知道,领导出差了。再折腾回市局,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又浪费在路上了。局办公室转给临时指定代管的蒋副局长审核。蒋副局长平时对我们这块的工作也不管的,也不知道情况的。他不了解我们,也不了解我们的工作,你让他怎么签?换了是我,我也不一定给你签。对此,我也疏忽了。我应该让你们在文稿呈送给到蒋副局长的时候告诉我,我好专门给他做个汇报,哪怕是电话汇报也好,可能效果会不一样。蒋副局长提了那两个提示性的问题之后,我们和局办都没有很好地准确理解和及时有效处理,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三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所以,这个就是工作在不断地脱节了。通过这个事,我们再把搭接工作法重新提出来,希望大家再次形成和强化这个概念,在以后的工作中少出纰漏,做得更顺、更好。

六、大格局下的坚持与扬弃

刚才我是将我的感触,我的想法、意见或要求给大家提出来。这是从我的角度、领导的角度提的。从你们的角度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感触。会不会有同志觉得,你在那里讲那么多,就算我们做得再好,到了最后,到了现在,这个文还不是也搁浅在那里,出不去了吗?你强调那么多的问题和要求,是不是多余的、没用的呢?我觉得有必要再讲一下如何辩证地看这个问题。

大家以前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时候有个概念叫扬弃。还记得吧?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事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抛弃否定其消极负面的因素。大塘镇控规修编过程中我们当然是做了很多很有成效的工作的,这次审查意见办文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也不是一无是处,只不过是在时间很紧的特定条件下纰漏较多,我觉得需要借题发挥来做一下文章,所以对问题和不足讲的多一点而已。

现在最后领导大笔一挥事情又回到去考虑工业区与镇区的关系问题了,又回到规划科提的那个涉及总规关系的问题上了。这是比我们分局、比城区领导更高层次考虑的问题。现在是转到在他们管理的模式和思路下去做了,我们没有办法去把控和主导的,我们又回到服从和服务的位置上去。我觉得不管在他们那个层面上怎么样,但在我们自己的这个层面上和环节上,做我们自己职责的工作,尤其是按职责应该由我们负责地、主动去做我们的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全心全力做到最好才对。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跟我们做我们本职本分工作的问题,要适当地区别开来对待。在我们自己的环节和层面上,不能因为考虑可能会被上面被否定而不扎实细致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做细致的工作,就是要在其工作的流程和过程当中,每个人在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把自己该考虑的问题考虑清楚,把自己该做的做事情做到位,然后在交给下一个环节的时候,要衔接到位,要搭接好。即使最后被否定,被重做,我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作风以及因此而取得和积累的资料成果和经验智慧,也会在后阶段甚至今后的工作与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所以,为了做好我们本职的、本层面、本岗位、本环节的工作,也为了支持更高层面上、更全局的工作,我们该坚持的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这种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心,这种学习的意识、方法,一些该做的准备,对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的把握,领导工作习惯工作方法的适应,上下左右的工作交流等等,都应该坚持,应该做到位。哪怕就像现在这样,到了上面层次后又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都不能否认我们自己该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我刚刚拿到一份市局关于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控规修编与维护内部审查工作的文件。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很及时,内容也很密切。这个文件明确了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各科室、部门和分局要做的工作内容和所担负的职责。特别是镇级规划的审查,明确分局是主办部门,负责初审;审批办、市政科、信息中心是相关部门,规划科是指导科室。分局经办人的职责有十大项,包括:负责校核审查乡镇规划与分局组织编制非法定规划、各类规划审批项目和土地证地籍资料衔接的准确性;负责组织对开发强度超限的规划商业、居住用地项目的历史审批原因、来由等进行调查和说明;核实乡镇规划中有无违反城市公园绿地等总规强制性内容或超规的情况;核实与相应城镇土规的衔接情况;核查与重大项目、城区政府的近期建设项目的协调和衔接情况;核查已出让用地的规划调整情况,对已出让用地的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等规划调整的专门说明及规划实施建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由分局以市局名义具体组织乡镇规划评审会,并核查乡镇规划对历次评审会及公示意见的处理情况;核查教育配套满足情况;核查城市设计与控规衔接情况;初审控规各地块的规划用途、指标的合理性。

透过这次学习和这个文件的规定,大家要知道,我们的责任太重了。经办人要做这么多的工作,要核查这么多的问题。经办人就是主办人,就是责任人。当然从我们分局现有的同志来说,一下子要经办人就这十个方面的问题都作出一个很确定很扎实的研究判断,还是有蛮大难度的。我们也要通过集体研究来帮助经办人成为主办人,清晰准确地把握好这些问题。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个主人翁的意识、主体的责任,一定要强化。经办人要有统管全局,统筹整个工作、整个流程的这种意识,并且要在工作中培养、增强这种能力。要这样来要求自己,给自己提醒和加压。

(2019年2月14日.共勉)
标签: 控规编制

相关文章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问题的几点思考(转)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新格 局。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之一。实行...

中国城市管理思想及实践

1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思想   古代中国漫长的城市文明长河中的一个截面,在西方人的中国游记如《马可 · 波罗游记》中竟被描写得如天堂一般,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就当时来说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不同凡响...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公共政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很难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但它通常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由政府制定;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三是对社会所作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对公共政策的思考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框...

式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问题

以往在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过程中,市民作为城市的真正主人,仅仅作为抽象数字而存在着,城市规划师编制城市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决策者的价值观、生活体验和传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1986年“人口与城市未来”国际会议巴...

关于节约型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走的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不仅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而且还完全背离了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基本国...

对美国路易维尔城市规划体系的若干认识

对美国路易维尔城市规划体系的若干认识 Some Thoughts on Urban Planning System of Louisville, USA 罗文       摘典:路易推尔足美国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