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201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admin15年前注册城市规划师111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 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 区域理论 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 经济学理论 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 人文生态学理论 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 交通通讯理论 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 经济全球化理论 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 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1、 城市的物质构成——公共领域(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
2、 城市的物质环境的优化——可达性(与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和外部效应(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3、 城市的产业构成——英国——费希尔、克拉克——三种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美国——贝尔——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有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1、 城镇体系的概念——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具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 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3、 城镇体系的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4、 城乡在发展中形成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予》的自然至上理念
2、唐长安城——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
3、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古西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核心;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核心;中世纪——城堡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
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一)、历史背景
1、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
代表人物——欧文——1817年——协和村;傅立叶——1829年——法郎吉
2、 (法律基础)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
3、 (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及城市美化(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1、 雅典宪章(1933)——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对终极状态的描述)——国际现代建筑会议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马丘比丘宪章(1977)——社会文化论(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国际建协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2、 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初——规划的选择理论及倡导性规划——成为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四)、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1、 城市规划理论涉及的内容为:功能理论、决策理论、规范理论。
2、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①田园城市(一种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一种指城市郊区)
②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③新城——20世纪50年代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④有机疏散理论——1942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3、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1)政治中心、2)商业中心、3)人才中心、4)人口中心、5)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 1957年——戈德曼——大城市带
4、完整的城市体系:①特定地域内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③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5、两个城市相互作用与两个城市的质量(城市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6、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① 同心圆理论——1923年——伯吉斯(第一环:CBD;第二环:过渡区;第三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良好住宅区;第五环:通勤区)
② 扇形理论——1939年——霍伊特
③ 多核心理论——1945年——哈里斯 乌尔曼
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1、 全球性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2、 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全球21世纪议程》
1994年—中国政府—《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知识经济的特点——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人力素质
高科技园区的类型——①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 ②科学研究中心 ③技术园区 ④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
4、经济全球化——城镇体系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到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
5、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都是我国当今重要的城市规划实践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
2、 城市规划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3、
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1)、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2)、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3)、加强立法工作;(4)、严格依法行政;(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二、城市规划体系
1、法规体系——法律法规(基本法和行政法)
技术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编制体系(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3、行政体系
三、城市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
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 城市生态规划层次最高、城市规划居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最低。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发展小城镇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开发和建设。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要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
二、城市规划的调查与分析
1、
调查内容:(1)区域环境;(2)历史文化环境;(3)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因素、自然生态因素);(4)社会环境;(5)经济环境;(6)市政基础设施;(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 城市的特色和风貌体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物质方面
3、 调查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2)抽样、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资料的运用;
4、
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3)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和透视法);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
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评价
1、城市用地标准
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M2/人) 建设用地结构(%)
居住用地 18.0——28.0 20——32
工业用地 10.0——25.0 15——25
道路广场用地 7.0——15.0 8——15
绿地 》=9.0 8——15
3、 城市用地评价的内容(自然条件的评价;建设条件的评价;用地的经济性评价)
4、 城市土地的基本性质——承载性、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地租与地价
(1)岩溶——喀斯特现象 (2)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为主要地下水源)
(3)
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①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它因素)②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土地区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城市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环境优劣度;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城市规划——其它因素)③因子层
四、城镇体系规划
五、城市总体规划(P62)
1、 城市人口的构成
(1)年龄构成;(2)性别构成;(3)家庭构成;(4)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5)职业构成(三大产业、十三类行业);
2、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运转高效
(2)、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①集中式(就道路网形式: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带状、)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③分散式
(3)、城市中心(标志性的节点景观)和干道(标志性的通道景观)的空间布局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
(4)、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最能反映城市的性质和特色
3、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规划
六、城市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
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一、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一)基本概念
1、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洛杉矶的分散布局——高速公路网;伦敦的生活方式——19世纪的铁路;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地铁和公交系统;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作为客运工具的生活方式有关。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 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 满足城市各交通运输的要求
(3) 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5、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 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2) 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 自由式道路系统
4) 混合式道路系统
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北京);链式道路网(兰州)。
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6、城市交通枢纽
1)城市交通枢纽: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设施性交通枢纽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城市人口每人0.8—1.0m2
7、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
(1)交叉口间距及道路红线宽
交叉口间距取之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和隔离程度
道路红线用地——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道路类型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设计车速(km/h) >=80 40——60 40 <=30
交叉口间距(m) 1500——2500 700——1200 350——500 150——250
道路红线宽(m) 60——100 40——70 30——50 20——30
(2)道路网密度
①城市干道网密度:大城市一般δ干=2.4——3km/km2 中等城市一般δ干=2.2——2.6km/km2
建议大城市δ干=3——5km/km2中等城市一般δ干=2.5——4km/km2
②城市道路网密度:大城市一般δ路=5——7km/km2 中等城市一般δ路=5——6km/km2
建议一般选用δ路=6——8km/km2
(三)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
1、
城市交通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含城市交通基础资料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交通出行OD调查
2、 OD调查——出行的起点、终点调查。含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
3、 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1)出行目的(上下班出行、生活出行、公务出行)、2)出行方式、3)平均出行距离、
4)日平均出行次数(我国日平均出行次数:1.5—2.5次/人;国外:2.4—3次/人)
(四)城市交通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顺序总体需求预测;直接总体需求预测;个体行为需求模式
(五)城市交通政策
城市交通政策:由交通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管理政策组成。
(六)城市对外交通
1、 铁路
1) 会让站、越行站——间距8~12km。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长度约1~2.7km
2) 中间站——间距20~40km,布置形式横列式。
3) 区段站——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长度约2~3.5km,宽度:250~700m
4) 编组站——由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通过场组成。
2、公路
1) 按性质和作用——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2) 按任务、功能、交通量——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3) 公路客运站按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混合站
按地位分为——起(终)点站、中间站、区段站
3、航空港
1、民用航空港按航线性质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国内航线机场
按航线布局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2、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端距离为15km以上
国际机场与城市距离超过10km;我国机场与城市距离为20——30km
(七)城市公共交通
1、 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考核标准为:迅速、准点、方便、舒适
2、 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准公共交通组成
3、 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合乘小客车
4、 公共交通正常行车间隔时间:4~8分钟;上下班高峰为2分钟左右;客流少时:8~15分钟
5、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为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为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6、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大于1.5;中、小城市不大于1.3。一般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为1.4
7、 市中心区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应为3—4km/km2;城市边缘为2—2.5km/km2
8、 市区公共汽车和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40分钟行程
9、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棋盘型、中心放射型(单中心放射、多中心放射)、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
10、 公共交通站场分类——公交车场(中心车场、大修厂、保养厂、中心站);公交枢纽站(客运换乘枢纽、首末站、到发站);公交停靠站
11、
路段上公交停靠站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在车辆前方迎面错开30m。在平面和立体交叉口设置公交停靠站,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应大于200m
二、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一)给水工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一级泵站、输送愿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水闸、水坝);净水工程(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输配水工程组成(从水厂到用户的管网、水池、水塔、增压泵站)
城市用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二)排水工程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雨水管渠、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排涝泵站、雨水排放口、闸及堤坝)、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组成。
(三)城市供热
热源工程——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供热管网——热力泵站、调压站、蒸汽管道、热水管道
(四)城市供电工程
电源工程——城市电厂、区域变电所(电压大于等于110kv)
城市变电所(电压大于10kv)。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              线路电压等级(kv) 走廊宽度(m)
500 60——75
330 35——45
220 30——40
110\66 15——30
35 12——20
(五)城市燃气工程
燃气输送管网采用中、高压管道;配气管为低压管道——直接供给用户
(六)城市环境卫生工程
含垃圾处理厂、填埋厂、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环卫管理设施
(七)城市通信工程
邮政——邮政局所、邮政通信枢纽、报刊门市部、售邮门市部、邮亭
电信——有线电通信(电信局、电信网)、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移动电话、无线寻呼)
广播——有线广播、无线广播
电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
有的城市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
(八)城市防灾工程
消防(消防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防洪(避、拦、堵、截、导);抗震;人防;救灾生命线系统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 深埋管道——给水、排水、煤气; 浅埋管道——热力、电信、电力电缆
2、 压力管线——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重力自流管线——污水、雨水管道
3、 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易弯曲管线——电力管道、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4、 七通一平——给水管道、排水沟管、电力线路、电信线路、热力管道、燃气管道、道路贯通及平整场地
5、
管线避让原则——1)新管让老管2)小管让大管3)压力管让自流管4)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5)临时性让永久性管6)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管7)检修少、方便的让检修多、不方便的
6、 主干管线在车行道下,支管在人行道下,
7、 管线共沟原则——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2)有可能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共沟,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同沟敷设

四、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 目的——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
2、 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五、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 城市防灾措施——政策性措施、工程性措施
2、 防洪标准分为——设计(正常运用)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非常运用)两级标准
3、 防洪标准等级——河洪海潮>泥石流>山洪
4、
地震的分类——按发生原因(陷落、火山、构造、人为地震);按震源距离地表的深度(浅源、中源、深源地震);按所在地距震中远近(地方性地震、近地震、远地震、很远地震)
5、 地震指标分类——按地震烈度(分为12度);按地震震级(分为10等级)
6、 高层建筑主体应有不笑语1/4的防火面,在防火面一侧裙房高度不大于5m,深度不大于4m
7、
城市人防标准——1)战时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m2建设工事;2)成片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2%或按总建筑投资的6%设置人防工程
8、
在山丘城镇,坡顶与截洪沟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水平净距L不小于3~5m。当山坡质地良好时,距离可小些,但不宜小于2m。在湿隐性黄土区,沟边至坡顶距离不应小于10m
9、 消防行政等级——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消防指挥调度中心设在总队或支队所在地
10、 消防站布局——与医院、小学、幼托及人流集中的建筑50m以上的距离;与危险品等单位200m以上的距离
11、
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避开易燃易爆品单位控制距离大于50m;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重气体贮罐距离大于100m;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不宜大于100m
12、 人防工程——指挥所、医疗救护队、专业队工事、后勤保障、人员掩蔽工事、疏散干道
六、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因素,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
2、基本原则—1)舒适性原则2)审美原则3)生态环境原则4)因借原则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6)整体性原则
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
2、 史文化名城的分类——1)古都型2)传统风貌型3)风景名胜型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5)近现代史迹型6)特殊职能型7)一般史迹型
3、 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
4、 1987年《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加强历史地段保护
5、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1、 城市规划实施——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涉及到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的行为
2、 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直接行为和控制引导行为
3、 城市规划实施的根本目的——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按照规划进行
4、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
二、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财政
1、
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明确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行政区有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名称
2、 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省级、地级、县级、乡级、
3、 行政区划的通名——1)地域型通名(省、县、乡)2)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3)民族型通名(自制区(州、县、旗)、民族乡)4)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和原则
1、 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法制机制、行政机制(最基本的作用)、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
2、 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
3、 行政统一原则——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


相关文章

200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二十八题

200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二十八题 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以下哪一项是较全面的表述?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城市规划的依据 B城市规划是国民...

2009年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真题

2009年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分析

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熟悉)   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空间模型分析。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分为:因果分析法、比较法   (1)因果分析法   (2)比较...

2008年注规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真题第五题

试题五(15分) 某市中心区的一个拟改造地段,占地41.lhm2,现状基本为工业,其中有少量质量完好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工业厂房,应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 段拟按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要求进行了改造,地段北...

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之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十六题(2014年)

2014年注规考试之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16题   关于城镇体系规划和镇村体系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国务院城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自...

200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七十六题

200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七十六题 中型机场用地的长度与宽度一般不得小于: A3000m*1000m B4000m*1000m C5500m*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