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市规划历史分析(转)

admin9年前城市规划论文6485

在我随手翻看同学的一本安藤忠雄的《在建筑中发现梦想》时,我在“城市生活”一章中我读到安腾谈及对日本当今的城市规划表示担忧,在像欧洲的国家学习但是没有学的明白。同时他还谈到了在巴黎时对其城市规划的感受,言语中满满透露了他对这座城市的尊敬与欣赏。书中还有几幅图片,以鸟瞰的视角展现了这座城市从中心星射状散出12条大道的景观,并配以几场主大道旁边一些窄小街道的街拍。

这座城市的规划中的匠心独造,艺术气息吸引了安腾也吸引了我,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巴黎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从中可以逐渐看出这座优雅宏伟的城市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总结起来可分为三个时期:

1·初建阶段(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叶)

2·发展阶段(十五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

3·基本布局形成阶段(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一)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西岱的小渔村,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世纪”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多为木结构。由于基督教对人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直到10 世纪,工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被强烈动摇。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在建筑外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Haussmann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绝对君权时期

17 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的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这些改建工作多在广场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路易十四时期,在巴黎继续改造卢浮宫和建设一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这些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区的艺术标志。贵族离开庄园在巴黎营造城市府邸,促进了巴黎的城市改造。绝对君权最伟大的纪念碑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延长丢勒里花园轴线,向西延伸,于1724 年其轴线到达星形广场。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的中枢主轴,于18 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和协和广场。这一时期建设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和建筑群、街道的改建,初步形成城市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
三)豪斯曼改建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改建。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主要内容包括:

1.改建道路结构网,形成新的城市结构。重要内容是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行路。“大十字”干道把里沃利大街向东延长,其西端与爱丽舍田园大道联成巴黎东西主轴,并作一条与之垂直的南北干道。

2.城市中心区的建设。这是继承19 世纪初拿破仑大帝的帝国式风格,将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带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完整统一体。

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如建造了完善的大规模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改善自来水供应并且增加水压等。

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建设了一些学校、医院、大学教学楼、兵营、监狱、公园等附属的非生产性建筑,为社区服务。

5.采用新的城市行政结构,从管理层次上变革。同时,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6.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重视绿化建设,各区都修筑了大面积公园。还把东西郊区绿化面积扩展至市中心,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

其积极创新价值在于:

1.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城市结构,建立新的城市结构和道路交通体系,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2.加深了对城市基础的全面理解。不仅注重对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改造,如市政设施、供水、排污等,而且加强对社会服务类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兵营、监狱、公园等;

3.城市道路结构模式的大胆改革对世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样板;

4.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和管理体系的创立为世界大都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

5.城市美化运动为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局限性:

被称为外科手术式的粗暴改建,因为其未能解决城市工业化提出新要求、贫民窟问题以及对因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并且改建中的急剧扩张,使城市道路交通、城市景观等方面难免出现矛盾、混乱的一面。

看至此让我不禁想起了电影《暴力街区》中对巴黎的描述,城区内一片繁华,唯独主角们所在的13区是如贫民窟一般暴力毒品等等蔓延的地方。巴黎在建造改建过程中遗留下了一些问题致使部分区域的不合理遗留至今,但无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巴黎还在不断地完善美化自己,而且已经达到了一个城市规划艺术似的巅峰,以香榭丽舍大道为中轴的巴黎市中心区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去一睹她浪漫优雅的风采。

相关文章

我们的责任-读《后望书》有感(转)

我们的责任(来源: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朱幼棣说:“你可以不爱这穷山恶水,但对这片土地你不能不怀有敬意,你不能有任何轻慢。”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与城镇化正...

基于新时期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探索及思考

基于新时期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探索及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分析阐述了新时期条件下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关系,并着重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和创新城市...

浅谈小城镇用地规划的可持续性(转)

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 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

郎咸平:中国逆城市化之殇字号

郎咸平:中国逆城市化之殇字号   “逆城市化”这个概念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提出来的。它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之后,...

探析我国城市规划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出现快速增长以后,我国的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但是在进行城镇化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意识上要以"...

城市广场设计的思考

简介: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