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庄规划的几点建议

admin9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299

紧张的城市生活让人们越来越喜欢环境优美的“农业小镇”,这些“农业小镇”不仅仅包括农家乐、环境优美的农村、同样还有深受游客与投资商青睐的生态农庄,近些年来,生态农庄在我国开展快速,在快速发展中更要保持生态农庄规划的科学性。
一、 生态农庄规划需要讲究原则

(一)科学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为先导,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坚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营销方式,充分发挥有机庄园循环经济基地的示范作用。

(二)开发与保护并举:在实现提高农业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以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

(三)推行区域整合经营:在本园区内积极整合提升园区内原有的生产品种区域、产业业态、原生态景观等,使各元素相互促进,并让其由点连成线,由线再扩大成面,通过规划开发后理顺景观物理关系与产业逻辑关系,使园区价值最大化。

(四)以点带面规模发展原则:农场建设要实现特色有机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现代化,通过典型引导,带动当地有机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

(五)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将根据凤阳山地区的农业资源,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并充分考虑区位和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六)市场导向原则:需求决定市场供给,休闲农业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市场的认可度。

(七)重点推进原则: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有序开发的过程中,应采取重点项目撬动、循序推进的策略,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形成滚动式的发展。

生态农庄环境优美

二、生态农庄规划对于新型有机农业应起到引领与驱动作用

(一)三农角度

项目与农民的关系: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与我国不断推进的镇城化建设所带来的再次就业问题,就本项目来说,建成后可提供各种技术与非技术劳务人员直接岗位300—500个,间接岗位(餐饮住宿商业、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加工等)400—700个。增加辐射第三产业企业70-100家,“农业休闲旅游业”作为农村社会的最具投资拉动效益的行业,本项目能够拉动直接和间接投资可达亿元。

项目与农业的关系: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附加值的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土地向种田能手手中集中,形成产业分流。

新型现代化农业项目与农村的关系:第一、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变传统单家独户居住方式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第二、通过合营、入股等多种合作方式,有利于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第三、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快速形成,人口资本技术的快速引入,将带来村庄城镇化的效应。第四、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快速提高,随发展与投资的进入,道路、交通、电力、水利、医疗、教育、卫生、电讯都将得到以前难以想象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带动的角度——新型农业科技园带来产业的全面提升

第一、吸收农场剩余劳动力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带动农业产业化升级。

第四、繁荣农村文化建设。

第五、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旅游的角度——新型现代化农业园促进大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在各省持续打造旅游大省强省的大背景下,依托项目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农业休闲旅游作为本项目的延伸产业,通过对农场的生产体系的景观化打造、游憩体验项目的设计、配套休闲设施的建设、有机生产体验产品开发等一系统针对性的开发,形成系统的农业休闲旅游体系,即增加项目的运营收入,又可在开展体验、观光、休闲、养生等一系列农旅项目过程中推广销售有机农产品,建立持续的品牌认可度、忠诚度,打造强势品牌。

(四)税收角度——由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发展将增加财政税收

生态农庄规划建设将吸引大量投资,农场的建设与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型企业参与,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后期的品牌效益带来的经济收益势必会给凤冈县带来持续的税收增长。

相关文章

约翰.弗里德曼:全球化与萌生中的规划文化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ing Culture of Planning  刘健译  (1)规划作为创新性实践   众所周知,传统上,现代城市规划是政府主导下的规划,它...

东京、伦敦、巴黎控制城市规模的几项措施

早在二次大战前,伦敦和巴黎市区就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市区工业无法发展,而资本主义生产竞争,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市区内仅有的地皮,价格昂贵,因此一些有条件往外迁的工业就开始往市区外迁移,但往往迁至离市区不...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转)

【摘要】将城市道路景观分为高速浏览型、低速浏览型和静态体验型。分别对应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和城市广场,针对不同类型道路景观的特点来进行景观设计,让其功能在最佳的道路形态中实现,从而成为...

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转)

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 原文作者:俞滨洋 1998年在长春中日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宣读;2001年以~若干问题为名,录入科学出版社<<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文集中 可持续发...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of Shanghai ,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

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宗教上的异同

①经济方面。中国古代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形式的城市。封建地主阶级与商人及高利贷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封建地主阶级对城市经济有严格的控制,因而封建社 会中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没有出现与封建地主阶级对抗的阶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