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序造城造出新“城市病”

admin10年前1190

2015年9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上透露,国务院一项关于12个省会城市和144个地级市的调查显示: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规划4.6个新城(新区),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34亿,这是严重的失控。”

新城规划的第一次统计数据直观显示了造城运动的无序程度。近年来,“空城”“鬼城”之说时常见诸媒体,已折射出局部地区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严重的资源错配和空耗问题。而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规模超过总人口20亿的数据,表明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

[原因分析]

新城规划为什么贪大求全?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对于城市化没有形成清晰而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将城市化片面理解为大城市化。不同城方的城市规划,本应建立在当地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发展空间、环境承载能力等基础上,而不应以规模论英雄,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地方都将城市做大视作成功标志,不约而同地走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路子,为规划和建设的贪大求全提供了更大的驱动力。

客观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大城市病已显露无遗,向周边扩展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成为普遍选择。资源向中心城市的过度集中,迫使区域内其他城市不得不通过向边缘拓展,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市向非中心城市的扩张、非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和乡村扩张,形成了粗放式复制,导致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自然禀赋之间无法适配。

[影响分析]

长期来看,造城无序最终将形成相互抢夺、挤占资源的情况,从而让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预期出现偏差,甚至导致经济发展空间恶化;另一方面,造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既不可持续,也难以转化为人的发展机会。而城市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人的城市化,在于通过城市化率的提高,弱化二元化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的显性不公,让人的发展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城乡人口获得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

[参考对策]

专家认为,让城市发展规划变得有序起来,政府管理体制就不能再以经济和GDP政绩为唯一目标,而必须增设人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和谐为主要目标,必须修正追求短期利益的决策机制为追求长效利益,必须让市场而非行政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文章

德国著名工业区鲁尔工业区的“前世今生”

1948年,位于鲁尔区埃森市的克虏伯钢铁企业厂房内景,这是一个机车维修车间。二战期间,克虏伯钢铁帝国直接或间接雇用的人员达20万,为德国军队制造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和各种轻武器,执掌克虏伯帝国大权...

推荐著名建筑师林锋的建筑设计迷你展

推荐著名建筑师林锋的建筑设计迷你展

城市规划博客的很多访问都来自我的新浪微博,目前我的微博有789位朋友,很大一部分都是规划和建筑方面的同行,微博的交流也是很方便的,远比在博客容易,虽然我的博客已经设置了可匿名评论。 今天早上接到...

城市规划专业自荐书

自己偶然在别的网上看到的,想来很多快毕业的朋友需要这个,找工作做简历很需要,这个很适合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哦! 城市规划专业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大学**系城市规划专业的一名应...

这句话,我听了很欣慰

建筑是公共的,审批慎重一点,我很理解。...

关于告知承诺制和拿地即开工的相关材料

国新办发布会回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将实行告知承诺制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情况举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此次改革的...

国家住房政策决定城市规划大变革

古今中外,“住”的问题都是民众最关心的大事之一,而“居者有其屋”也是为政者追求的共同目标。针对低收入群体,各国政府根据各自国情,制定了不同的安居政策,很多做法在解决居民居住问题上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