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规划管理改革经验介绍--企业审批节约2至5个月 开发成本省下数百万元

admin10年前城市规划管理1911

“以前我们也存在管得太多太细、给设计单位‘当总工’、为建设单位兜底的问题,不仅累坏了自己,还招来了批评。”8月13日,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在全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上表示,本轮规划行政审批改革,预计将为开发企业节省2—5个月的时间,节约开发成本数百万。与此同时,将把设计院和管理部门从反复改图、审图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至少减少1/3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

南方日报记者 靳延明

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长期以来,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管得过死,重审批、轻监管,不仅抑制经济发展活力,而且行政成本高。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反复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欧阳南江说,具体到规划行政审批,以前存在管得太多太细、给设计单位“当总工”、为建设单位兜底的问题,不仅累坏了自己,还招来了批评。本轮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既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的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是在符合法律法规、确保监管实效的前提下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所作的一次探索,是实现促进审批提速最终目标的重要举措。

据初步估算,全面实施改革方案,将为开发企业节省2—5个月的时间,节约开发成本数百万元;将把设计院和管理部门从反复改图、审图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至少减少1/3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对整个社会而言,有利于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维护社会稳定。

实质性审查改为形式性审查

为确保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市城乡规划局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一是组织人员赴先进省市深入调研,二是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三是邀请熟悉全国情况、具有国际视野的开发企业座谈,最终吸纳融合各方意见形成目前的改革方案。其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宽进严管”。

所谓“宽进”,就是简化审批程序,能减则减,能并则并。凡是国家、省、市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单位能够通过加强自律管理、能采取事后监管的管理方式实现的,规划管理部门与建设单位签订承诺合同后,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改为形式性审查。

例如在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仅对方案合理性、合规性作出审查,而对其经济技术指标的真实性不做实质性审查;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企业作出承诺后,不再审查。同时,将核发的选址意见书与用地规划许可合并办理,将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与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合并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

所谓“严管”,就是严格依法依规罚没超建面积。主要手段是建立以规划条件核实为核心,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为抓手的批后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实施预售前建筑面积预核实制度,加强事中监管;二是出台违法建设行为处罚细则,加大查处力度,促使建设单位按规划要求实施项目建设。

欧阳南江说,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重新界定规划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中介机构的责任。把各方要负的责任切实抓起来,特别是把建设单位、中介的责任还给他们,鼓励诚信自律,惩罚恶意违规,实现审批提速。

改革要点

1  “宽进”

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改为形式性审查。

例如在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仅对方案合理性、合规性作出审查,而对其经济技术指标的真实性不做实质性审查;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企业作出承诺后,不再审查。

2  “严管”

严格依法依规罚没超建面积。

主要手段是建立以规划条件核实为核心,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为抓手的批后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实施预售前建筑面积预核实制度,加强事中监管;二是出台违法建设行为处罚细则,加大查处力度,促使建设单位按规划要求实施项目建设。

3  评价

改革的关键,在于“严管”措施能否落实到位、能否为“宽进”兜底,其核心就是将实测结果作为衡量项目是否按规划许可实施的基本依据。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对建筑面积的实测,此项工作由专业规划测量队完成。


改革要抓“一头一尾一过程”

为促进规划审批提速,改革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对规划管理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一头一尾一过程”。

欧阳南江介绍,首先是抓住“头”,即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要求报建方与规划部门签订相应的承诺合同。其中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阶段签订《东莞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承诺合同》,对方案设计中严格落实规划设计条件,并按国家、省、市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等作出承诺。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签订《东莞市建设项目建筑施工图承诺合同》。同时,把承诺合同的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特别是潜在利益相关人的监督,并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矛盾。

其次是控过程,即要强化事中监管,严格实施预售前建筑面积预核实制度,在预售前核实建筑面积。建设项目如未按图施工、加建超建,则不予预售。

最后是抓住“尾”,即要严格落实以规划条件核实为核心、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为抓手的批后监督管理体系,此为重中之重。本轮规划行政审批改革的关键,在于“严管”措施能否落实到位、能否为“宽进”兜底,其核心就是将实测结果作为衡量项目是否按规划许可实施的基本依据。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对建筑面积的实测,此项工作由专业规划测量队完成。
据了解,东莞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是《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一环,其中的若干措施与相关管理部门联系紧密。比如,预售前建筑面积预核实的成果将来要作为市住建局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依据,规划条件核实发现的违法建设问题需要移交市城管局综合执法局处理,市房管局确权的房屋面积不得大于规划条件核实实测面积等。

欧阳南江表示,本轮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既是主动作为,客观上也是势在必行。各镇街、园区规划管理部门如在审批实践中遇到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可向市城乡规划局反映。
标签: 规划许可

相关文章

城市新区应如何进行规划管理

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做了大量的新区规划,应该注意在那些方面对新区 建设加强规划管理了,例如新区定位为居住、商业、大型公共建筑、大的 城市公园、办公,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规划管理业务交流7月13日上午

1. 请教:老小区里其中一栋多层住宅楼的其中一个单元加装电梯,这个单元的所有居民都签名到规划局申请了,该如何操作? 回复:因为加装电梯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涉及到的部门较多,规划意见应该在规...

规划管理业务交流整理1月10-11日

感谢整理小组机动人员周末的辛勤劳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出让土地签合同后要调整规划条件,你们那有什么程序? 出让土地签合同后要调整规划条件,很难说的清,最好不要调整。 第一就是要...

城市总规中有没有个名词叫“城市空间增长边界”20170803

1、城市总规中有没有个名词叫“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还是强条。这个名词什么意思啊? 回答1、差不多就是城市开发边界。 回答2、我们总体规划上写的是增长边界,现在我们这边住建厅要搞划定城市开发...

企业更名、分解合并、分割、转让后如何重新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根据城乡规划法和省规划条例,企业更名、分解合并、分割、转让后都要重新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如何办理,需要哪些材料,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需要研究一下。 企业更名的情况: 1、新企业为主体的发改委相...

法院裁决在规划许可过程中

1、医疗卫生用地出让,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由谁来界定? 回答1、医疗卫生许可证上好像有。 回答2、肯定是民政局,我们办过类似的。盈利不盈利是很难真正判断的,医院不盈利才见了鬼。。。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