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海绵化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作者:任庆海 李权兴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4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月2日,我市迁安 市入选全国15个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回归自然
海绵城市的国际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国际社会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雨洪管理的新策略。基本指标是:1、开发建设后的水面 率不得低于区域的平均值,低于5%的则要恢复和提高城市水面率;2、透水性绿地面积不得低于40%;3、城市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4、制定城市低影 响开发规划,增加滞蓄雨水能力。
据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竟然有30个特大城市长期受 缺水的困扰。而在缺水或严重缺水的同时,过去3年中,全国有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城市的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0.5 米。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指出:“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的林 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做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 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 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海绵城市建设是将城市雨水提升城市水资源供给,它与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回归自然 的水文循环”。传统城市排水系统是将雨水从管道里集中快排,造成雨水白白流失;海绵城市建设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 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海绵城市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 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利用当地适宜的生态化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 园、雨水塘、多功能调蓄水体等,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与城市绿地和景观水体相结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径流污染和内涝风险,降低水环境污染巨额治理 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不会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反而会节省成本。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切入点
海绵城市建设是崭新的城市建设理念,要以各层级规划为控制途径,“规划引领”“生态优先”。既要保护好现有可能影响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域,限制开发;又要把低影响开发理念植根于新开发或需要改造的城区。紧紧抓好四个方面的切入点。
首先,要培育真正懂得建设海绵城市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规划设计优化要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目标,将透水型城市发展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将低影响开发、精明增长、生态网络、生态补偿等理论内化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同时,有效地控制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提高城市透水率。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 “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政府担当起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责,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等职能部门,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 用,注重对城市原有天然河道、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的保护和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
其次,要培育真正懂得建设海绵城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建设,主要是道路透水铺装形成海绵体,它既包括原有的河、湖、池塘等 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各种可渗透路面雨水的城市配套设施,并非将城市道路推到重建。要使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高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彻底缓减城市内涝、降雨后城市“看海”的境况。各职能部门从业人员要真正当好设计者和建设者,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 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再次,要培育真正懂得建设海绵城市的管理者和养护者。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运营的单位一定要当好建设海绵城市的管理者和养护者,做好低影响开发设 施的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一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对小区建筑的屋顶进行绿 化,使之滞留雨水起到缓解热岛效应;小区绿地则应使之“沉下去”,让雨水不从下水道排放,而是进入下沉式绿地得到调蓄与净化;小区的景观水体也应成为能够 调蓄、净化雨水的综合设施;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还可将路面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有雨水调蓄功能的“雨洪公园”,环城水系应具备雨水 调蓄与排放能力。二是要配备相应的监测手段确保设施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对设施的效果进行随时监测、评估和维护管理。
最后,要培育真正懂得建设海绵城市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社会公众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社会公众可因地制宜“创造”各类低影响开发的新模式、新技术,如在房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建设成千上万的“海绵社区”“海绵校园”“海绵公园”“海绵绿地” ,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普及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让海绵城市建设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发、自觉、自愿的行为。
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2004年,深圳市就开始引入城市“低冲击开发理念”(现在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积极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独特气候条件下低 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规划模式。从三方面入手:开展相关技术交流与研究;编制完善地方相关指导规则和规范;2010年开始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 建的创建工作,2011年9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光明新区列为全国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示范区,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低碳示范区。
福建省政府最先开展了提高城市透水率专项行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试行的技术指南,围绕提高透水率的主要实现途径,从规划设计优化和 工程措施推广方面,分别提出在规划设计中贯彻透水理念的设计要点和要求:要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目标,将透水型城市发展理 念融入规划全过程,将低影响开发、精明增长、生态网络、生态补偿等理论内化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城市不透水地表面 积,提高城市透水率。以全省域的专项行动和技术指南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厦门雨水利用率比较低,据统计,每年20多亿立方米降水量,是全市水资源总量近两 倍,但为城市所用的却不足两成,现已编制完成《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从“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面充分 利用雨水。
2014年11月,河北省住建厅下发《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 应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专业规划以及后续的建设程序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同时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2017年底前完成排 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新建与改造雨水管网落实上限建设标准,建设一批雨水调蓄设施,基本消除对社会影响大、反响强烈的城市重点积水部位。加快下凹式绿地建 设改造步伐,在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推广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城市新建道路的人行道采用可下渗结构,既有道路人行便道随道路改造进行透水性改造。到 2017年,下凹式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不低于20%,透水便道长度不低于城市道路总长度的20%。
我市理应借鉴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加大力度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尽快制定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城市规划,以迁安市列入国 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提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进度与指标要求,与建设美丽唐山的总体规划体系相衔接,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建设的海绵化。
(作者单位:任庆海唐山市政协农人资环委;李权兴唐山市委党校)